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中高边坡裂缝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全国飞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辐射范围逐步含盖到山地区域,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往往需要路基高边坡挖掘。
        云南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辐射范围逐步含盖到山地区域,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往往需要路基高边坡挖掘。但是在高边坡的施工过程中,某些边坡有大小不等的裂缝,且不排除坍塌的可能性,这使得路基侧向摩擦力大,极易发生路面坍塌和地震等不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路建设和运营。为了更好地解决此类情况,以下对顺着坡面出现的裂缝,进行技术研究讨论。
        关键词:高速公路;高边坡裂缝施工;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引言: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最为重要的高速公路大大保障了运输服务与物流管理,改变了制造业和流通领域的经营方式。其中在山地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相当多的高边坡问题,某些路堑高边坡的施工中,其表面出现裂开缝隙的现象,一般情况下裂缝是纵向或横向不规则缝隙。这不仅导致边坡土地应力松弛,影响边坡稳定,给施工带来困难。并且会给国家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1高边坡施工概况
        高边坡施工过程中,按照“一次根治,无后患”的原则,综合治理措施以稳定为首、强化为辅、结合脱水保护并重原则进行。技术研究措施与边坡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特别是不利的岩土结构与其的层状结构,所处地区的气候状况与水的作用等影响。为改善岩土,提高岩土稳定性,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减轻路基质量,提高工程抗剪强度,加强工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措施,以提高岩土的锐度,避免通车后边坡地的二次断裂。
        2高坡地裂缝危害
        裂缝主要是施工人员开挖路基高边后出现的沿边坡方向出现的现象。在一般来说,裂纹呈现纵向或横向等不规则缝隙。伴随着裂缝多有坍塌状况,因为雨水顺着裂缝渗入斜坡,很容易导致坡体塌方从而影响下方道路。
        塌方和山体滑坡为边坡裂缝处理不当的最危险状况。边坡前缘局部岩土体脱落、坠落或坍塌的现象,称为崩塌。岩土的局部沿原有地质界面或新形成的剪力墙滑塌称之为滑坡。此为损失性最大的两类危害。
        边坡的稳定性均包括边坡岩、剪切拉应力与岩土尖锐度的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受岩体剪切应力以及土地的抗剪强度密切相关。裂隙层、层面、不连续面的产状与坡面倾向、坡角的关系;坡体大小、形态的变化;坡脚遭受雨水侵蚀或人工开挖;边坡上自然或人为的负荷;岩土体地下水位的升降;这些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边坡的稳定性。
        3高边坡裂缝形成原因
        3.1气候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梅雨显著,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的地带岩体软化程度大,风化进程快。气候温暖湿润,四季不同,雨量充沛,植被数量明显,日照充足的地区岩石软化程度大,风化程度严重。这使得此类地带路基强度明显降低,极易产生岩土松弛变形,岩体结构面极易收缩从而形成贯通裂缝。
        3.2地表水、地下水的作用因素
        根据水介质的不同,地下水类型可分为两类:基岩裂隙水与松散堆积物孔隙水
        3.2.1基岩裂隙水
        岩石中的裂隙水是岩石风化带的裂隙水和岩石构造裂隙水,地下含水层岩性为页岩与粉砂岩,地下水的水位和水温随时间的变化极为敏感。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的一部分,雨水进入岩石裂缝和构造裂缝,然后沿着特定的通道流出山体,从而形成缝隙。
        3.2.2松散堆积物孔隙水
        地下水主要存储于地表松散堆积的孔隙,地下水蓄水能力不佳,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过滤,受地表气候影响较大。
        4 施工技术探究
        4.1清坡
        高边坡开挖时应采取“挖一级、保一级、分步开挖、分步保护”的原则。严禁自下而上挖坡,开挖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防护结构;必须仔细记录挖掘过程中,坡面是否稳定,是否有崩塌、是否存在滑坡的可能性。确保坡体表面的光滑与平整,铺设修补裂缝区域时,务必保证无危石,无浅层孤石。裂缝使用钢织物填补,使用2米长短锚杆固定钢筋网,并根据实际路面情况铺设适当厚度混凝土以封闭缝隙。


        4.2排水
        在斜坡顶部设置120平方厘米的下降沟,并与斜坡两侧的滑坡相连,防止地表水进入斜坡的每一级坡平台,平台上设置排水沟,地表水从坡面平台向两边流动通过排水管排向两侧急流槽,防止积水渗透侵入坡体。
        4.3增添护脚墙
        减少坡脚所受雨水的侵蚀,同时增加地面的支撑力,应当增添护脚墙。实际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的合适的护脚墙。应于第一级高边坡脚的底部设置一排间距相同的排水孔,以排出斜坡中的水分。
        4.4拉涨锁定
        仅当水泥浆体达到预测结构强度时才允许拉涨。实际施工前必须对机械进行校验和检测,同时施工时务必以油泵压力表控制起吊载荷,严格按设计要求实施。在实际施工之前,进行拉涨锁定实验。参照锚索设计电压划分五级,每级稳定时间暂定为10分钟,最后一级稳定时间为40分钟。依据实验数据,规定油表显示数作为标准以此控制荷载。
        4.5监测点
        设置沉降点和水平位移点。实际施工前首先调查开挖道路外山体的异常情况。应格外关注坡体裂缝,在裂缝旁设置沉降观测点和水平位移观测点,为后续施工提供数据。
        4.6锚索制造
        锚索所用原料必须采用机械切割,仔细除锈、除油,移除死弯、机械损伤区段。切口长度应考虑截面的锚固区段、自由段、框架载体厚度、工具厚度、千斤顶工作范围和外露区域。其中锚索延伸环由工程塑料环组成。
        4.7框格梁浇筑
        根据框架梁尺寸与间距进行开槽,开槽深度不得小于框架梁的预埋深度。安装格栅梁时,锚钩直径为32mm,纵向托架中有1米长的锁紧杆,使锚和框架支撑一个整体,锚索通过钢孔穿过网架,之后钢筋安装完毕后,网格梁顶面尽量平整。
        5 实施措施
        结合高边坡内部岩土具体情况,参照各类高边坡岩土可能发生破坏的因素。及时采取对应手段进行保护。
        5.1完善施工技术
        由于高边坡大都由软弱岩层构成,故可对坡体进行再次削坡的方式,剔除坡体表面碎石区从而进行处理。由于雨水、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岩体经过干燥与润湿循环。大大加速了其软化与风化程度。此类状况不仅降低岩体强度,并且触发整体松弛变形。在地表与地下水的侵蚀下,高边坡整体呈现不均匀裂纹,表面岩层逐步风沙化,产生收缩裂缝。实际施工中要及时封闭,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山地区域雨水多,岩土极易软化,且风化严重。建议采用增添锚杆,锚索配合的双重加固。
        5.2完善整体坡面排水系统
        改进完善整体坡面排水系统,尽量做到不存水、不流水的标准状态。最大限度减少雨水对高边坡的侵蚀,防止雨水渗入破体内部。由于高边坡多为软弱岩,开采时应尽量避开降水集中月份,尽量选择在旱季施工,并做好边坡面防护处理工作
        一般高速道路的路堑高边坡由砂板岩、泥板岩和含碳板岩组成。由于其岩土特性复杂多变,分布均匀性较差。岩石硬度为软岩层,极易风化与软化。加之山地气候多变,局部残积土与强风化层相对较厚。岩体完整性较破碎,边坡强风化层较厚,岩体完整性较破碎。边坡裂隙受雨水侵入,泥质中间层湿润,由于泥质中间层的伸展、软化和解体,加剧了该区构造层次的脆弱性倾斜度。由于某些因工作量大、工期紧、成本低,而采取爆破挖掘的项目,在其爆炸振动时对坡体有一定的反复震动冲击。使得坡体咬合松动,抗剪强度大幅降低,边坡稳固性显著下降。在实际后期施工阶段,尽量采用喷砼形式封盖,以此来封闭裂缝。此外应在远离边坡位置实施定点爆破,尽量减少对岩体的损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建设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中,工程质量和后续维护作业密切相关。在施工技术上,应着力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对高速公路高边坡裂缝的分析中,技术人员要想提高技术质量,必须明确管理责任,严格控制路基建设,全面把控施工操作,加强建筑材料运用管理,以此才可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开通.渝黔铁路高边坡稳定性监测方法与成果分析[J].建筑机械,2019(04):57-61.
        [2]李艳芳.道路高边坡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2):24-25.
        [3]董三明.浅析高速公路高边坡施工中预应力锚索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8):250-251.
        [4]左伟.预应力锚索在高速公路高边坡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2,38(28):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