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玉林市 537001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是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日益成熟的应用技术,在当前市场需求进一步改善水利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只有做好基础施工,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本文从探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在简要说明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后,以期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既关系到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效益,又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往往依赖于其施工技术,这就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熟练掌握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环境、施工特点,结合施工要求和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提出的各种规范及要求,必然会以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高效率地完成水利水电基础工程。至今为止,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依然是值得不断探讨的实践性问题。因此,论文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基本简介
1.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工程,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建设,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要利用科学的措施保障各类地理位置产生的相关影响得到有效的处理,从而确保对水利水电工程承载及荷载方面的影响得到充分的降低与控制。
1.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同其他建筑工程施工相比较,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周期长以及施工方法复杂多样等特点。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成本高,施工规模大,并且地形位置对具体的施工效果影响显著,对各项施工技术的实际要求相对较高。
1.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我国主要的公益性项目,是人们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相关部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都较为重视,并利用先进的措施不断地完善与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要获得理想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果,不仅需要保障施工过程的专业性与规范性,还需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环节的整体质量。
2基础施工对水利水利工程的影响
2.1地基稳定性
地基稳定性对对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地基稳定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基础施工时应当对地基稳定性进行处理,降低施工的风险因素,减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投入使用的需求。
2.2地基渗漏
地基渗漏是水利水电工程需要预防的重要问题。渗漏问题影响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可以使得工程安全出现较大的隐患。因此施工人员应当及时的了解施工情况,实现对施工地域环境的有效监测,根据地方的实际数据变化进行监测,还要采用一定的补救措施,达到防止地基渗漏的效果。
2.3基础沉降
水利水电工程处理关键在于保证各种环境可以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防止特殊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尤其对于一些偏远地区且施工环境复杂的情况。基础沉降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风险。地基沉降主要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而造成的。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地基条件进行改良,减少地基的可变性因素。当前主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避免沉降现象造成的质量下降,消除对工程极大的质量威胁因素,达到提高施工有效性目标。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类型
3.1锚固加固技术
锚固加固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的应用频率较高。该技术具有应用成熟、施工成本低、适应性强、应用效果显著等特点。应用锚固加固技术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能充分保障工程结构的整体稳定效果,但是针对复杂多变,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在应用该技术时则要加强对各类环境因素的分析与处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施工效果。
3.2预应力管桩技术
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能有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环节的整体质量。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要确保对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具有科学的认知,确保对两者间不同的功能具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具体的施工操作。在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时,主要具有以下几种方法,即锤击法、静压法、振动法以及射水法,其中静压法与锤击法的应用频率较高,应用效果最为显著。
3.3堤坝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堤坝的施工建设中,不免会遇到施工难度相对比较大的施工环境,锚固技术就是针对相对比较复杂的施工作业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施工作业技术,为了更好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还可以采用人工处理方法在地基表面或内侧形成水平或竖向排水通道,在自重或外荷载作用下加速排水固结,从而提高强度。。在锚固技术方面,应用频率较高。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锚固的总体需求和施工成本选择最佳的材料进行加固,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该技术工具包括压板、台座、预应力钢筋等。同时保证锚固开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连接。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技术要点就在于锚固技术施工,在对于各个方面都应该有所涉及。针对于当前锚固技术施工的各个部门所使用的技术状况予以了解,并做出妥善的处置。首先,在对堤坝的施工技术进行指导工作的时候,锚固技术施工的性能还是要直接发挥出来,从而真正确保整体的锚固技术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做到位;其次,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保障防渗技术的顺利完成,着重注意防渗墙的建设。目前,随着防渗墙的建设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水电防渗墙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已经制定了一套具有实用性能的合理质量标准。
3.4软土处理技术
挖出置换法:该方法主要是对工程某区域内的软土进行全部挖出,再填充无侵蚀性、无压缩性的材料,如灰土材料。重锤夯实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履带式的起重机将重锤吊至合适的高度,再将其落下,在重锤的重力下实现夯实土层的目标。排水固结法: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人工的方式实现排除基础表层或基础内部积水的目标,并且在自重和外部荷载的作用下达到加速基础内部积水的快速排出。
结语
本文阐述了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的施工要求、相关注意事项和施工技术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适用广泛,起到了运用简单,施工方便的作用,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基础施工技术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黄金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44-45.
[2]向仕林.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19(25):77-78.
[3]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5]靳翔,李继珍,普忠波.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112-113.
[6]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7]马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