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10619831102XXXX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情况下,主要就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管控进行探究。
关键词:10kV;输变电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1、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管控的重要性
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工程的开展流程与其他类型的工程类似,可以划分为施工方案的制定阶段、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5个部分。在上述各个施工流程当中,各个施工阶段对于施工的总体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不同的施工步骤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其中,施工方案的确定以及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对于后续工程的开展具有直接影响,如果在施工方案的规划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容易造成工程返工的问题,引起工期延误和施工成本增加。在施工开始前也要做好充分准备,其中包括合理进行资源分配以及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准备。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其中施工管理过程主要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三个部分,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的各个步骤中,都需要针对以上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更好保证施工质量。对于工程的验收阶段,需要对工程的完成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验收情况进行准确记录。
2、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就目前来看,在10KV输变电工程的施工中,各级干部职工通常会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忽略了安全问题,同时部分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并不具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认识,使得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疏忽,造成安全事故,降低安全管理效果。为此,领导者应当重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并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和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使工程建设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过程中,公司可以积极组织职工们参加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其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例如:某电力工程公司举行的安全教育月活动,此次活动围绕“任何活动皆有风险,抓安全必须控风险”的理念展开,并组织职工集中观看了安全警示教育片,学习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为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健全配套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因此,施工单位应当构建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配套制度,使管理者在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保障各项安全策略的落实效果。在配套制度上,施工单位要遵循各项分工程项目的建设规律,针对可能出现危险的操作,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生产规范和细则,然后在操作程序的基础上,构建一系列完善、具体、全面的安全操作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对于关键的施工操作或容易造成大事故的操作,施工单位还要设立奖惩、追责制度,进一步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避免人工失误操作和违规操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支持。
2.3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一般来说,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具有工作量大、现场分散、点多面广等特质,因此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安全风险。为此,施工单位应当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器具、操作、管理等方面中潜在的安全疏漏,保障电力工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效率。在隐患排查方面,施工单位需要组织专项的排查活动,认真处理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水平,例如:某供电公司组织的电力安全工器具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此次隐患排查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全面排查了接地线、绝缘操作杆、验电器等安全工具中潜在的隐患,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3.1做好材料管理
10kV电力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质量控制工作的效果,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材料控制,保障材料质量水平能够满足电力工程建设需求,深化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在材料管理上,施工单位要选择具备一定资质、规模大、口碑好、证件齐全的材料供应商,而且要保证所采购材料的质量务必达到国家标准,并在等级上符合甲方代表以及设计方案提出的要求,同时,材料验收时,要检查材料中是否附有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等材料,然后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检查材料质量,为质量控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施工人员还要根据现场的施工组织平面图,结合材料的性质、用途,来合理安排材料放置地点,以免二次搬运造成材料的损坏。
3.2把控好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作为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的主要指导,但现阶段部分设计人员在未仔细勘察施工现场的情况下,过度依赖主观经验进行设计,同时,审核人员也没有充分落实自身的审查责任,导致设计方案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影响后续建设施工质量。基于此,设计者应当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必要时还要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便于获得更加详尽的资料信息,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契合现场状态。此外,审核人员也需要结合现有资料,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方案中的问题,弱化质量控制工作中的难度。在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和施工方需要就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如果发现方案中存在不合理问题,要立即上报调整,避免后续电力工程施工频繁变更,干扰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
3.3完善配套制度
在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健全的配套制度能够保障各项质量控制策略的顺利落实,因此,施工单位应当依照各项施工工艺的操作标准,设置一系列管理制度,使各项施工工艺得以准确地落实,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在配套制度方面,施工单位需要为建设中所需的施工工艺编制出详细、明确、全面的操作细则,为操作人员提供施工依据,然后针对细则中的重要环节和易错环节制定出一套操作管理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以免出现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深化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此外,管理者还要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督促施工人员规范化施工,并将检查评估结果计入个人绩效中,提高施工人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全面优化质量控制工作水平。
3.4优化施工人员专业能力
管理者是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引领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质量控制工作的效果,因此施工单位要注意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提升其专业能力,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并应对好当前优质管理人才匮乏的现状,适当上调待遇水平和招聘标准,以便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质量控制工作中,实现从源头强化质量控制队伍的执行能力,同时,施工单位还要积极组织在岗职工参加培训活动,丰富其专业知识,例如:某供电厂组织的施工工艺质量水平强化培训班,此次培训共有140余人参加,针对该地区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工艺质量进行的点评,分析了常见的质量问题,优化了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夏. 分析如何做好10kV线损管理工作[J]. 消费导刊, 2018, 000(020):52.
[2] 陈美金. 10KV配电网运行管理的研究探讨[J]. 信息记录材料, 2018.
[3] 余俊炯. 10KV输变电工程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 科技风, 2018(17).
[4] 贾钰. 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 居舍, 2019(1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