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荣健
[导读] 摘要:城市道路工程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范围扩大,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城市道路工程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范围扩大,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进行严格把关,反思传统道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严格控制道路工程质量,做好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提高城市道路工程质量,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打好基础。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防治对策
        1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1 加强原资料质量把控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多种建筑材料,材料市场中同类材料样式也多。因此,采购施工材料时,应在总体上掌控材料市场的走向,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会上下浮动,材料的质量和供货多少也会有所变化,所以购买建筑材料时这些情况也要及时掌握。所购买的设备和各种材料需要有出厂检验报告等各项合格证明,并且对各项基本内容都要有标注。在原材料用于施工前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查,严格把控检查过程合格后进入施工现场。
        1.2 严格的审核设计图纸
        城市道路一般都是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实施施工。假如拟定的施工设计图纸和城市道路的现实施工现场状况有着太大的距离,这样就会造成项目工程施工发生严重的失误问题。所以一定要严格的审核城市道路施工的设计图纸,确保拟定的施工设计图纸符合施工每一个方面的条件和要求,在审核中一旦发现设计方案有问题,马上结合项目现实状况实施科学的调整设计图纸。在城市道路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要确保完全掌握了施工设计图纸,避免在施工阶段中出现施工失误的问题,充分了解与掌握设计理念,城市道路项目中的标高、轴线部位和结构等内容要熟练的掌握好,实施科学的编制施工进度、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认真实施比较施工设计图纸和现场的施工状况,让现场施工能够更好的依据设计图纸来实施,推动城市道路施工的成功实施。
        1.3 提升道路施工测量控制,确保测量精度
        依据城市道路项目施工的特征,施工企业在开始施工前,一定要使用具备針对性的是方法,同时针对城市建筑密集和地下管线铺设复杂的程度高等问题,使用复合式布控方法施工,以保证成功实施城市道路项目的施工。因此,为了防止城市道路项目施工阶段中配套管线发生碰撞的情况,在实施施工测量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与规范实施施工现场的测量,这样才可以保证测量的精确度,跟项目施工的要求相符。
        2 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以及防治对策
        2.1 加强混合料的配比控制
        白灰在灰土当中的含量不满足道路施工,亦未达到原有设计要求的含量,工程监理单位应当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市政部门在进行城市道路施工当中,对于设计沥青路面的时候,就会周详的考虑到该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为10年到15年,如果一条道路在通车1至3年之内就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缺陷,范围比较广、面积比较大的破坏,就称之为早期破坏。这是因为在早期修建的时候,在路面结构当中夹杂有软弱层或者泥灰层,导致粒料层松动,水稳性变差;当路面出现横列或者纵裂之后没有及时进行封填作业,致使道路表层的水分向下渗透,使得道路基层表面被水泡软,在来往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之下,粉浆通过路面的裂缝以及路面空隙被挤压到了路面的表层,而道路的基层表面逐渐被掏空,产生了网裂。
        2.2 路基的质量防治
        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经复测合格,水准标高放到现场并经复验。

原有管线以及邻近建筑保护落实后。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格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碾压。挖出的土及时装车运走,控制基底超挖,复测基底标高,验收基槽质量,特别防止超挖土处的回填土。填筑前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并对软基进行处理,对原基底进行压实处理。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同时要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沟槽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同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出现路基弹簧土时,应将弹簧部分挖出晒干后再回填。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新旧路基填方,边坡的衔接处应开挖台阶,坡顶、坡脚要开好排水措施。路基在填筑过程中要控制填筑速度,不能太快,回填土中严禁夹杂大块干土(>50mm)和建筑垃圾等杂物,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层压实,需要检测合格后才能回填下一层土,严禁一次堆填表面振压。
        2.3 基层裂缝的质量防治
        在对基层裂缝进行防治的过程之中,主要包括了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防治与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防治。在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防治的过程之中,可以改用质量较好的工用土,例如:使用塑性指数较低的泥土;若部分泥土掺杂了适量的煤灰粉,其也可以应用于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的防治。土壤中的含水量会对基层裂缝防治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为了避免含水量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则需要根据泥土的性质,以来对其含水量进行具体的选择。在进行分层铺筑的过程之中,应当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期之间,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之中,还应当对产生的收缩裂缝进行再一次铺筑,从而避免在新铺筑层之中产生了较多的裂缝。在对道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通过铺筑碎石过渡层并在石灰土之中加入较少量的碎石、煤粉及砂等,则能有效地避免裂缝的产生;除此之外,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之间进行碎石过渡层摊铺的过程中,每隔5~10(m)设置一道收缩缝则能有效的防止新裂缝的产生。在基层裂缝防治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对水泥稳定层土基层的裂缝进行防治,而在对其进行防治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对水泥稳定土的混合比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配制,并通过反复的搅拌以及夯实等措施来提高水泥的强度,这样便能够有效的避免细料离析与材料不均匀等情况。当然,在对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进行防治之时,还可以使用塑性指数低的泥土并在其中加入少量的煤灰粉来进行改善,这样便能够有效地避免裂缝的出现。在对水泥稳定土基层的裂缝防治过程之中,一定要做到一次成型同时还应当对水分的蒸发速度进行控制,所以,在水泥的品种选择方面,可以优先使用慢凝水泥,这样便能够对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进行有效的防治。
        2.4 路面修复、翻修与重建的质量防治
        路面修复是指对于出现局部轻微损耗的道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包括坑槽修补、车辙填补和局部铣刨罩面等技术与措施。路面修补技术有多种,常见的有挖补式、热烘式和喷射式。挖补式是最原始的修复沥青路面方法,首先将病害沥青路面开槽成型,然后将病害边缘切割成阶梯形状,清理病害,最后投入沥青混合料。该方法的优点是病害清除彻底,缺点是施工过程繁琐,恢复交通慢。热烘式修补法是利用红外加热路面其中热烘式利用加热技术,现场将原有沥青路面加热,同时喷洒乳化沥青,实现旧料和新料的有机融合,新旧路面实现热接缝。喷射式是一种全新的沥青路面修复技术,采用高压喷射,将乳化沥青与骨料有机融合,均匀地喷洒在沥青路面的坑槽中,具有无需碾压、粘结性强、恢复交通快等特点。当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出现大面积严重病害时,就必须要进行路面翻修了。常用的沥青路面翻修措施包括路面再生和铣刨重铺。
        3 结语
        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问题的防治,是当前保证城市道路高质量建设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合理控制城市道路建设成本投入,合理运用施工技术,为城市道路的高质量建设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耀东.浅谈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J].居业,2017(08):105+107.
        [2]陈宏亮.浅谈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21):252-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