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辛翠莉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辛翠莉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能源的供需矛盾也逐渐显现,分布式能源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加上我国人口数量、人均能源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发展分布式能源成为中国产业升级转型的有效途径。
        西安隆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能源的供需矛盾也逐渐显现,分布式能源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加上我国人口数量、人均能源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发展分布式能源成为中国产业升级转型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优势、运行方式、成本效益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成本;效益
        随着传统能源供应的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加剧,开发分布式新能源已成为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尽管中国是世界光伏产业大国,但其国内消费不足10%,而且严重依赖出口。特别是近两年,欧美的金融危机削弱了市场,造成了中国整个光伏产业的冲击。依靠国外消费市场形势的变化,尽可能培育国内市场,以便政府能够支持它。
        一、我国光伏发电运营模式分析
        1.经营模式的分类。目前我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多元化,投资驱动力复杂,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合理化,但可以总结出主要有三种模式:统一购销运营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用户自用模式。此外,还有上述模式的混合。
        2.几种典型的运营模式。(1)统购统销模式。统一采购和销售的模式意味着第三方投资者负责投资、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光伏发电的享受的权利管理,所有发送到公共电网发电,供电企业是负责购买光伏发电。在这种模式下,光伏发电作为电源,基本通过110(66)、35 kV变电站、中压或低压母线与互联网连接,然后供应给用户。因此,光伏电源和用户通常处于不同的位置。供电投资者可获得政府提供的建设补贴或电价补贴。在建设补贴模式下,发电商将按照燃煤脱硫机组的基准电价将全部发电卖给电网企业。(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指由第三方投资者投资建设光伏电源,所发电应优先给予光伏电源所在地区的用户。剩余电量接入互联网,不足电量由电网企业按当地销售价格提供给用户。在这种模式下,光伏发电反向接入低压电网,直接发送给用户,投资者根据满负荷供电获得政府补贴。剩余光伏电量由供电企业按当地燃煤脱硫机组基准价格购买,供电企业按当地销售目录价格向用户收取离网电费。这种模式真正实现了光伏发电的本地化消费,过剩的电量卖给市场,市场供电量不足。这种模式下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动机比较复杂,包括以自用为主的项目、自用较少的项目、以他人使用为主的项目、以及全部为他人使用的项目。其中,投资机构、发电企业和发电集团都有通过售电获取超额利润的需求,这对我国光伏发电运行模式提出了突破性的挑战。(3)自用模式。在自发自用模式下,用户自行建设光伏电站,产生的电量优先自用,多余的电量上网,不足的电量由电网提供。分布式电源与用户位于同一地点,是同一法人。该模式以用户自主发电为主,剩余电量按当地燃煤脱硫机组基准价格卖给电网企业,同时全程用电政府补贴。电网企业按照当地销售目录价格收取电网用电费用。目前,这些由用户资助的项目主要通过政府补贴和节省电费来收回投资成本。光伏项目的部分投资者是有节能愿望和支付能力的用户。有些是偏远地区的用户,有些是医院等可靠性要求高的用户,也有不少是装机容量大的商业和工业用户。(4)混合模式。混合模式基本上是上述三种模式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投资公司建设的大型光伏示范项目一般采用混合模式。例如,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国家和政府支持的新能源示范项目。生态城投资公司建设并自行供应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采用“自用”模式运行。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优势
        1.市场优势。一般情况下,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需要完善的光电设备才能完成。如果没有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将会出现电力过剩的现象,导致大量的电力资源浪费。在学校这样的地方,白天的用电量并不高,多余的电量转换会浪费很多资源。然而,一些大型工业园区用电量大,仅靠光伏发电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成本投入大,并网的光伏发电可以发挥其市场优势,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2.成本优势。从某种程度来看,影响光伏式发电的因素有很多种,如建设初期阶段花费过多的成本,由于其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后期建设中设备故障问题频繁发生,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若能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就能将其成本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3.效益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光伏发电的因素很多,如施工初期成本过高,后期维护管理不足,设备故障频发,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够接入电网,其成本优势就能得到充分体现。
        4.优势中获益。将分布式光伏电网并网后,它的优势非常明显,其操作过程中,费用由多个用户,降低单位成本的支出,光伏发电将计数的使用,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也使得我国目前的能源和环境得到了有效的调整。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1.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分析。分布式电网的成本可分为运行成本和建设成本。具体情况如下:(1)结合当地电网发展的具体情况,投资太阳能分析源现状,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一系列研究活动,开展相关检测。(2)在明确并网具体位置后,还要明确区域规划的具体要求,严格遵守规划要求,合理预测建筑面积的空间一致性。(3)根据实验分析的实际情况,得到区域最大负荷和太阳能资源的实际情况。绘制出光伏发电与电力负荷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指使用光伏电时各用户的实际耗电量;(3)在公用配电网为供电的情况下,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在明确上述环节的内容后,还应根据该地区的建设规模、地形地貌等方面确定光伏发电机的容量。
       
        图光伏发电出力与用电负荷间的关系图
        (4)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多种并网发电方式。同时综合分析各施工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有效的并网方式,保证方案实施的可靠性。(5)光伏发电的具体位置确定后,还要系统调查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即周边环境,并根据各种发电运行方式确定用户配电网的具体接入和改造方式。(6)对于不同的光伏发电运行方案,边界数据和具体计算条件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确定电价、区域政策等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这一系列数据进行计算时,要小心谨慎,并安排专业的监督和审核,尽量减少误差,避免因计算误差而造成效益计算的偏差。(7)综合分析各类运行计划中光伏发电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设备的维护管理成本。当然,设备损失费、停电费等费用也应该包括在预算中。可以想象,不同的经营计划的成本结构一定非常不同。
        2.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效益分析。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分布式电网连接建设体系还不完善,实际运行环境相对封闭,无法突破自产自用等传统约束,尚未形成科学的系统接入。然而,从足够的投资的角度来看,统一购买和出售公共电网接入点很科学,它是非常方便的保持反向电源接入点的配电箱、测量形式相对简单和方便。
        总之,随着社会转型升级,光伏发电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分布式互联方案也将成为主导市场。在此环境下,相关部门应紧跟时代步伐,重视光伏发电电网建设,将区域规划纳入并网方案,为分布式电网建设提供条件。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光伏电网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陆章.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政策分析与合同法律问题探究[J].上海节能,2018(1):24-28.
        [2]付建.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提升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2018(2):5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