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32619821010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不管是建设数量和还是建设规模,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而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作为市政道路施工当中最常见的形式,为了确保整体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就必须合理应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旨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和便捷的城市环境,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项目,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若是遇到软土路基,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来加以改善,提升路基的承载力,否则路基很难承载道路路面传递的荷载,会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在处理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时候,应当根据软土路基的特性,结合道路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施工技术,保障软土路基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要求
①严格把关路基建筑质量。在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路基的建筑是整项工程的基础,路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的整体质量,若是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对路基的建筑质量未严格要求,就会在后期产生一系列坏的影响,所以,在整个道路施工过程当中,必须对路基的施工严格要求。②路基建设统一规划。市政道路的建设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开展的,在道路建设开始之前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政府财政、交通路况、道路周围设施、现有道路路面情况等等,只有在协调多方面的因素后,才能进行道路施工。开始施工后,还要对道路路基建设的方案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路基的质量,对于实际施工时发现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要及时修正,以此来平衡日益变化的环境因素,使市政道路施工做到利益最大化。③施工人员个人素质要强。道路施工基本都是在室外的环境进行,不同的外部环境导致土壤密度、土质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路基建设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对于一些土层密度结构不达标的区域必须要加固土质层,对做路基进行加固处理这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若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就会导致路基质量严重下滑,最终影响整个道路建设的质量。
2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测量
在一项施工项目开始之前,要结合图纸,在施工现场进行标记,将图纸中的重要部分标记到现场指定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标记到实际施工现场对应的位置,保证在工程施工是按照图纸进行构建,这就是施工测量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施工开始前要认真了解图纸、看懂图纸,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导线、中线和水准点,在实际施工时也要不断的拿出图纸进行校正,寻找图纸与现实之间是否存在不同之处,一旦发现存在误差,及时设定新的水准基点等。
2.2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土方施工过程中,要通过分层施工的方式来做好土方的挖掘工作,在挖掘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还要按照施工方案以及技术要点进行工作。在第一层土方开发工作前,需要先对土方周边路基进行硬化处理,结合该区域地理情况进行排水沟的合理设置,在挖掘之前要做好路面的碾压工作,确保施工路面的承载力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现有的土方挖掘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大型卡车进行运输的,为了满足土方的运输需求,还要进一步加快土方的运输速度,避免在深基坑附近堆积土方的问题发生,保障土方开挖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第二层土方挖掘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压顶梁强度的测试工作,在强度达标之后在支撑梁上面铺垫一定厚度的土层作为临时通道。第二层土方挖掘主要采用挖掘机进行作业,对于一些挖掘机无法达到的地方可以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进行处理。
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地下水情况进行明确,在发生了地下水渗漏等问题之后,需要理解对这些异常情况进行处理,避免对于挖掘进度所造成的影响在进行土方开挖过程中还要做好对桩基的保护工作,对于一些无法应用大型机械挖掘的区域可以采用小型机械或者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在挖掘过程中要时刻对挖掘深度进行测量,确保基层的挖掘安全性。
2.3填方路基施工
①路堤填筑主要使用机械操作,人工相互间配合。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工序”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即: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四段:填筑段→整平段→碾压段→检验段;八道工序:施工准备→基层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表面修补。②地基处理应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检查合格。③路基填料应经试验确定,符合填筑路基要求才可以使用。④开始施工前,安排路堤试验段的施工。进行现场试验,直至该类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试验段原则上不小于100m;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法、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工艺、每层材料松铺厚度、材料含水量等,试验结果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这种填料的施工控制;试验结束时,若试验段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进行开挖和复测。⑤填方路基必须严格执行“网格化施工、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的原则,保证路基表面平整、边线平直、曲线平顺,控制好压实度、平整度、厚度、宽度、横坡等“五度”。
2.4垫层法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垫层法是较为常见的技术之一,通常应用于对表层路基的处理中,常用的垫层法有三种形式:①换土垫层法;②换土加筋垫层法;③加筋碎石垫层法。在应用前两种垫层施工技术后,应当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厚度最小不可薄于50cm,最大厚度不可超过300cm。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从多方面来进行考虑,系统化管理,尽量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费用,选择最佳的施工方式,提高软土路基施工效益。使用加筋碎石垫层施工技术的时候,应当合理选择土工隔栅,土木格栅的抗拉强度应当高于30kN,伸长率应当维持在4%-5%,需具备良好的耐久性。
2.5路基防护施工技术
路基防护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除了要重视路基的强度以外,也要重视路基的稳定程度,这时,选择一些密度比较高的材料可以更好的保证材料的均匀性,材料更均匀就可以提高路基的抗压能力。此外,在修建路基时要考虑地下排水对路基的影响,对于路基除了压实程度以外还要保证路基的透水性达到一定的标准,使路基地下排水得以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对路基的压实度要进行多次测量,寻找一个临界值,保证路基透水性良好的同时实现路基压实度最大化。最后,还要随时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抽样调查,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要及时处理,总结路基压实度不达标准的成因,以防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优化路基的压实程度。
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在更大程度上也代表着我国发展的繁荣程度。保障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与质量是每一个公路工作人员一直以来的使命,所以做好路基防护工作就是公路工程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加强对路基防护工程各类相关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想要发展必然要走的一步,并且在实际施工中,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来选择适宜的路基防护技术,只有不断的深入研究,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才会更加迅速的发展,甚至最终走出国门,站在世界的顶端。
参考文献:
[1]慕全松,姜岚.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234.
[2]寇文军,曲绍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才智,2015(01):372.
[3]赵勤.关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居业,2015(08):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