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瀚晟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50000
摘要: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有效推动了我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逐渐进步的形势下,建筑行业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技术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居住的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化建设规模与数量也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需要不断更新,而此技术的运用能够在本质上影响建筑质量,本文通过对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并在实际中进行问题的解决,从而帮助我国建筑质量有所提高,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1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不但结构厚实,混凝土含量较大,而且工程条件复杂,通常皆是地下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会超过 25℃。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所具有的特点,对于结构端面的大量混凝土,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注重增多单次混凝土方面的用量,以此来更具成效的提升混凝土所具有成效、品质跟质量。此外,外界较大的温度差异会对混凝土质量构成较大的影响,比如裂缝等现象的产生。这也表明,混凝土的养护的难度会受到其内部结构的变化跟影响,对于温差方面的问题,施工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运用浇筑冷水等方式来起到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目的,进而达成养护的目的。另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其内部通常皆是构造筋作为主要部分,而配筋是作为辅助部分的。
2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材料配比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主体依然是混凝土材料,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无法有效的进行配合比的控制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另外除了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之外,还需要依照大体积混凝土的方案要求、设计标准等合理地进行配合比的控制,并且加强施工前的试验。通常而言以混凝土的耐久度和强度为衡量的标准。在配合比确认时需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反应进行抑制,让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难度降低,还需要注意合理的使用新材料,比如说粉煤灰,矿渣,水泥等。这在提高混凝土性能方面帮助较大。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注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
2.2模板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模板施工技术,并且,该技术为混凝土浇筑环节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基础。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对该技术进行充分应用,进而使混凝土凝结后的形态与预期效果相符。但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员根据相应的质量标准开展施工活动,并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要求。此外,还需要施工人员准确的计算出混凝土自重产生的重力和结构产生的应力,保证模板结构能够对整个浇筑过程进行支撑,进而使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明显上升。
2.3输送混凝土
对于混凝土的运输环节,通常是在其配置好之后,运用移动泵跟拖泵来予以实施的。在正式输送之前,技术工作人员应当先对混凝土泵方面的技术、功能以及操作环节予以充分的了解跟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对其中那些容易损坏的零部件进行准备跟备份。之后,应当提前制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相应措施。在安置泵管的进程中,应当对其残留的混凝土予以切实到位的视察跟勘察,从而尽量避免漏浆等问题的产生。此外,在暂时停泵的时期里,可以将具有成效的倒泵方式给应用过来,这有助于提升泵的性能,令其更加合乎施工建设的预期跟需要。
2.4混凝土浇筑
在排空操作之前,有必要及时对模板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进行科学检查,主要是为了验证悬臂构件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其他的性能。施工人员在进行浇注时,有必要及时观察模板,以及模板的支撑状态,并报告是否有异常的问题。此外,不建议更改保留孔和嵌入部件的原始位置。如果存在偏差,要进行及时的更正。在后续的浇筑时,必须按照严格规范的规范进行施工,工作人员对于分配的工作职责要认真对待,避免可能引起混凝土表面麻点,蜂巢和洞等因素的干扰。同时浇筑层与层之间最大的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而浇筑面积需要渗透和固体胶厚度不超过 3m 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对于采用多层连接救助方法。多层铸造在大型混凝土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同时这种方式用振导能够有效地确保混凝土质量,快速的将混凝土土层进行散热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经常出现溢水现象,为了确保其质量相要从表面水分进行及时的清除。
2.5振捣施工技术
通常而言,依照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合理的选择振捣设备。通常可以采取斜插入或者垂直插入等方式保证振捣器插入点的分布的均匀性,在进行振动时需要对插入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使用快插慢拉等方式,保证振动频率的稳定性。在分层浇筑时,振捣器插入深度需要控在50厘米以上,让分层间隙减少,在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振捣区域混凝土或者模板碰撞,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
2.6施工过程的温度控制
对于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主要是为了防止裂纹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时会产生绝热升温现象,温度过高时会产生热膨胀力,从而影响水泥浆对骨料的填充作用。若不采取采取措施,则会在混凝土冷却凝固后形成较大的裂纹,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对混凝土配比设计时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的加入,添加粉煤灰等方式从而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现象。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总体的温度上升的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绝热升温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降低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进而降低裂纹出现的概率。
2.7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施工
该技术在提高结构整体性、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的同时,也可以优化施工工序、显著提高结构强度和施工质量。对此可以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长度和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区段划分,可以按照施工缝合理组合施工工序,最大程度的缩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差。一般进行后浇带施工时,会在浇筑施工完成后 40d 后开始,对接触表面可以进行凿毛处理以保证其表面的清洁和湿润。
2.8做好混凝土养护
一定要注意加强高强度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完成浇筑振捣之后,通过土工布进行覆盖,加强洒水,依照湿度、风力、外界温度等特点合理的对洒水量和水质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确保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获得一个较好的环境。在操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压实工作,可以使用专用的设备,其次需要注意加强保湿和涂刷涂料的使用,避免水分快速蒸发,另外还需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状态进行监测,可以进行温度监测点的设置,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差,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温度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土木工程建筑发展日臻成熟,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来使得整个结构以及建筑性能提升,增长使用寿命,能够在使用中维持较高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服务于经济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斌 .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20(10):28-29.
[2]吴殷炜 . 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 砖瓦世界,2020(8):82.
[3]雷珊 .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453.
[4]黄磊.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