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政治课堂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07期   作者:马超群
[导读] 要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对所教的这门课抱有浓厚的兴趣,一方面要努力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力争站在政治学科的前沿;另一方面,还要努力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并把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力争在学生的思想上、认识上、心理上起主导作用。 

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教研室             731300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目的,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激发、高中政治、课堂兴趣、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参与意识。 
   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如果按照教材知识理论按部就班授课,是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和吸引力的,要突破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厌学心理,必须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下功夫,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生活实践体验,注重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因此,政治课教学要注重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政治课的生活化、有趣性。如在从教高一《经济生活》中第二课中《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内容时,就把学期初确定的“哪家超市最便宜”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本节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课前就尝试着让学生分成四个课题小组,确定不同研究方向,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到本市几家超市进行日常生活必需用品物价实地调查,到学校阅览室搜集了解有关近二三年消费品价格涨落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积累第一手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和整理形成小结,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由四个课题小组长把本小组调查的总结材料上台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所得的结论结合教材知识有条不紊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师生互动活动授课方式,既把价格变动对消费影响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活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努力又是可以掌握的。在学习过程中,问题过于简单、容易,学生无需做任何努力就可以完成;或是过分困难,可望而不可及,学生都不会感兴趣。过分困难的学习,学生经过努力还不能成功,经过多次失败之后,进而造成学生抱负水平降低,形成过度焦虑,丧失自信心。只有对那些似懂非懂、半生不熟的东西,学生最感兴趣。如在学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指出:既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什么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学习有关共同富裕的内容时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为什么现在社会上还有贫有富呢?这些生动有趣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问题引路,设计出一个个学生可望知道的悬念,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


不过,问题的设置不要过于平淡,设置问题一定要有一定的难度,也要有坡度,要循序渐进,同时又能使学生增加智力负荷,开动脑筋,挖掘学生的潜在水平,让学生跳一跳摘取果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兴趣就来了,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 
   3、结合“时政”分析,激发学习兴趣。 
   时代性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特征,是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标志,理论联系实际是它的基本教学原则,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动力的目的。在学习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时,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有关知识很容易理解,也为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的历史所感动。但同时对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甚至有过火的说法,这反映了他们在认识上的片面性。不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不能达到使学生热爱共产党、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目的。这样,我给学生放了一段录像:1998年6月15日,江西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王桥大堤发生大面积塌方,随即人群中一片恐慌。就在这危急时刻,坚守在堤上的镇指挥部里冲出8条硬汉,一边喊着"共产党员跟我上!",一边抱着棉被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挡住了肆虐的河水。这时,我以"如何正确认识党内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为题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充分地"放"之后,我及时地进行了"收":我们党内现在确实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而且这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的光辉形象,这是事实;但我国有五千六百多万党员,搞不正之风、腐败堕落的是极少数,他们没有资格代表中国共产党,我们党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学生很感兴趣。 
  4、努力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生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为效果的满足上。这就说明,学生学习在愿望动机的驱使下产生行为,如果行为没有后果,则难以产生兴趣。学生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受到教益,学到了真本领,他们觉得学了有用、有效果,就会极大地增强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反应倾向的程度(即动机的强度)决定于可能获得的一定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我用学习的效果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有喜悦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从而使学生的内部诱因得到加强,增强内驱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我采取让学生自己出复习卷的做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兴趣。 
  除此之外,要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对所教的这门课抱有浓厚的兴趣,一方面要努力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力争站在政治学科的前沿;另一方面,还要努力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并把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力争在学生的思想上、认识上、心理上起主导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