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琛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琛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聊城市大成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52000
        摘要: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在实际发展中会不断引进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工艺等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而装配式的建筑属于全新的一种施工技术工艺,其具备非常多的优势,能够为企业创造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为此,文章阐释装配式建筑实际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基于深入探析提出防范质量问题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建筑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质量问题
        引言
        据相关资料的统计,不论是从工程造价还是施工速度来讲,装配式结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同一建筑时间内,装配式结构建筑工程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还可以降低相应的工程造价和人力的使用率。但是,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仍处于前期阶段,仍有一些制约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因素存在,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寻找最优化的装配式施工方案[1]。
        1装配式建筑的含义与特点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发展产物,在建筑领域得到了的大量应用。装配式建筑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因为高效便捷的施工优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大量应用。装配式建筑主要利用预制部件在工地进行装配,因此,又称装配式建筑,其有着很丰富的类型,也对应着不同的特征与优势,施工时应围绕现实情况进行选择,让施工建筑正常开展。通常而言,装配式建筑有如下特征,首先,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结构或零部件在工厂预制加工,然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关键部件通常包括:阳台、内外墙板、空调板等。正是由于这些优势,装配式建筑开始备受青睐,但是,其施工时还有不少质量问题,所以,急需重视对待。装配式建筑需要通过专业设备将不同的预制构件吊装、连接或现浇,从而形成建筑,使其具有全面的使用功能。装配式建筑离不开提前加工、运输与施工现场组装等诸多环节,所以,对每个施工环节的要求都很高。现阶段,国施工技术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也缺乏完善的施工与评判体系,所以,无法确保施工质量,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装配式建筑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装配式构件生产、运输和存储导致的质量问题
        在装配式预制构件运出制造厂家以前,如果相关工作者未依据设计图纸中的要求实施预埋,致使预制装配构件在尺寸方面有极大差别;如果制造人员欠缺应有的工作经验,难以生产出相应的装配构件,会对预制装配构件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装配式的建筑工程当中,大多数施工企业未针对预制装配构件的真实情况安排专业团队来运输,致使预制装配构件产生运输损耗问题,施工现场对预制装配构件进行肆意堆放,致使预制装配构件出现断裂、残损等情况,会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2]。
        2.2材料质量问题
        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时,大多数施工材料是统一生产加工。所以,一些材料质量不达标,也不满足标准和要求。一旦这些必需材料没有达到一定的质量,将严重影响建筑物自身的结构与安全。所以,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十分关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3实际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装配式的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掌握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施工操作方式,对作业流程的了解不够;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的时候,施工企业在人员交底与培训方面不够完善,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建筑工程相关的施工作业人员通常会基于既有经验进行施工,对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工作模式等未及时进行学习,会对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产生制约,难以建立建筑工程监管工作相关的制度条例,也会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有序施工产生不良影响[3]。


        3防范装配式建筑工程产生施工质量问题的策略
        3.1强化对装配构件运输质量的有效监管
        在对装配式建筑构件进行运输的时候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过境运输、代码装配构件存储不到位等,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大装配构件运输质量监管的工作力度,特别是在装配构件堆垛运输方面,对于装配构件中的吊架、开洞以及开孔等,一定要制订合理有效的运输管理方案。在堆放装配构件的时候,要对其布局进行合理设计,监管部门要对账目、运输方案等进行严格审批。此外,相关部门要引进现代化的质量管控技术,对管理方案进行有效审核,把现代化的建筑技术融合到管理系统当中,用自动化的测试工具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与收集,同时要采取合理有效的优化措施进行解决,强化整体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3.2强化对所有施工细节的监管
        在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中存在很多风险问题,相关工作者要提升对风险问题的管控能力。应对建筑工程监管、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要求其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强化其综合素养,为强化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奠定人员基础。强化对施工作业流程的有效监管,施工现场监管工作者同施工作业者存在密切关联,相关部门一定要强化对施工流程、质量的监管,实现提升施工质量监管的工作目标。在开展施工招标工作的时候,建筑企业一定要选择具备资质、信誉与施工检验的承建商。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比如把BIM技术应用到施工监管工作中,满足施工安全、进度、质量以及成本方面的相关要求。在施工现场对构建堆垛、吊装的时候,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强化对其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在空腔侧壁、水平缝、滴水槽以及立槽等方面。相关部门要为预制装配构件安排专门的位置,满足平面布置的相关要求,同时依据预制装配构件的种类,对堆放方式、层数等进行合理选择,在装配构件之间要设置相应的垫块,基于力学计算,在堆垛的时候要采取临时固定的有效措施,以免产生装配构件倾覆的问题[4]。
        3.3加强对施工材料的审核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非常重要,所以,选择与采购材料时要注重审核:(1)严格根据施工要求选择材料;(2)运输材料时,应通过一定的防护手段尽量防止二次损害材料;(3)实际施工前,应二次检测材料质量,合格了才能继续投入使用。
        3.4加强对设备的维护
        实际施工时,应注重定期维护施工设备,提升其使用效率,保证施工质量。比如,可以采用L形的吊具,防止损坏转角板。同时,运输也应注意多多保护,尽可能防止其和物体间的摩擦碰撞,这样才可切实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5加强管理并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能够符合预定的计划,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浪费现象,施工单位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此有效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的不专业现象而导致的施工材料浪费或者是安全问题的产生。例如,在施工人员筛选阶段,需要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业务筛查,避免滥竽充数的人员混入施工团队中。此外,施工团队也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保证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流程所规定的施工方式进行有效的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在施工时,所有的项目内容都能符合按照的图纸进行高效的施工[5]。
        结束语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愈发广泛,其在建筑施工时的质量问题更应引起重视。本文正是探讨了其在生产施工时的质量问题,并给出对应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玉铭.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及质量把控[J].四川建筑,2020,40(02):334-336.
        [2]王前华,滕斌.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应对策略[J].居舍,2020(12):159.
        [3]李頔,黄厚军.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19-120.
        [4]王成民.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96.
        [5]张秋实,李成龙.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及其防范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