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杨永锋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杨永锋12 程犬1 姜亚国1
[导读] 摘要:国内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科技水平日益增强,经济与科技都已进入提速增效阶段,总览国内的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其工作总量不断提升。
        1.陕西地矿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2.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国内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科技水平日益增强,经济与科技都已进入提速增效阶段,总览国内的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其工作总量不断提升。为有效增强目前工程勘察工作的实际适应性,我国积极发扬推陈出新精神,对有关技术做出了科学的调整。希望通过不断的调整与革新,可以有效增强我国水文地质勘察整体水平,促进相关领域发展,最终为我国行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对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1.水文地质勘察的概念含义
        西藏地处高海拔地区,干燥少雨,是典型的高原气候,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山脉纵横有大量冰川,中低维度高海拔地区存在大面积的冻土区域,冻土层温度常年在0℃以下,广泛存在的山脉脆性岩层不断出现裂隙发育,具有非常好的导水性,冰川融化的冰雪通过裂缝向地下渗透,形成了丰富的裂隙水资源和溶洞等。水文地质勘察就是对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特征进行综合勘测和分析,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所处经纬度区域、当地热量情况和气候湿润程度等,对地下水资源情况、地形起伏情况、地貌侵蚀情况、岩层堆积情况等进行全面精确的勘测,从而形成对该地区水文地质情况的深入了解,为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自然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建设等提供基础的勘察信息。
        2.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是对地下水的分布及其形成规律进行勘察与分析。对地下水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分析与合理利用,对岩土工程项目建设中保证地基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岩土工程建设与水文地质勘察之间有极为紧密的关系,地下水会对岩石成分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岩土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与持久性。由于一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较低,因此地质勘察人员对水文地质情况只是进行了较为简单的描述,没有提供地下水的各项工程参数。在勘察报告中,缺少水文地质勘察的细节描述,特别是在水文地质较为复杂的南方,若勘察工作中忽略了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极易引发岩土工程施工事故和地质灾害,严重时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可见,全面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岩土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3.地质勘测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
        3.1 水文环境地质的勘察情况
        水文地质不单单是对水体情况的观测,还涉及到区域周边环境地质情况的勘察。地质环境与水文地质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人类的活动又对地质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变化。另外,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情况,也在影响着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因此,我们需要对环境地质进行勘测,从而得到全面准确的水文地质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勘察结果,改善我们居住的环境,预防灾害的发生。
        3.2 勘察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水文地质问题还有一部分人为原因就是地质勘察评价体系的不科学、不完善。在勘察工作数据采集完成后,还需要对勘测得到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但是在这方面,部分水文地质工作部门实施的并不理想,造成勘测数据不完整,评价结果不全面,数据不准确、误差大等情况。
        3.3 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情况
        地下水水位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规律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要测算出准确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就必须首先做好精准的测量工作,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来完成,而且还可能存在着很大的误差。水文地质勘测是一个反应动态过程的工作,要将区域内的水文变化看成是动态发展的事物,水的变化不停的作用于岩体和地层,改变着土的性质,而且水的化学成分不同造成其侵蚀性也不同,因此,我们还需要对水体的化学成分进行调查,这样才能得出地下水情况的全貌。


        4.勘查水文地质问题处理方法分析
        4.1 科学选择合适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手段越来越多,可以根据区域具体情况而进行选择,科学选择适当的勘察技术,是保证勘察结果质量的重要前提。常见的勘察方法有钻探法、物探法、测绘法、监测法、实验法等等,利用不同的原理、设备、技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施,提升水文地质勘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2 建立健全科学的水文地质勘察评价体系
        要保证水文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首先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勘察评价体系,有关部门需要将工作建立在完善的体系架构之上,明确勘察工作目标,科学指导勘察流程和技术,加强对数据精准性的监督,提高数据整理分析能力。将水文变化对区域岩体、地层造成的影响列入评价体系中,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变化进行预测,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勘察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水资源状况,掌握地下水开采情况,确定富水段,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3 提升勘察工作专业性
        不少施工单位使用非专业人员负责水文地质勘察,严重影响了勘察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此,施工单位必须对水文地质勘察人员的专业性培养予以足够重视,定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为其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进而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水平。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完善,我国工程地质勘察方面的规程与规范体系已较为完善,明确了对工程地质勘察任务、目的、评价的具体化规定,成为当前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地质勘察人员必须对这一规程规范体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学习,严格按照规范与规程的要求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不断提升专业工作水平。
        4.4 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
        提高分析和管理水平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地质勘察工作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能够将数据变成可视化、形象化的分析模拟,同时大大提高了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勘测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偏差。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水文地质勘察的完整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配合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快速推进工作进程,提高勘察结果的利用率,提高了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性。
        4.5 强化水文地质评价工作水文地质勘察
        需对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进而与施工方案对比,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对水文地质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首先,高度重视地下水对岩土结构作用的评价,对潜在的岩土工程危害进行合理预测,并制定具有针对性且可执行的防范措施。其次,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评价要与岩土地基具体情况相结合,分析水文地质变化可能引发的后果,进而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详细的水文地质数据分析报告。最后,水文地质评价要求充分了解地下水自然状态或者一定条件下产生变化的规律,并分析人为因素可能对变化情况造成的影响,进而预测对岩土结构造成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问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地质勘察工作的整体水平,是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勘察工作人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提高勘察技术,保证勘察作业的质量,通过细致精准的工作,建立水文地质数据库,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林阳.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及内容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9(8):154-155.
        [2]刘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2):202-202.
        [3]张丽艳.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研究[J].西部资源,2019(5):70-71.
        [4]陈开礼.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19,29(12):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