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简述 郭淑平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郭淑平
[导读] 摘要:林业工程中的苗木作业,需要全面重视,保证苗木发育最好的状态,全面提高苗木培育管理技术,增强各个环节配合、协调能力,才能高效高产完成育苗工作,为林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鹤北林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林业工程中的苗木作业,需要全面重视,保证苗木发育最好的状态,全面提高苗木培育管理技术,增强各个环节配合、协调能力,才能高效高产完成育苗工作,为林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
        一、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技术分析
        1、育苗地选择
        育苗是重要的环节,要全面合理的选择好合适的育苗地,只有育苗地选好了,才能保证苗木成活率。而在具体的选择方向上,需要重点把握好几个方面,育苗地选择一定要全面注意,确保育苗质量。一是土地环境的标准。一定要严格选择土壤质量好、排水系统通畅、地势平坦的地方,这样的区域非常适合育苗播种,确保成活率。育苗地址必须要有良好的阳光,保证充足,同时,还要对风力做好把握,尽可能减少风力的影响,避免出现侵袭苗木的问题,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做好现场的调查,通过实地考察保证选择成功。对于特定苗木要把握好特殊的生长环境,通过必要的水肥调节,全面做好后期追肥或土壤改良,以此有效提升苗木成活率。二是考量育苗地交通。育苗的交通状况也决定了苗木的成活,一定要全面考虑到畅通的交通,这样,才能降低人工劳动成本,交通状况良好,能够保证育苗的成功率,有效提高育苗和后期移植造林作业品质。三是地块要求。选择区域完成以后,要对当地情况进行整治,保证育苗效果,对土地进行平整处理,保证地势合理、地表疏松,全面营造良好的苗木成长环境空间,同时,还需要将土壤杂草、石块、杂物全面清除,确保成长条件。正式播种前30d内要进行1次翻土,深度25cm。
        2、种子处理技术
        苗木的种子决定了成长好坏,所以说,一定要优选种子,确保种子符合标准,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品质优良的母树,这样的树木种子较为优质,便于后期成活,选择时,要看母树及种子外形情况,科学合理选择,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把握好树木品质,控制好苗木质量,从而提高育苗效果。对于已经选好的种子,种植前需要做好消毒工作,主要是通过浸泡的方式,保证种子健康,并对种子进行催芽,催芽后才能播种。要合理控制好成长过程的温度,育苗温度、适量施肥能够保证种子快速成活。
        3、播种技术具体分析
        种子播种是关键时期,要严格作业,播种时要选择恰当时机,通过科学合理手段规划播种范围,保证培育成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做好播种时机选择,不同季节的地域情况不同,需要全面综合特定地区气候特点,这样,才能确保播种效果,提高成长速度。播种温度的提升,对种子成长非常有利,要根据地理条件,全面处理好温度问题,用浇水或覆地膜方法能避免土地干旱的问题,保证土地湿润,提升地表温度,从而有效提高种子萌芽温度。播种水分的控制也较重要,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或多或少均不利于成长,如果是干旱或高温天气,就要全面做好灌溉,为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林业工程育苗撒播是最为主要的方式,在当前应用非常普遍,所以说,需要农业人员合理控制,使撒播更加均匀,科学,用木板密接,在种子上覆盖沙土,为种子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条件。
        4、移植密度
        苗木的移植质量决定成长品质,移植时,需要合理把握好距离与宽度,科学控制,严格规范,苗木的密度与后期的成长有直接关系,树木成长的旺盛度、粗壮度和密集程度有关联,所以说,不同的品种需要有不同的密度选择,要想全面保证树木成活率,就需要在密度上做文章,可以根据不同的品种特点,科学进行种植,把握好苗木间距,株距在10~20cm,行距在16~70cm。
        2苗木的移植造林技术
        2.1抓住移植造林的时机
        就北方地區而言,春季(3—5月)是苗木移植造林的最好时机,在这段时间内苗木开始生长,温度逐渐升高,造林效果明显,并且苗木不容易出现夭折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和造林质量。


        2.2合理确定造林规格
        首先要根据林业工程的需要,合理选择苗木的规格,针对不同品类苗木,其高度、胸径、苗龄等有不同要求,而且还要结合实际移植的条件进行最终确定。其次是造林的规格,通常来说,苗圃中的苗木可移植给林业工程时,面积比例要控制在20倍。造林规格的合理设计,可预留给苗木足够的生产空间。
        2.3苗木移植相关技术要点
        为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工作人员要掌握苗木移植技术。在进行移植时,应当保护苗木根部,以免因根部损伤而降低苗木活性。还要尽可能保证苗木根茎及主要枝干的完整性,这有助于苗木生长状态的快速恢复。此外,移植苗木的松土、灌溉、施肥等也是重要环节,要保证上述操作规范性,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生长环境。
        3提高營林造林的有效策略
        3.1管控育林温度
        在培育幼苗的过程中,温度对于苗木的影响非常大,直接决定着苗木生长的速度和大小。因此,育林技术人员要提高对育苗基地温度的管控,可以利用温度工具来检测当前的温度变化,如温度过高可进行适量喷灌来降低育苗基地的整体温度,如温度过低时可以通过覆盖薄膜来保持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苗木生长造成影响,所以要做到实时管控、及时发现。温度传感器是目前进行苗木温度测量的最佳工具,使用温度传感器可以及时了解温度变化情况,并适时进行温度控制,但是目前的温度传感器技术并不是很完善。因此要加大研发力度,为营林造林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2注重病虫害防治
        林木病虫害防治是一项较为繁重的工作,据统计,每年有数万平米林木因为病虫害而毁于一旦,林业相关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苗木病虫害防治计划,提高林木病虫害的防治能力。首先,要了解病虫害的症状和类型,针对各地病虫害的不同情况和发生种类,通过分析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吸收以往的防治经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其次,要做到及时发现和尽早防治,由于管理不当,对土壤、水分、温度等环境条件的控制不佳,导致细菌繁殖而发生病虫为害。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并尽早治理,是防治病虫害大面积扩散的有效有段。最后,可以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病虫害的治理。物理防治主要是剪掉受病虫害侵袭的枝干、病根、病叶,并对土壤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清理附着在植物上的虫卵,确保苗木不再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化学防治即喷洒杀虫剂,应根据季节变化和病虫害种类选择不同的药剂,如松毛虫可以用阿维菌素加灭幼脲喷雾进行防治,杨树蛀干害虫可用钾氨磷溶液进行防治。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化学药剂并避免过度用药,以免对空气、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影响苗木正常生长的同时,也不能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
        3.3加强后期养护
        在苗木的生长后期加强养护是确保苗木健康生长的必要手段。一方面,要随时检查是否有死苗或缺苗情况,如发现有死苗缺苗情况要及时补充苗木,并对新补的苗木加强抚育,在新苗生长初期定期浇水、科学施肥,并用支架固定,防止新苗被风吹倒。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定期巡逻,防止火种进山,将火灾事件消灭在萌芽阶段,并做好封林防火标识的普及,加强森林防火相关知识的宣传,严防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为保障苗木的质量以及成活率,相关部门应当切实掌握苗木培育及移植技术,做好苗木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等工作,还要掌握苗木移植造林技术要点,并且科学制定苗木病虫害防治策略,充分地发挥林业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德才,陈亮.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南方农机,2020,51(5):106.
        [2]申文亮.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J].山西农经,2020(5):68-69.
        [3]张中海.简析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4):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