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研究——以瓯海区公办幼儿园新建工程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连德友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区别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主要将建筑构件和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以此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整体效果。
        中诚新兴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装配式建筑区别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主要将建筑构件和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以此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整体效果。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阐述了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以瓯海区公办幼儿园新建工程项目为例展开探讨,从管理制度、监管体系、吊装技术以及人员培训几方面,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旨在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吊装;管理体系
        前言: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进程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风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建筑企业造成严重的风险损失和经济损失。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机械故障、构件吊装、挂架安装等问题,需要建筑企业给予高度重视,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采用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方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1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我国建设事业应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方向发展,要求现代建筑企业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注重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在保障建筑工程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建筑施工的美观性,并将装配式建筑划为建筑工程建设的新型建造方式,要求建筑企业落实相关管理工作,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备受人们关注,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涉及的风险问题较多,若某一环节出现误差,则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果,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益。而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便于工作人员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对于装配式建筑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2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2.1 装配机械故障问题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借助专门的机械设备开展装配工作,如机电设备、塔机设备等。装配式建筑施工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减少施工误差,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但这些装配设备经过长期运作,若没有定期检测和维修,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导致装配设备无法正常运转,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带来困难。而引发装配设备发生故障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装配设备自身故障问题。以塔机装配设备为例,使用塔机设备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前,应对塔机设备做清洁处理,清除塔机表面灰尘、粉尘等杂质,避免灰尘堆积影响到塔机设备使用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只注重装配设备的使用效率,往往忽视了对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对于塔机内部限位损坏、钢丝松动等问题,未能及时检测出来,使塔机设备在长期运行中出现系统故障问题,延误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的进程,导致建筑施工无法如期完工,造成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
        第二,装配设备超载承重问题。塔机设备故障问题与超量荷载有着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在使用塔机设备进行吊装时,需要考虑到塔机设备的承重力,防止吊装物体重量超出设备的额定荷载标准,引发装配设备性能受损等问题。而诱发吊装超载的原因有很多种,如开展吊装工作时,未根据起重机承载实际情况随意加量,或者塔机长时间未进行维修,没有做好系统故障检测,使塔机的承重力受到影响,导致吊装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2 外挂架安装的问题
        外挂架安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项重要步骤,也是风险较大的施工环节,在装配式建筑外挂架施工时,要求施工人员掌握外挂架制作、检修与拆卸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减少外挂架安装风险隐患。在实际安装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需要严格控制外挂架制作材料,若施工材料质量达不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不仅会增加建筑施工返修成本,还会延误工期,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第二,在使用外挂架时,一般情况下,都要实提前做好外挂架质量检测和检修工作,因外挂架容易受到碰撞影响,出现损坏情况,如果现场工作人员未能落实相关检修工作,则会导致外挂架性能受损,构成施工安全问题。第三,在外挂架拆除过程中,因高空施工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若施工人员不注重拆卸方式,没有做好风险防范,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问题[2]。
        2.3 预制构件吊装问题
        预制构件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构件运输、起吊、安装等工作,做好预制构件吊装监督和管理能够极大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确保吊装施工的安全。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建筑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管理缺乏全面认识,没有意识到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要性,未能落实吊装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使预装构件吊装中存在许多风险因素,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及现场管理质量。
        首先,在预制构件运输过程中,对构件存放位置不合理,容易使构件受到碰撞影响,出现变形、损坏等问题,给后期建筑施工带来风险隐患。
        其次,在构件吊装时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构件起吊过程中,若相关人员未在吊装前做好起重设备的承重检测工作,导致吊装重量超出起重机的承重范围,容易引发吊装脱落情况,增大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风险隐患。同时,不同的吊装构件受力不同,需要施工人员在起吊时,控制好吊装的速度,防止吊装速度过快或者过慢,减少吊装构件出现变形问题。另一方面,在构件吊装下放过程中,要求操作吊装机械设备的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够控制好吊装构件下放速度,根据吊装构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调整吊装构件转向和速度,若构件下放达不到吊装要求,不仅会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还会造成事故问题。
        最后,在构件安装方面,应事先做好安装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装技术管理及控制,以免发生安装不当或者安全问题。以瓯海区公办幼儿园新建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以装配式建筑活动为主,在构件装配过程中,经常出现板与板之间接缝过大的问题,降低了轻质隔墙装配施工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建筑装饰的完整性和美观性[3]。


        3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具体措施
        3.1 完善安全责任管理制度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随着装配式建筑工程不断增多,建筑施工中许多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在装配设备、吊装施工、外挂架安装拆卸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需要建筑企业重视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将施工现场管理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工作,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一方面,建筑企业要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建筑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施工管理标准,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建筑施工要求的管理制度,为后期施工现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要完善安全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员工的管理职责,根据企业员工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合理分配施工任务,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员工身上,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促使建筑企业管理人员严格要求自己,提升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各部门的协作能力,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效率。以瓯海区办公幼儿园新建工程项目为例,该工程将轻质隔墙装配体系作为项目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疑难点问题较多,容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对此,该项目负责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求,坚守本职工作,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
        3.2 构建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构建规范化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是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举措。因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到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以免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一方面,建筑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方法,加强各个环节的施工管理,严格检查装配机械设备,如线路老化、线路破损、系统故障等问题,一旦发现装配设备存在故障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处理,以免影响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同时,建筑企业管理部门应加强设备养护管理,提升装配设备的使用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减少建筑企业施工成本的投入。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应健全科学的监督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自动化网络监管平台,加强对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监管,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和效率[4]。例如:在瓯海区八所公办幼儿园新建工程项目施工中,主要采用了装配式装修方式,不仅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美观性,也符合新型建筑环保建设要求。但该工程项目使用轻质涂装板隔墙,在实际现场施工中容易产生施工缝隙问题,对此,项目负责人制定了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案,明确装配式装修必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根据方案中弹线位置确定边框龙骨和天地龙骨的位置,再使用结构胶粘接,通过螺丝等工具进行固定,并将固定点的位置调整到距离天地龙骨端头20mm以上,确保装修安装的牢固性。项目负责人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的控制管理,除了监管施工流程,还注重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施工人员根据隔板的属性,规划水电管路,使用高质量、低成本的岩棉进行填充,并确定横向龙骨位置,保证两侧龙骨处于平衡状态,提高了轻质隔墙安装质量,从而实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3.3 加大吊装风险管理力度
        构件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效果,需要建筑企业管理部门加强施工现场构件吊装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减少建筑施工中的风险隐患,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首先,在吊装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组织施工人员到实地进行勘察,检测施工场地是否符合装配式建筑施工对建设用地的要求,在施工场地达到建筑施工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设计合理可行的吊装方案。做好构件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严格检查吊装构件的材质,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构件。同时,加强吊装构件运输和保存管理,切实解决大型构件运输碰撞问题,注意构件的保存方式,以免构件受到腐蚀,从而提高构件的使用性能。其次,在正式开展吊装工作时,应严格按照吊装方案进行,规范吊装施工流程,检查吊装构件位置,确保吊装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最后,建筑企业应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建立风险防范系统,事先做好吊装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进行。
        3.4 加强施工队伍技能培训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到大型装配式构件,不仅增加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难度,降低了建筑施工效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给建筑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十分必要。而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筑企业重视人才决定性作用,加强施工队伍建设,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保障。因此,要求建筑企业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化的培训,使施工人员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熟悉各项装配设备的操作技巧,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如螺丝固定、岩棉填充、结构胶粘接以及构件吊装等施工技术,促使施工人员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于实际施工中,不断强化施工人员自身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建筑企业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为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效率。此外,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降低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的发生机率,发挥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作用,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顺利进行[5]。
        结论:现场管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做好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能够减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成效,需要建筑企业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结合装配式施工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管理制度,明确人员管理职责,构建施工现场风险防范系统,加大构件吊装、设备检测等方面的管理力度,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小东.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应对措施[J].居舍,2020(10):156.
        [2]陈玉光.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11.
        [3]徐磊.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21.
        [4]孙久亮,任东山,郭衍涛.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9,34(01):20-24.
        [5]范明宇.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9):182-183.
        作者简介:连德友,身份证号码:41302419720925XXXX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