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建筑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向乃平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向乃平
[导读] 摘要:21世纪,人民群众对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生活上更青睐于可持续化的方式。
        身份证号码:43302419740418xxxx
        摘要:21世纪,人民群众对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生活上更青睐于可持续化的方式。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各个行业也逐渐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上议程。近年来,建筑行业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高性能材料也备受关注。其中,绿色高性能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和性能分析已成为建筑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介绍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并分析了建筑工程材料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
        引言
        当前,建筑行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在建筑施工的各环节都强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混凝土施工材料是建筑施工的基础材料,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时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通过与现代建筑工艺的完美结合,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施工周围的环境破坏,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及特点
        1.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以减少对地球环境负荷,改善混凝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构造人类舒适生活环境为目的混凝土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包括以下要点:以绿色水泥为原材料;生产中有害气体排放量少;掺加更多加工处理过的工农业废渣;在混凝土浆体制作中可以重新利用工业废液,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浆体预制属于集中化工作;浇筑过程中更加密实同时相对来说耗能较低,节约水泥和砂、石的用量,噪音小,结构物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对大量拆除废弃的混凝土进行循环利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近些年被很多相关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现阶段被大量生产应用的一般包括三类:一种是掺加工农业废料的混凝土,工农业废渣在混凝土的组成中属于轻骨料,掺加工农业废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重量,提高其粘结性能、耐久性能等,同时完成了废料的重新利用,在节能的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一种是将废弃的混凝土、砖块及砂浆等加工处理成骨料,再将骨料与砂浆混合制成的混凝土。
        1.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首先,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较传统混凝土而言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项目建设中拆除和补修等工作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靠力学性能更好的材料来加以缓解。其次,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应实现工业生产废旧材料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增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此外,为了提高绿色混凝土的综合环境保护和节能效率,在绿色混凝土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应当进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形成相应政策文件,对厂址选择、设备设施、废水、废料、噪声、粉尘和运输等多方面加以规范。
        2 建筑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对建筑工程材料的需求不断更新,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混凝土并使其成为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大大超过了钢材和木材等,同时其价格更为经济,材料更为多样,浇筑更为简单方便,力学性能也更为稳定、持久,所以在近几年得到了众多建筑企业的青睐,被大量生产应用。出乎意料的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应用却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们逐步意识到在积极发展现代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必须解决全社会的环保和生态平衡系统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材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了建筑业的必然选择,绿色高性能混合建筑材料便应运而生。
        3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3.1植被绿化式
        制作植被绿化式混凝土材料关键是水泥比例的确定上,同时还要控 制好水灰比、配合比等。

选择石子时要优先考虑石子的透水性,优选透水性能好颗粒较大的石子。植被绿化式混凝土材料多数用于城市建筑中的绿化项目施工,使用该材料对相关建筑项目进行加固,诸如城市绿化带建设、城市隔离带建设中都广泛使用植被绿化式混凝土材料。部分大型建筑项目中,也会使用植被绿化式混凝土材料进行景观修复,在加固的同时达到绿化的作用。
        3.2透水式
        透水式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对于水泥的强度有严格要求,要求强度在45%以上,同时还要将水泥的使用量控制在合理区间范围之内。选择石子的标准也是对防水性能的要求较高。除此之外,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对水灰比有较高的要求,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和条件。该材料主要用于城市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在广场的建设 中也经常使用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另外由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好的透水性能,所以在堤坝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快雨水渗透,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水源也会选择使用透水式混凝土。透水式混凝土材料最关键的优势就是能够根据降雨量的变化对地下水进行调节,在雨季具有排水功能,防止出现城市积水的问题。
        3.3水生物保护式
        水生物保护式混凝土材料的抗冻融能力较强,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粉煤灰、树脂系减水剂等来提高其抗腐蚀性。选择石子也需要优先考虑其透水性能,这与前两种相类似,主要区别是水生物保护式混凝土材料需要加入矿物掺合料。该材料主要用于水域施工中,最典型的应用就是人工礁石的制作。现比于传统混凝土施工材料,水生物保护式的混凝土能够附着在海藻生物上,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实际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目标确定相应的配置比例,同时要关注其对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4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追求的改变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迫切的需 求,其中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更是不断上升。加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使得人们不得不关注各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筑材料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十分必要。
        4.1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建筑材料使用的可行性
        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符合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也 是建筑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获得发展优势的关键,更关系到后代的生存。建筑工程材料可持续性的探索和开发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 展,同时还能够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材料 是建筑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体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国家可持 续发展的相关政策也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发和使用提供基础和保障。
        4.2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前景
        现阶段,在建筑市场上对于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都提出了 较高的要求,同时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混凝土材料高性能应用的研 究上。在建筑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出现满足了环境保护对于建筑材料的各项要求。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认可度也随之提高,因此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建筑施工材料具有广泛的市场开发前景。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中。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制作和使用建筑工程材料时,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建筑施工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故应当重视对其进行研发、推广。
        参考文献:
        [1]何蓉.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8,27:53-54.
        [2]郝占龙,李文鹏.浅析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J].智能城市,2018,410: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