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市 277300
摘要:无论是对于煤矿企业员工还是国家来说,煤矿通风管理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点,尤其是掘进巷道局部通风更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煤矿企业更要加强矿井局部通风的安全管理,通过安全培训加强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落实局部通风管理措施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能够顺利进行,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煤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煤矿、巷道掘进、通风管理、安全防护、措施
引言:加强对煤矿巷道掘进通风管理是对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尤其在煤矿井下极其复杂的环境中,唯有建立完善的通风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向井下提供新鲜风流,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其次,煤矿企业的管理层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和责任心,严格地对煤矿巷道掘进通风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培训,让安全生产理念入化于心,同时,为了更好地降低安全事故对员工造成的伤害,应对其专业技能进行规范,并做好应急管理,使得煤矿企业得以良好的态势发展下去。
1煤矿巷道掘进通风管理问题
1.1缺乏对通风管理的有效重视
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由于对煤矿通风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在通风管理机构设置中缺乏专职的工作人员,容易导致通风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对通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会导致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造成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使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违规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通防管理工作人员责任性不强,对工作敷衍应付、不能尽职尽责,从而引发了煤矿通风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2对危险源的控制不到位
矿井中有多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这些气体得不到有效控制,浓度一旦达到限值,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通风管理不到位导致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超标。现阶段,很多的煤矿企业当中出现了通风系统不合理的现象、违规串联通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通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比较低,管理人员数量不够或在设计时设计人员考虑不周而导致的设计不合理,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1.3顶板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对于生产巷道掘进的顶板管理,需要采用永久性支护措施,主要为实施锚杆索支护、联合支护等。在支护时需考虑巷道围岩的应力情况及围岩的完整性,即使是支护后的巷道顶板,由于巷道压力增大,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现在很多巷道采用锚杆支护,支护参数的设定采用工程类比法,很难保证支护巷道的可靠性,也就是说,很难确定锚杆是否处于有效的工作状态。此外,巷道还可能受到动压的影响,受到动压影响后会加剧巷道的变形严重,长时间作用下会导致巷道突然破坏,这种情况增加了巷道支护的难度,其支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变得更差,巷道顶板管理难度加大,顶板隐患增加。
1.4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
矿井地质条件、生产环节复杂多变,多种不安全风险因素并存。由于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平低,不能及时掌握现场有害气体的类型和浓度。同时,由于安全培训不到位,员工应知应会的应急自救知识掌握不全面,当事故发生时,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2煤矿掘进通风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2.1巷道掘进过程中的防火措施
为了防止煤矿井下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必须控制外部火源,入井人员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烟草、明火。
维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另外,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一旦出现顶板离层或冒顶,应及时支护和填充,以防止因煤层氧化和散热而产生的气体超限,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
2.2巷道掘进过程中的防尘措施
在煤矿工人入井之前,必须戴上防尘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方可入井。掘进巷道严格执行综合防尘措施,防尘系统、设施能正常使用,且效果完好。在交接班期间,必须专人检查防尘设施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落实巷道定期冲尘制度,防止粉尘积聚。
2.3局部通风机管理以及瓦斯防治措施
煤矿企业为保证掘进巷道正常通风,有效排放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应严格执行局部通风机管理规定,保证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面供风量满足需风量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如临时停风时,需要先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打设栅栏。恢复通风时,必须严格按照恢复通风的安全技术措施规定进行。严格落实通风设施管理,减少漏风,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此外,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如果发现瓦斯超限,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并通知所有人员撤离至全风压新鲜风流处,并及时汇报调度。确保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正常使用,具备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实时上传监控数据,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4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运行
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矿井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设计矿井风险预警管理系统。该系统是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预防的核心,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有些风险具有一定的预警特征。因此,合理做好风险预警准备,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减少风险损失,控制事故发生。可以看出,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运行是以预测和判断风险前兆为基础的。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预测生产风险。
建立并运行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主要步骤为:第一,搜集危机信息资料,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平台强化部门之间与风险预警之间的联系。第二,重视指派专员对工作区进行深入监督、调查、管理,保证资料搜集整理的全面系统性。第三,传递危机信息资料,构建安全责任监管系统,安全负责人对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复杂性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复杂环节,确保信任能够安全、快速地发送到相关部门,减少了信息价值迫害的延迟。四是确保救援体系完备,有完整、专业的应急救援组织。
2.5形成安全管理的专业队伍
在矿井掘进通风管理过程中,要形成专业的团队建设管理队伍,注重对公司安全文化的培训和指导,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培训方式,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管理方法,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培训方面,应特别注意系统地安全培训,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际操作和技术培训相结合,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结合煤矿企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全面的业务素质,较强的管理能力的通风专业技能型人才库,指导煤矿通防管理工作,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规范化运行和有效实施,确保矿井持续安全生产。
结束语:中国有很多煤矿埋藏比较深,地质条件复杂,需要采用井工方法进行开采。在煤矿井工开采过程中,需要开拓大量的巷道来服务于矿井生产。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煤炭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必须对掘进巷道通风管理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深刻认知,这就要求全体从业人员首先应对影响通风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掌握,有效辨识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风险防控措施,能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保证矿井通风设备的正常、有效运行,保障掘进巷道风量满足要求,采用科学的煤矿掘进巷道通风管理及安全防护措施,严格落实通风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从根本上保障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为矿井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斌.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风险及防范管理[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77-79.
[2]李泽清.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