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20119790323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用电量成倍增加,建筑电气火灾频发,这样一来不仅容易导致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同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人们生命健康和安全。为此,下文将就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研究
一、我国建筑电气火灾原因分析
从实践来看,重特大火灾事故多因短路引起。根据短路接触点性质的不同,短路起火主要有金属性与接地故障两类。金属性短路起火是指带电导体间的短路起火,是显露可见的短路现象,主要是由线路机械损伤或过载导致。接地故障短路是指带电导体与大地、包含外壳与地相连的非金属管道、构件之间的短路,会造成电弧性短路现象,引发故障短路的因素主要是穿管摩擦下的线路机械损伤或电气线路因过热、水浸、霉变、辐射等作用,使线路绝缘水平下降,在外因作用下,绝缘被击穿而短路。因此,在电气火灾安全防控过程中,应以监控短路故障为主,其他故障为辅。
二、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
(一)阻性漏电检测
随着计算机、家用电器等建筑电气电子设备的增加,利用剩余电流原理检测出的“漏电电流”,其实不是真正的漏电,它含有“容性分量泄漏电流”和“阻性分量漏电电流”,剩余电流是二种分量的矢量和,直接采用剩余电流来衡量“配电线路的漏电”,是不准确、不可靠的,线路的容性分量越大,误差越大。全新的漏电检测技术,使漏电检测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该技术能从剩余电流中准确分离出代表绝缘性能的“电阻分量漏电”,滤除线路及各种设备而引起的“容性分量泄漏电流”,以检测纯阻性漏电电流并实施漏电报警,检测精度、报警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全新的阻性漏电检测方法相对传统剩余电流检测方法检测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强。阻性漏电检测技术以发现引发建筑电气火灾隐患的阻性漏电为前提,创新性提出了阻性分离算法。在阻性分离过程中,去除干扰,提纯阻性漏电,确保计算出配电系统在线的绝缘电阻参数为真正的有害电流分量。该技术当前可实现对有害漏电成分0.001毫安的分辨率,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目前市场上通用的火灾报警装置的漏报和误报率。值得注意的是,受当前各种电子设备使用的影响,线路谐波干扰增多,使应用传统方法检测到的“漏电电流”误差随之增大,线路中容性电流越大,检测误差也就越大。
(二)热解粒子检测
考虑到建筑电气火灾起火过程的表征特点,综合应用这些特征以有效检测到建筑电气火灾是热解粒子检测技术的核心。通过热解粒子变化预防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工作原理是:物质在受热时分解出粒子和气体,此种粒子是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建筑电气火灾,早期都体现为物体发热、释放粒子、气体、产生异味等。其中高、低压配电柜内发生的建筑电气故障主要的发热体是线缆、负荷开关和保护电器,在配电柜内发热分解出的粒子主要是烟粒子和气体分子。热解粒子检测设备通过监控聚氯乙烯绝缘电缆、铅酸电池、断路器、负荷开关等用电设备过热分解产生粒子和气体的浓度,实现建筑电气火灾的早期监控,防患于未然。综合性热解粒子检测技术主要通过获取低压配电柜内的至少7个参量的实时数值,分别包括温度、温度变化率、受热分解气体浓度、受热分解气体浓度变化率、PM1.0粒子浓度、PM2.5粒子浓度和PM10粒子浓度。通过获取上述7个参数,综合作为低压配电柜内安全早期预警评判的重要参数,并根据阈值设置、动态权重分析将这7个参数进行整体融合分析,实现了低压配电柜内建筑电气火灾安全隐患的准确早期探测,避免了漏报、误报。
(三)故障电弧检测
因受线路负载限制,其故障电流小,以至于现有体系无法实现对串联电弧故障保护,存在建筑电气安全隐患。电弧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从而引发火灾。与传统建筑电气故障相比,故障电弧的电流幅值变化较小,传统的建筑电气故障防护和保护装置难以识别,无法有效防护故障电弧的发生,使得故障电弧成为引发建筑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随着对大数据量的波形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的加深,通过对大数据集电弧波形信号的处理可实现准确故障电弧的预判。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电弧模型类别分析的方法是当前技术研究的热点。其总体思路可概括为:电弧波形信号采集,对采集信号学习训练后的模型作为神经网络的初始模型,这种学习训练后的模型承载了大量的电弧波形特征量,基于此特征量与故障电弧波形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单个特征量输入后的故障电弧判别,有效提高故障电弧检测的准确率。
(四)温度检测
根据当前市场应用情况,温度检测主要以借助热敏感性电子元件的特性实现温度检测,而烟雾浓度的检测方式包括离子型、光电型、红外对射型、激光型等。温度探测器常见的电子元件主要有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但由于热电阻的温度范围、灵敏度相比热电偶更适用于各类建筑,当前温度探测器主要以热敏电阻元器件构成。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阻值随温度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常用PT100或PT1铂电阻作为温感探头,其体积小、温度变化响应快,不会造成热负载,具有抗振动,耐高压的特点,这使其在温度传感器设计中得到广泛推荐。铂电阻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其工作时,信号采集到其对应的阻值信息,便可根据分度表得到对应的温度值。
(五)其他方面防范措施
第一,制定合理完善的房屋建筑电气管理体系。对于建筑电气引起的火灾防范措施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制定合理完善的房屋建筑电气管理体系。但现阶段我国许多房屋建筑电气管理体系仅仅停留在制度表面,并未深入落实。因此,在制定合理完善的房屋建筑电气管理体系之后,需要跟踪调查,确保相关工作的正常展开。合理完善的体系制度是进行实践的指导基础。深入贯彻新一套的房屋建筑电气管理体系,可以指导建筑电器管理人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进而提高整个房屋建筑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第二,严格把握建筑电气设备的材料。建筑电器设备需要由正确、合理的材料构制而成。合理的材料是建筑电气设备可以正常工作的基础。因此,建筑在装修过程中要注意电气设备的挑选,严格查看电气设备的构成和使用材质,尽可能从源头上切断火灾发生的可能。同时,也要确保材料与价格的对等。在进行建筑电气设备挑选的时候,不能有贪图便宜而忽视质量的心理。若前期图便宜购买了质量差的电气设备,埋下了安全隐患,极易引起火灾。建筑电气设备作为生活必需品,人们需要严格对建筑电气材料的筛选。第三,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建筑的建造和后期的监督管理中,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因此,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十分必要。可以定期对施工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应对突发情况下有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胡昆枝, 刘勇, 龚令翔. 建筑电气火灾致因及防控对策分析研究[J]. 江西建材, 2018, (005):77.
[2] 李仕兴. 建筑电气火灾防控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1):274.
[3] 李峰. 建筑电气火灾防控研究[J]. 居舍, 2019(13):182.
[4] 冉强. 加强建筑电气火灾防范管理[J]. 装饰装修天地, 2018, (001):353.
[5] 胡昆枝, 刘勇, 龚令翔. 建筑电气火灾致因及防控对策分析研究[J]. 江西建材, 2018, 000(00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