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供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供电企业的供电安全性与持续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kV配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电能质量供应下降,用户体验感不佳等问题。因此,确保10kV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能力。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防范措施
0 引言
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电客户是否能获得稳定的供电和优质的电能质量,提高配电线路可靠性的意义就在于最大限度的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或避免故障引起的停电,提高电网供电质量,从而减少停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尽可能的规避10kV配电线路故障问题,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是供电企业在新时期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 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1.1 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的原因有几种:(1)设备质量不佳,如电缆中间接头密封防水性不佳,容易导致绝缘击穿引起故障,或是避雷器、跌落式熔断器、隔离开关等质量较差,容易损坏或击穿后造成线路停电故障。(2)安装质量问题往往是施工过程中,工人未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如架空的裸导线和支撑的瓷件捆扎的不够牢固;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未满足环境要求,制作过程中不注意清洁工作,致使电缆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损。除了线路的安装之外,相关设备的安装不规范,角度或倾斜度的摆放不正确,电杆埋置的深度不足等,使得电杆在经过雨水的冲刷后产生倾倒的危险,引起线路受损而产生故障。(3)落后、残旧设备,如变压器、电缆、线路等投运一定时间后,其供电质量以及绝缘性等都会受到影响,会出现超期服役老化、漏油、生锈等现象。有些地区配置的变压器数量、容量不足,变压器的负荷不能满足当前的用电需求,这也会增加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
1.2 管理不到位
(1)对缺陷、故障以及日常运维数据的研究分析不足,线路“一故障一分析”机制未能有效运转,检查督办力度不到位等。(2)基层单位的运维工作质量较低,缺陷故障比指标与先进单位存在较大差距,巡视不到位、运维质量不高直接造成了外力破坏、树障等方面故障率居高不下。(3)部分单位发现缺陷的能力不足,缺陷发现数量与现场存在问题差异大,故障原因分析不够深入,存在故障分析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自动化成套等设备现场验收不到位问题突出。
1.3 自然灾害
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影响,供电企业亦是如此。洪涝、冰冻、台风、雷击等自然灾害,极易造成电力设施受损,线路故障的情况。(1)雷击。广东区域所属我国强雷区地带,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引发的故障频发,对配网的安全、有效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配网与其他级别电力网络相比,具有面广、量大等特点,设备绝缘水平相对较低,容易遭受雷击损害。每年4月至9月,是广东雷雨天气最为频繁时期,容易引发绝缘子击穿或爆裂、断线、避雷器爆裂、配变烧毁等现象,造成配网线路永久性故障。(2)台风。广东位于我国大陆东南部,每年都逃不掉台风光顾的命运,尤其是秋季,风力尤为显著,以2008年台风“黑格比”为例,在广东粤西地区登陆,造成成百数千支电杆折断或倒塌,数百台台变倒塌,这给供电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城乡企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4 外力破坏
配网线路面向用户端,线路通道较为复杂,交叉跨越各类线路、道路、建筑物、堆积物等,极易因外力破坏引发的线路故障事件发生。经调查,外力破坏造成配网线路故障占比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点:(1)市政施工作业现场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无安全意识、野蛮施工挖断电缆或吊机挂断导线。(2)司机违规驾驶车辆碰撞电杆。(3)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线行底下种植树木或经济作物。(4)受经济利用的驱使,盗取变压器内铜芯线圈、电缆等电力设施,造成配电线路不能正常运行。
1.5 用户故障出门
由于用户设备故障引起供电线路停电,导致供电方或第三方用户财产损失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用户电力设施产权普遍存在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力,配电房防护措施不完善,电缆沟坍塌积水,老型号电力设备带病运行等问题。(2)因用户电力设施运行年限久,其内部绝缘、瓷瓶老化严重,经日晒雨淋后易发生故障。
(3)用户电力设施缺乏维护,故障时分界点的开关未跳闸或高压保险未熔断,有的直接将高压保险短接,造成越级跳开关,发生线路故障后抢修困难、修复时间长。
2 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防范措施
2.1 提高设备硬件设施
(1)根据设备运行情况,提高设备采购技术标准,从源头上提高入网设备质量要求。(2)加强施工验收管理,施工时严格履行验收流程,仔细检查,做到溯源,尤其是在开展电缆附件施工中,关注关键工序、交接试验旁站监督,并拍照存档,发生质量事件严肃考核。(3)实现配网自动化,对配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及时消除故障。
2.2 实施有效的配网管理模式
(1)在规避配电线路故障风险上,强化日常设备管理很有必要,要完善设备缺陷检测管理制度,加强监察性巡视,尤其是加强配网无人机应用,通过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相机、红外测温仪,对架空线路本体进行精细化巡视,实现对线路本体健康状况的准确掌握,充分发挥无人机在配网日常巡视和故障查找方面的作用,提高配网线路精细化巡视水平,做到关口前移,从事后到事前,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2)制定《配网线路重复跳闸问责办法》,对故障“多发”、解决问题不力的人员和事件点出批评,并要求其责任单位负责人向分管领导“说清楚”,提高其重视度,减少配电线路重复故障次数。(3)加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倡导正向激励等手段,制定并落实及时正确处置故障有效防范事故事件发生等物质奖励和表扬立功等精神激励并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拥有对其职业的崇高使命感,更加细致、负责任地开展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3 提升配电线路防灾能力
(1)通过对现有架空线路防雷能力核查,结合基建、修理及防风加固专项同步开展架空线路综合防雷改造,如:在10kV线路易击段安装防雷装置的基础上局部架设架空地线,逐步解决线路“逢雷必跳”的情况。(2)通过加固杆塔基础,增设防风拉线,对线路进行加强加固。(3)根据具体情况多设耐张杆塔,多设孤立耐张段,这些虽增加了线路成本,但可以大大保障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2.4 降低外力破坏故障率
(1)梳理外力破坏隐患台账,严格按照运维策略开展巡查。对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有开发建设的点缩短巡视周期,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对现场环境复杂、风险较高、路途遥远的点采用视频监控实时监控,减少线路故障率。(2)为减少车辆碰撞杆塔事故发生,可以在易受外力破坏的杆塔上采取涂反光漆、套反光标志管、装警示灯等防撞措施。(3)在施工现场安装声光报警器,及时发布外力破坏安全生产风险预警通知书,或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车、张贴海报、短信提醒等多途径、多形式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提高人民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4)利用“电网警务室”、“一所一警”网格化治安防控平台优势,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
2.5 减少用户故障出门
(1)制定《减少用户故障出门行动指引》,建立业扩管理、用电安全监控及项目整改机制,通过对用户设备投运前把关,投运后监控,实施针对性整改,切实降低用户设备引起配电线路故障风险。(2)建立对用户设备引起的配电线路故障事件调查机制,落实处置及反措措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供电企业权益。(3)对新增客户、业扩配套项目应选用具备快速切除故障功能的自动化断路器作为分界点开关;同时,立项对故障出门存量客户加装自动化断路器等。(4)通过上门或邮政快递等方式,向用户派发《依法安全用电通知》,明确告知用户安全用电相关的法规及故障出门的后果,要求用户对照开展自查整改,提升安全运维水平。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10kV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体验,是电力系统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重要环节;10kV配电线路点多线长面广,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其安全运行水平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kV配电线路的管理,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做好各方面管理工作,并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线路的供电可靠性,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银权.有关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电力讯息,2014(02)
[2]张书旗.线路故障与供电可靠性措施探讨[J].陕西电力,2004(6):96-98.
[3]刘昊.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科学之友,2013,(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