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应用 蔡兴元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蔡兴元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涉及诸多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环节就是灌浆施工,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极为重视灌浆施工的技术与应用,此外还应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水利水电相关施工技术,并分析了灌浆施工的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灌浆施工;应用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不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也是满足人民用水、用电等方面需求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至关重要。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受各项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影响,因此,在不断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以此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因此,本文介绍了几项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技术,并阐述了灌浆施工的应用。
        1 简述各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1.1 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指利用锚固周围产生压应力的地面传递结构相反拉力,从而为开挖地面稳定性提供保障的施工技术,此项技术具有较强的高效性以及适应性。所谓适应性是指其能够与大部分工程作业面相适应,高效性是指在工程施工中,通过使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为施工建筑的结构稳固提供保障,实现提高施工速度的目的。在预应力锚固技术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设备即为锚索,其主要包括张拉型错索(见图1)以及压力型锚索(见图2)。
 
        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不仅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还能够将工程工期有效缩减。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监理单位与工程部门要按照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以及作业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规划,确保此项技术能够发挥最佳效果。
        1.2 围堰导流技术与围堰技术
        围堰导流技术主要是指将河流利用围岩技术引至下游,实现江河疏通、畅通的技术。对于施工导流,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各地区气候条件,来进行疏导规划以及实施,比如在江河流枯水期,导流难度相对较小,此期间施工,会将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围堰技术主要是指在水利水电枢纽施工中临时围护结构的搭建,其作用在于将土或者水阻挡在工程施工现场外。应用围堰技术前,要全面勘察与规划围堰的位置、范围以及导流方向,确保围堰导流技术的统一,进而使施工能够更加快速和高效的进行运水和排水。
        1.3 灌浆技术
        现阶段,水泥灌浆技术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依据灌浆施工目的以及环境水的具体腐蚀程度选择水泥品种,通常选择的品种为硅酸盐大坝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体环境若是呈现酸性,那么就应选择抗酸水泥等耐酸性较强的材料,若是有特殊要求时,水泥品种应按其要求进行选择。工程中若想应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当提前获得设计的准许,方可确定使用。
        2 概述几项灌浆施工技术
        2.1 帷幕灌浆
        在大坝基础施工过程中,运用帷幕灌浆施工技术,除了能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防渗墙结构之外,还能有效控制坝基的渗流量,从而保证坝基的渗透性。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地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帷幕灌浆工程带来影响,以至于部分帷幕工程已经深入至一百米以下。在灌浆过程中,帷幕灌浆施工工作量会因为灌浆压力的影响逐渐增加,因此就需要施工人员按照施工的特点以及规律开展施工。若是高坝中的灌浆帷幕,在具体施工中,要深入到坝肩的位置来进行施工,大多数水利工程为了将挡水面积高效扩大,多通过山体、坝基来形成帷幕结构。
        2.2 固结灌浆
        固结灌浆是利用钻孔将化学浆液或者高标号的水泥浆压入岩体中,使得裂缝封闭,不仅能够将岩石的均质性与整体性提升,还能够将岩体的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提升,并有效减少岩体不均匀沉陷以及变型。灌浆通常是在整个基础大面积内进行,整个灌浆工程必须分批逐步完成,灌浆压力、孔距、浆液粘稠以及孔深等都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坝基压力等进行合理设计。通常情况下,灌浆孔洞的深度要在五米之上,若是特殊地质条件,灌浆口深度应控制在十五米之上。固结灌浆若想将预期效果达到,施工应当在超厚的混凝土结构上进行,以此可将冒浆现象有效控制。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有效控制压力作用,若是基岩的强度与硬度过大时,可在其比表面进行固结灌浆,若是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强度比设计强度高出一半以上,方可施工。由此可见,固结灌浆的应用前提就是其厚度必须满足工程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灌浆质量。
        2.3 接触灌浆
        接触灌浆是指在钢板结构物周围或者岩石上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干缩后,对缓凝土与钢板或岩石之间的缝隙进行灌灌浆。接触灌浆不仅能够提升坝体的抗滑稳定性,还能将坝体混凝土与坝基之间的结合能力增强。通常情况下,将灌浆盒埋预埋在接触面上,或是混凝土钻孔压浆管道系统进行灌浆施工,还可以与固结灌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此种技术时,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导致拉裂的现象,坝体混凝土应达到稳定温度后才可进行相应施工。
        3 灌浆施工的具体应用
        3.1 对施工材料的要求
        无论何种工程最重要的一部分都是材料,其也决定着工程最终结果的好坏,因此,要严格把控施工所需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水泥浆作为最主要的材料,其性能与粘稠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效果,因此为了保证其优良性能,就要在水泥浆中融入各种添加剂,并在将其投入施工工序前,检验其各项参数,确保施工需求全部满足后方可投入使用。
        灌浆液体作为灌浆技术最重要的材料,在施工工程中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保水特性,能够利用机械泵进行施工,最终使施工的性能达到预定标准。而运行机械泵时,不能加入浓度过高的浆体,以免堵塞浆泵,而浆体浓度过低话,粘稠度达不到要求,不能获得预期的灌浆效果,以至于最终的抗压力过小。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将人工式操作方法与机械有效结合,最大程度控制液体的流动性,以此保证匀速灌浆,得到最佳的灌浆效果。
        3.2 对灌浆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首先,应对地基中的冒泡情况的各项参数全面的了解,并判断出水量的实际情况,如果冒水较为严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裂缝处钻深孔和浅孔;如果冒水不严重的话,可以利用U型槽来进行灌浆处理;其次,若是遇到吸浆较为严重区域,利用降压的方式并加入速凝剂,使用间歇性的灌浆方式,不断重复直到灌浆结束。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灌浆技术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常用的施工技术,受到了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与之适应,就要将灌浆技术不断的提高,并不断应用其他先进技术,以确保各项工程的质量,以便更好的推动水电水利工程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朱玲.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应用分析[J].大科技,2018,000(009):110-111.
        [2]钱伟中.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1):2731.
        [3]王绍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8,000(006):3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