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工艺分析 王芝利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王芝利
[导读]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逐渐涌现出众多的施工企业与工程项目。
        身份证号码:37082619930727XXXX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逐渐涌现出众多的施工企业与工程项目。相应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想要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来不断对施工工艺进行更新,大胆应用新型结构形式与技术手段,争取以更少的资源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
        引言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在具体施工现场将施工所需的装配部件及建筑产品通过科学稳定的拼组方式装配成的混凝土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较于传统混凝土建筑结构具有整体性好、施工效率高、生产产业化、整体设计标准化等优势特点。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背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从二十世纪开始,我国开始向苏联和东欧学习经验,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推行标准化、工厂化等装配式施工的建筑方式,形成自己的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到了二十世纪60-80年代,装配式建筑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当时的建筑抗震要求低,且建筑产量不大,形式单一,不够丰富,到了80年代末的时候,这种问题伴随着建筑产量的急剧上升,成为了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筑形式迫切需要做出改变,装配式的建筑形式基本停滞,到了90年代,才得到真正的发展,开始取代现浇混凝土建筑。到现在,装配式的建筑又有了新的发展。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优势
        2.1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特点
        装配式结构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减少模板的应用,大约可以减少以减少30%-40%左右左右,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情况的存在,还能够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缩短工期,使得工程资金能够实现高效循环和应用,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单位,都会优先选择这种方式。装配式结构中所应用的预制板可以在施工前制作,主要是在工程中进行,从材料选择到部件制作,再到最终现场拼装施工,都要比现场浇筑施工的效率高,且能够有效的消除现场的噪音,施工速度得到很大的提升,不会给周边居民造成不利的影响,混凝土浇筑阶段的废水量也会大大减少,对于提升环境质量有着非常高的优势。
        2.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新时期建筑行业的重要方向,更是推动建筑行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性特点。也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最大特点,根据建筑施工的要求与设计方案,进行建筑结构的预制,包括了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以及阳台结构、楼梯结构以及预制梁柱等等,通过预制的形式,能够降低施工现场的施工任务量,提升建筑施工效率。(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节能环保性特点。节能环保性特点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主要特点,装配式建筑通过预制的形式,能够降低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进而降低施工垃圾产生的情况,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要求。并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通过预制的形式,可以降低施工中不必要的施工原材料的损耗,提升建筑施工行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建筑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一体化特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着建筑装修一体化的特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就可以实现装修工作的一体化进行,通过装修设计的管道预制,实现将建筑与装修的一体化发展,减少建筑装修的施工周期,提升施工质量。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时需要遵循其施工要点要求,以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科学性,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要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预制结构的精准性要点。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首要环节就是根据施工项目的设计方案对建筑结构进行预制,因此其首要的施工要点就是在预制结构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保证预制结构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这样才能保证预制结构拼装的顺利,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一旦出现预制结构设计加工失误就会造成施工现场无法拼装的情况发生,给建筑施工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2)管道预留的协调性要点。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预制中,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水电管道进行预留,尤其是穿墙管道在预留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预留,保证管道对接的顺利,一旦出现管道对接口预留偏差的情况,就需要对预制模板进行处理甚至需要重新加工模板,以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质量。
        4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工艺要点
        4.1预制叠合板施工
        在对预制叠合板进行吊装时,需要利用模数化吊装梁起吊,为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受到外力因素的干扰,要求整个过程缓慢进行,并且要保证整个叠合板的平稳性。在吊运到距离作业层300mm左右位置后,应稍微停顿,对叠合板方向进行调整和定位,全程安排专业人员监督,以免出现碰撞情况,待达到指定位置后便可慢慢放置平稳,保证叠合板的完好性。在正式安装前,还需要提前准备设置临时支架,将支撑点间距设计为150cm,每个开间支架设置成2-3排。对于结构层施工的项目,还需要设置双层支架,待完成一层叠合楼板安装后,检测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便可以对下一层支架进行拆除。
        4.2预制墙板施工
        4.2.1灌浆施工要求
        进行灌浆施工所用的拌合料现取现用,为保证灌浆料质量达标,在进行拌合处理前应在搅拌桶内提前加入80%的水,然后充分搅拌3-4min,将剩余20%水加入其中,再次搅拌均匀后静置排气,待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后便可进行灌浆操作。正式灌浆时要求混合料温度在5-40℃之内,要避免阳光直射,且要注意其初凝时间为15min左右。其中,对于与灌浆料存在直接接触的构件需要进行洒水降温处理,降低构件表面温度,以免温度过高或者表面过于干燥,而影响灌浆效果。并且灌浆作业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温度过低将会影响灌浆质量。一般灌浆最佳时间为预制墙板两侧现浇部分合模之前,以及对预制墙板进行校正处理以后。为保证灌浆质量达到专业标准,可选择应用灌浆套筒作业,遵循从下向上的顺序,通过PVC灌浆孔依次完成灌浆作业,待浆液达到最上端的PVC灌浆孔并流出时,则可确认灌浆筒内全部灌满,利用软木塞将溢流孔以及灌浆孔全部封堵严实。在完成灌浆后4h以内,要注意严禁预制墙板受到震动。
        4.2.2PC板
        在安装PC板前,需要按照设计将所需材料运输到位,然后架设临时固定架,并根据PC板安装状态,将其立放在堆放架内,应用预埋预留的吊环进行吊装。在正式安装过程中,要求PC板务必与预制墙板保持紧密贴合,严禁预留缝隙,确保达到整体拼接的效果。待拼接完成以后,对PC板进行位置校正,检查无误后便可进行混凝土分层浇筑,控制好浇筑高度,最高不得超过500mm。
        结语
        建筑工程领域高速发展之下,很多新型施工技术被研发和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其将多种建筑结构部件在工厂内完成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装配施工,大大简化施工程序、缩短工期,工程质量控制更加有效,进而可以全面的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满足现代化施工的使用需要,也能够积极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迎迎,刘子赓,李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研究.住宅产业,2019(5).
        [2]王凤起.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建筑技术,2019(1).
        [3]李灵通.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现状研究.居舍,2019(28).
        [4]李静,郭龙飞,陈选民.浅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准备工作.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