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63519880403XXXX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能能够提高企业的供电质量,推动供电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优势展开论述,简单的分析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希望能够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些具体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供电企业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技术正在迅速的发展,自21世纪以来,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是通过借助网络、信息等技术,采用相关的系统优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从而提升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1我国电力输配及用电工程的发展现状
当下,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多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1)以信息化为基础,并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中与新技术相结合,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促进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过滤掉运行中的无效数据;(2)电气自动化可以对电力系统起到一定的维护功能,如建立网络化报账行为,使系统的监督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使电气自动化设备也不断朝着灵活、高效的方向发展;(3)电气工程自动化,促进了电力系统中各电力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与传统的人工控制相比,电气自动化可以极大的提高操作的准确性;(4)电气自动化的信息化程度较高,能以对电力设备的数据进行管理;(5)自动化还具有维护及监督控制功能,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平衡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使其运行的更加平稳。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优势
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长,为供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截止到2019年6月底,仅蒙古自治区经甘其毛都口岸,累计向国外输出电力就达到了70.52亿瓦时,为我国带来了44.1669亿的贸易值。通过利用自动化技术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提升经济效益,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中运用自动化技术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电能损耗低,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额外的电能消耗从而节约供电成本;第二,实时监控,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迅速的采集和有效的分析,从而提升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第三,及时排除故障,通过电力输配自动化,当传输过程中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实时报警,并可以引导维修人员到达故障区域,通过运用历史数据库及强大的信息支持,能够引导技术人员对系统故障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从而能够快速排除故障,提高电力输配效能。可以及时排除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中的故障,从而增强企业供电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第四,有利于优化输配环节降低电能损耗,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是电力输配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降低电能损耗,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输配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在当前经济体制下,通过运用自动化电力输配,能够实现电力传输的智能控制,优化电力传输,在电网线路及设备技术上可以实现科学调控,从而降低输配过程中的电能损耗,提高效益。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分析
3.1故障定位自动化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迅速的定位,从而为及时排除故障,确保供电的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通过安装在各部分上的传感器定位装置,可以直接将故障信息发回,从而实现精准及时的故障定位,现如今,传感器的定位精度可达0.2m,并且在海拔4500m以下的地区都可以使用。故障定位自动化为相关人员的故障排除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增强供电企业的稳定性,而且在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正常运行。
3.2就地馈线自动化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过程中,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迅速的排除短暂性的故障,从而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的稳定性。
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拥有造价低、动作可靠等优势,能够通过对故障地点的精确定位,在供电系统出现短暂的停电故障时,自动闭合开关恢复运行,从而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平稳运行。现阶段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从事故发生到命令发出经常只需要0.15~0.2s,因此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可以有效的确保企业的稳定性,提升相关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供电企业发展。
3.3调配自动化
用电高峰时期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阶段,除去主观的原因,也会有很多比如天气、温度等各方面外界的不可抗力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对用电高峰时段以及用电量大的地区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判断,提前合理的分配电量,能够有效的减少故障的发生。调配自动化技术通过及时有效的收集各地区的用电数据,并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实现电量的合理调配,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故障的发生几率。
3.4负荷管理自动化
2018年内蒙古全年最大供电负荷可达2779万千瓦,同比增长了350千瓦,因此随着供电负荷急剧攀升,为了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顺利运行,负荷管理尤为重要。负荷管理是指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運行过程中,通过对用户的用电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节约电能,达到降低供电企业的运行成本的目的。在自动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中,可以通过实施的监控用户的电力负荷状态,采取周期性投切、故障情况下拉闸、降压减载的方式,提升相关设备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3.5设备管理自动化
为了确保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正常运行,供电企业需要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但是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往往不能达到日常管理工作的标准,因此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保持供电企业的平稳发展。设备管理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借助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的科技设备,对电力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例如:截止到2018年12月23日,在内蒙古电力系统中,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工作了6年,每次巡检仅需要2个小时,而人工巡检至少需要4个小时,因此自动化技术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措施
4.1引进专业技术
我国输配电自动化技术落后是限制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在發展输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要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加大对于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为输配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2培养专门性人才
发展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应该加大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的影响下,功率因数建立人才培养的产业式链条。电力企业在聘用员工时应该优先选择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电力输配操控经验的专门性人才。对于人才资源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改变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注人活力,同时也能保证创新科技的发展,推动电力输配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进程。
5结论
综上所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可以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过程中,故障定位自动化、就地馈线自动化、调配自动化、负荷管理自动化、设备管理自动化等自动化技术,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运作成本,促进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燕,侯莹莹,王业红,李宏玖,庄海燕.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影响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05):84-85+196.
[2]杨永红.种植密度对不同熟性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