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探讨 张顺凯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顺凯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初期勘察的时候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是不可预知的,其中包含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潍坊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初期勘察的时候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是不可预知的,其中包含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和一些其他工程相比更加复杂,因此其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对其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勘察环境和其他工程相比也具有一定的变化。在地质勘察的时候,会面临较为严峻的问题。地质勘察的质量直接影响所有岩土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勘察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操作过程认真负责,并不断地改进勘察技术以确保准确的勘察结果。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控制
        1.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控制质量的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需要根据相关工程设计来展开,针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以及岩土的特性来展开勘察工作并进行分析,该项内容往往是工程的初始阶段,同时需要对地质土体等内容来进行记录和分析,解决关于岩土特性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岩土特征和特性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并将施工工程内容与设计环节进行全面融合,同时还要遵循相应的勘察工作原则,并根据实质情况来对工程结构进行优化,做好相应的技术筛选工作,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勘察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来对勘察技术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工程的各项需求。
        2.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控制因素
        2.1勘察手段因素
        岩土工程在实际勘察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假如没有使用恰当的地质勘察方式,那么就会降低地质勘察实际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在实施地质勘察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勘察方式。现阶段地质勘察方式以抽样检测为主。为了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加仔细地了解到实际地质情况,在使用抽样检测勘察方法的时候,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掌握抽样数量,以保证勘察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过多的抽样数量和过少的抽样数量都会造成一定的问题。对一些不同地质和不同岩层,不能使用较为单一的抽样方式,单一的抽样方式会对勘察工作的质量造成干扰。
        2.2目标因素
        在岩土工程中,目标因素和地质勘察质量控制有着直接联系,这也是影响地质勘察控制的主要因素。在岩土工程实际勘察之前需要对勘察目标进行明确,只有在明确勘察目标之后才能实现合理的勘察工作。假如勘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那么在后续实施勘察的时候对样本的选择也会产生一定差异。因此岩土工程在实际建设之前,应该对勘察目标进行明确,实现质量控制工作。假如目标不够清晰,没有拟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就无法使勘察结果达到预期目标,从而无法有效实现地质勘察质量把控。
        3.岩土工程勘测质量控制的有效解决措施
        3.1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时,要求工程人员对工程进行考察。特别是,要求技术人员对这些项目的内容要有初步的了解,以便在之后的阶段协助勘察工作。在为该勘察项目制定计划时,技术人员还应考虑各种因素,例如建设类型,项目甲方的具体要求,地下水的分配以及建设工作的可行性。岩土工程项目团队应了解勘察工作,确定勘察的关键要素以及勘察的正确方法。
        3.2建立健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管理制度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针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行业制定有效的管理规范,防止在市场竞争中出现恶意竞争。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制订各种整顿市场的方案,强化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质量控制措施,从思想、实际工作两方面同时下手。市场监管部门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质量控制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要从主动监察、重点监管两个方面来进行,针对本地市场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工商部门要注意“假合同”现象,防止其破坏市场公平竞争。


        3.3强化现场质量控制
        岩土工程地质的有效管理从软土地基勘察,卵石地基勘察和岩溶地基勘察三方面进行分析。勘探工作是在软土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自然的生长,软土和薄弱的土壤条件,该勘察项目应提供一种预施工方法,以确保地基足够耐用以适合任何建筑。此外,地下水对软土湿度有重要影响,因此,这项勘察的重点应放在地下水监测上。而卵石地基勘察,土壤其特点是颗粒大,土壤粗糙,导致样品取样难度加大。而且只有选择合适的样品才能获得准确的地质结果,所以勘察取样是关键。岩溶地基勘察的重点主要是海拔,坡度,土层覆盖程度等,以此来评估地质特征的稳定性,然后明确施工构造的准确性。此外,一旦出现溶洞,还可以对岩土溶洞进行勘察,例如岩溶溶洞的大小,深度和分布等。
        3.4优化相关制度和体系
        为保障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展开,需要完善的制度和体系来支撑,鉴于当前勘察市场比较杂乱情况,应该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管控,对勘察工作内容进行全程监督,包括相关工作的整个环节,减少其他问题的产生,从而提高工程勘察的整体质量。当前重要任务是完善相关市场的制度内容,并搭配完善的工程体系,从而提高勘察行业的整体水平,并将相应的管理方案全面落实,从而提高工程勘察的设计整体水平。
        3.5加大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资源投入
        我国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发展缓慢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投资。资源的投入直接影响技术进步,以及设备的质量,进而影响着勘察的结果。因此,政府必须重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技术研究,必须提供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专业技术,并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3.2对勘察技术与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与创新第一,岩土工程施工勘察需要与项目环境特征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以提供有关施工过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有利于施工顺利完成。在完成勘察程序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地点的构造方式充分了解,并收集信息,同时对工程有清晰的了解,并分析与施工工程有关的影响,及时制定相关措施进行解决,避免忽视地理区域问题,为勘察的准确性做准备,并为顺利建设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仔细选择适用的勘察工具和技术。特别注意的是在选择的勘察设备时,重要的是围绕勘察的信息标准来选择。而在技术方面的选择,不能按部就班的选择技术,要注意的是结合工程的特点进行选择。
        3.6提升勘察人员的专业素养
        如果想改善地质勘察的整个质量,则需要提高整个勘察团队的综合素质。首先可以聘请专业人士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题是对勘察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学习,避免因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不到位影响工作质量。同时可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勘察的效率及质量,从而对勘察方式可以根据相关工程的特点来进行调整,同时制定相关奖励制度,对勘察过程进行评估,表现优秀者加以奖励,从而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团队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实际地质勘察的时候,相关勘察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进一步强化地基处理,将安全质量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提升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在对勘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实现质量优化,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保证。
        参考文献
        [1]彭来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与建议[J].工程技术研究,2018(5):189-190.
        [2]李伟斌.岩土工程地质勘查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9):281+283.
        [3]胡光中.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J].中国金属通报,2019(12):126-127.
        [4]申艳丽.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