论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赵红红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赵红红
[导读] 摘要: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属于极为关键的一项基础技术,因为它具备原材料丰富、可塑性良好、强度等级高且可调节、耐久性好、抗压性强、成本低以及易加工等特征,所以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房屋建设中。
        山东弘阳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属于极为关键的一项基础技术,因为它具备原材料丰富、可塑性良好、强度等级高且可调节、耐久性好、抗压性强、成本低以及易加工等特征,所以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房屋建设中。在房屋建设时,我们要在选用混凝土技术的时候,首先清晰界定好有关的技术指标,将提高水平确保技术安全作为前提,达到提高房屋整体使用质量的最终目的。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在混凝土施工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更严重的还会对施工的整体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达到社会的需求。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
        1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要素
        1.1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有效控制
        在施工环节要想真正提高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确保房屋足够安全,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要第一时间掌控好混凝土的施工要素,使施工水平得到充分保障,做到统一调配保证施工整体质量。首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做到科学合理地进行配比,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混凝土的设计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保障其稳固质量。一旦配比发生问题,势必会对房屋建筑造成极大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环节,我们有必要科学合理的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配比,使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均得到有效保证。
        1.2将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1)安排专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并做好其培养教育。让其能够意识到原材料采购工作对整体混凝土施工产生的影响,进而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2)构建规范化的原材料采购流程,加强监督。要严格按照先核准材料供应商生产资质,再检验材料性能,最后再签订供货协议的方式进行材料采购。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引导相关负责人员将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工作落实到位,并合理规划好各类原材料的运输路线,使其能够及时入场,以免因此而耽误工期。以上述工作为基础,还需要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约束,敦促其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3)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原材料成本。要敦促相关负责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严禁为了压缩成本而使用质量没有保证的材料。
        1.3增强输送环节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
        在混凝土的施工环节会涉及材料输送,在材料输送这一环节,我们应当做到逐渐优化,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材料的安全性,在输送过程中合理的展开技术整理,使混凝土材料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证,维护运输中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以防混凝土材料发生泄漏等情况,在基本的运输环节,我们可以选择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确保可以直接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装卸。
        1.4加强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作业将直接影响到整体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浇筑作业的分工大都非常严格,技术要求也非常高。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需要在已经开始搅拌的混凝土中加水,那就必须要考虑到加水对混凝土粘稠度造成的影响。过量加水不仅会使混凝土粘稠度下降,也会影响到它与钢筋进行附着融合时的附着力。(2)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假如需要从下层往上层进行浇筑,就必须保证下层混凝土可以得到更全方位的覆盖。之后还需要控制好各层间的距离,避免层与层之间出现凝固,从而保证浇筑工作顺利完成。此外,如果需要在下层混凝土凝固前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且超过了理想的浇筑时间,便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时还需要对施工区域内的气候、温度进行分析把控。如果遇到极端恶劣天气,必须要停止浇筑,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实际质量。


        2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到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
        2.1模板施工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好坏可以在确保房屋建设整体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房屋经济效益。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改良施工管理技术,逐渐提高混凝土施工的管理标准,进而提高房屋整体的安全性能。在具体的房屋建筑环节,混凝土结构依靠模板系统成型,通常模板的板面、龙骨、链接撑拉锁固件和支撑结构等统一称之为模板。模板主要包括通用组合式模板、现场加工拼装模板、大模板、滑动模板、爬升模板、飞模等形式。普遍运用的是现场加工、拼装模板,有序地开展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将模板施工技术运用做好。制作、拼接和拆除模板的工作都要适应于与之对应的工程施工步骤。在应用模板技术的时候,我们要增强勘查现场的工程情况,在对工程整体情况有所了解以后,安装前要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支撑基地找平、夯实工作,做好放线定位、标高测量工作,设置模板定位基准点。为确保施工建设合乎施工标准,以免发生形变等问题,安装过程中要注意:(1)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2)配件必须装插牢固,要有足够的受压面积。(3)基础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防止变形。(4)模板下端必须垫平,并校正垂直度。(5)水平撑和剪刀撑必须牢固稳定。模板拆除首先需按混凝土构件跨度区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再确认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可以通过混凝土试件实验或现场仪器检测确定。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按照制定的专项技术方案组织人员对模板进行拆。在实践中,如果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高,那么在施工中会特别容易对施工材料主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局部出现受损情况,这样一来就极其容易从某种程度上对建筑的整体施工安全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建筑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展开安装、拆卸工作。
        2.2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控制
        混凝土一旦出现裂缝,不但会对房屋整体的外观造成影响,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房屋整体的安全性能。因此在建筑中,我们十分有必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跟产生裂缝的具体原因展开深入分析,确保在实际的施工环节能够无缝工作,在出现裂缝的地方要立即加以处理,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由于工艺上的原因造成裂缝的原因有模板安装支撑刚度不够、拆模过早,使混凝土塌陷变形,混凝土自身坍落度不足、过捣、欠振、建筑没有连续性、超出初凝时间、新旧混凝土结合部位处理不当等原因都能造成裂缝等原因。此外,当结束浇筑之后,由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温度存在很大差异也会产生应力变形,应力超出混凝土临界值就会产生裂缝,还有养护不到位,水泥产生收缩都会引起混凝土的裂缝。因此,在建筑施工环节对混凝土展开浇筑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随时做好养护工作,确保施工进度与维护制度都能够严格顺利的执行下来,以免由于受到外界各式各样的要素而导致房屋出现裂缝进而造成一定的经济财产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代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效率是十分高的。不管是其极强的抗压能力还是易于调配等方面都是导致混凝土施工提升安全等级与房屋质量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施工前提。在现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属于尤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在其整体应用环节,我们也要严格地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展开施工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展开分层浇筑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确保钢筋搭接整体质量,进而在建筑中确保做到能够真正地提升房屋建筑主使用房屋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尚,李韡.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21-122.
        [2]张明龙.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9(12):193-194.
        [3]龚雨轩.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与预算,2019(12):61-63.
        [4]郑静静.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12):115-116.
        [5]王彦卓.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19(12):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