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 李树准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树准
[导读] 摘要:在现代房屋建设工程中,测量放线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身份证号码:45080219651124XXXX
        摘要:在现代房屋建设工程中,测量放线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技术人员利用房屋建设的相关尺寸、位置等数据进行确定,并保证房屋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了实现该施工技术的规范性,本文分析了房屋建设测量放线施工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并对该施工技术实施改进。
        关键词: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放线是建筑物施工的基础.不仅指导着建筑的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精准的测量放线技术对建筑物质量起着重要的保证测量放线工作从建筑物定位一直到主体工程竣工.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终。从施工阶段上来划分,建筑物测量放线施工大致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建筑物定位测量放线、基础施工测量放线、主体施工测量放线。建筑物定位放线是房屋建筑工程第一次放线.基础施工放线是指在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负责人、专业测量人员及监理对建筑工程进行的放线及测量复核.主体施工放线对整个工程施工开始后直到建筑物封顶之间的测量放线工作各个阶段的测量放线施工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三者在不同的阶段共同保证了工程的整体质量.下面分别就各个阶段的施工测量放线施工作以简要论述
        1.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的必要性
        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测量放线指导建筑施工,保证建筑质量及进行。房屋建筑测量整体定位可分为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以及主体施工测量三部分组成。反过来又被定义为第一次建屋放线;放线完成后开钻,进行审查测量;住房建设正式开始,直到完成房屋建筑测绘工作。这三部分组成房屋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施工,为确保整个住房建设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房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2房屋测量的流程与方法
        2.1房屋测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房屋测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验收土建平面控制基线或红线界桩点及标高基准点,并作好书面交接记录:基础埋件的放线就位及标高;设置好垫板组,控制好构件安装的标高和轴线:主轴线网的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测放:标高的引测。
        2.2测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建筑体:采取用经纬仪校正垂直度和用全站仪复核轴线偏差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高程传递:除用大盘尺直接进行高程传递的常规方法外,还可基于三角高程原理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传递。平面控制网的测放:根据现场通视条件,先测设主控制轴线,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密各建筑轴线。平面控制网的垂直引测:激光铅直仪垂直引测已测设好的轴线控制点。
        3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
        3.1测量前工作
        测量之前要做好相关准备,保证工作的测量效率和施工进度。首先,施工人员要对工程测量放线工作建立科学的运行体系,并确认好测量中施工的设备、各个人员之间的职责分配、区域划分等工作。工程在施工期间,由于房屋的不同结构,施工测量中也存在一定差异,并加大了测量工作的难度。所以为了实现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测量之前,一般要设置测量小组,该测量小组要包括技术人员、工程人员等,并与施工队伍进行积极配合。人员在控制以及施工期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然后质量人员对施工现场中的梁柱、控制线进行测量,保证每个区域建筑都能实现复核结果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实施下一层施工任务。
        3.2施工基础测量
        基础施工中,由于施工地形比较复杂、施工量比较大,所以测量人员面临较大困难。为了保证施工测量队伍的高质量,在开工之前,就要在施工场地设置控制网。为了保证控制桩的完整性,还要对控制桩安装基岩,并保证控制网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必要时,还要对暴露的控制桩进行保护。


        3.3主体施工测量
        在主体施工测量期间,首先,对两条控制线之间的尺寸做出明显标志。然后测量小组对测量尺寸以及施工线进行校对,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标准找出准确位置。对高程进行测量之前,一般要利用水准仪进行控制。在钢板的内控制点上,利用经纬仪对交点进行定位等。
        3.4标准层施工测量
        对标准层进行施工测量期间,主要利用内控制方法对轴线进行传递、测量。该方法是控制网测量与设定的主要形式,首先,第一层对内控点进行设置,并设置建筑外围控制点。控制点的设置要严格执行矩形形式,在钢板设计形式上具有一定标准,主要对标准点进行标记完成的。然后在上层建筑结构中实施轴线测量,利用垂准仪,将内控点以及各个层次进行测量。完成后,对内控制线以及外控制进行比较,并实施复核行为。
        3.5沉降观测
        在沉降观测中,首先,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与实施形式对沉降观测点数量进行确定。然后施工建设中的相关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定该方案能够对沉降点进行有效实施。基础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观测量位置进行设置,并了解沉降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有时还要对水准点进行设置,它也能掌握沉降的具体情况。对水准点进行设置期间,首先实施两个观测点的测量情况。观测之前,对基准水准仪进行检查,并利用水准仪以及分化水准尺进行观测。一般在施工结束后,都要实施观测行为,但主体结构完成期限一般比较晚,所以对它实施观测期间,要定期并分层实施观测。
        4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改进
        4.1布置施工控制网
        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合理布置,对房屋建设实施测量防线之前,首先就要建立施工控制网络,一般的控制网络以正方形、矩形为主。然后对测量进行放样、验收,并保证控制网的建设实施。最后,严格要求施工的测量精度,防止出现测量误差。所以,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合理布局,是提高精确测量的重要手段。
        4.2控制放线孔
        对放线孔进行控制,首先,一般在基层建筑处不适合留放线孔,防止夏季雨天出现雨水倒灌、渗漏等现象,特别能控制电梯的安全运行。而且,放线孔半径一般控制在一米以内,更不能在钢筋、电线以及模板相对密度比较高区域对放线孔进行设置,并保证测量放线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在每个放线孔区域设计一条直线,保证测量期间的检查与核验。最后,设置的放线孔还要保证在同一层面上,控制好垂准仪,保证分区域施工期间也能实现放线孔分区域执行,确保施工有效性。
        4.3整理测量防线记录
        对已经测量放线的相关数据实施记录并整理,特别施工期间,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就要将已经检测的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并立刻实施处理行为。然后将处理的档案与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保存。对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后,如果要继续进行施工,一定要保证该问题解决的准确性和靠性。并防止在后期施工中出现问题,造成严重事故的发生,从而增加人力与物力难度。所以在测量放线期间,就要对已经测量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保存,从而为施工测量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测量、放线施工技术,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直接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其进行了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主要对于房屋建筑的过程中,测量、放线的相关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其中包括在施工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性作用,进而对我国的房屋建筑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雅琪,蒋红焰,郁俊超.浅议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内燃机与配件,2016.12.138-139.
        [2]张道亮.对房屋建筑测量中的放线施工技术探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7.237.
        [3]宋成栋.关于测量放线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实践分析.河南科技,2014.09.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