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审核要点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黄剑豪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的宜居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中的噪声、光污染治理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禅城区环境监测站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的宜居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中的噪声、光污染治理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对于城市声环境而言,想要治理噪声,提高声环境水平,就要对声环境进行监测,但是因为城市区域众多,也会使单点监测难度增加,以至于在审核监测数据信息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也增加了出错的概率。基于此,文章将从了区域声环境监测、功能区声环境监测、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三个方面入手,基于点位基础和监测数据信息对审核要点进行归纳,希望可以为审核人员带来一定启发作用。
        关键词:噪声;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要点
        城市声环境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县级以上城市区域,严格落实城市声环境监测工作。大量的监测工作会加重数据审核的巨大负担,这也使一部分监测站养成了逃避审核数据的习惯,过于重视完成监测任务,而对监测结果漠不关心,没有令数据真正起到指导后续工作开展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引以为戒,重视监测数据审核的意义。
        一、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概念及改进措施浅述
        (一)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质量控制的意义
        声环境质量监测效果的重要前提,就是对质量进行控制,如果测量规范性达不到标准,自然测得的数据也无法保证准确性,也无法保证城市的声环境水平,因此质量控制应当尤其引起重视,保证质量控制的严谨性[1]。
        (二)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目的
        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是科学选择监测仪器,确定监测点位,对参加监测数据进行审核,以保证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始终处在控制范围之内,使监测结果更真实反映城市声环境现状。
        (三)现场测量质量控制难点和改进对策
        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在现场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无法保证监测工作实时受控,质量主要依靠监测人员的自律性。在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难度方面,功能区监测最容易,其次是道路交通监测,最后是区域监测。可以将噪声统计分析仪测得的数据,和定点坐标一并打印,打印结果应当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备案,对人员与仪器情况进行核查。
        二、区域声环境监测信息审核工作
        (一)审核《区域声环境监测点位基础信息表》
        该表涵盖审核信息种类十分多样,年度、测站名称、代码、网格边长、代码、覆盖人口、测点经纬度、名称、参照物、功能区代码都是其中重点信息。通常情况下,点位基础信息与监测点位数量,在点位基础信息表中应具有一致性,若产生变更情况,应第一时间报给主管部门备案[2]。
        审核关键点应尤其注意以下几项:1.度应为4位数字;2.测站名称应为监测部门全称,同测站代码保持一致,侧站代码应为6位行政区划代码;3.同座城市应保证网格边长的一致性,网格代码应为数字代码,位数为12位,如果监测点位变更或撤销,应保留原有点位编码;测点坐标为经纬度定点,应保留4位小数,覆盖人口保留整数;功能区代码为0-3和4a、4b,其中0-3取整数。
        (二)审核《区域声环境监测数据表》
        该表包含年度,网格代码、测点名称、噪声声源种类、监测月、日、时、分、监测仪器型号、编号、前后校准值、声校准器型号、声压值和编号,Lmax、Lmin标准差等信息的审核[3]。


        审核关键点应尤其注意以下几项:1.保证数据记录数的准确性,如果存在点位未测的情况,点为基础信息也应当照常填写,在监测时间上应当和对应监测要求符合,监测日应当为工作日;2.数据信息应齐备,字段信息填写不能漏项,其他信息应当和监测点位基础信息表保持一致性;3.监测时间达到标准,监测季节通常情况下春天秋天居多,同往年时间不能相差太多。监测采用24h制记录时间,书写时应写0-23;4.数据关系应当保证基本逻辑性,Lmax、Lmin等结果应当保留1位小数;5.噪声声源应当按照1-4进行分类,1类噪声声源为交通,2类噪声声源为工业企业,3类噪声声源为项目施工,4类噪声声源为社会其他噪声;5.复核监测前后值,误差应控制在0.5分贝之内。
        三、功能区声环境监测信息审核工作
        (一)审核《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基础信息表》
        该表信息包含年度、昼间、夜间起始结束时、测站名称、代码、测点名称、代码、测点经纬度、高度、参照物、功能区代码等等。测点代码应为12数字,其中的8位数字对应功能区代码[4]。
        (二)审核《功能区声环境监测数据表》
        该表审核信息包含年度、测站与测点的代码、噪声功能区、监测月、日、时、分、监测仪器型号、编号、前后校准值、声校准器型号、声压值和编号,Lmax、Lmin标准差等。
        审核关键点为:1.保证数据记录数的准确性,每个点位监测数据应当为24条;其余要求和区域声环境监测审核要求相同;2.监测时间应当从当年度1季度(1-3月)往后推算,一天当中时间书写为0-23,监测时应保证连续性;数据逻辑关系与检查监测前后值的相关要求与区域声环境监测审核要求相同[5]。
        四、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信息审核工作
        (一)审核《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点位基础信息表》
        该表审核信息包含年度、测站名称、代码、测点经纬度、名称、参照物、路段名称、长度、起止点、道路总宽度、等级、机动车车道类别及数量、路段覆盖人口等。其中测点代码应当为12位数字,7-8位固定为20;车道类别分成单向与双向;道路等级分成1-6,取整数,城市快速路为1,城市主干路为2,为3,城市含路面轨道交通路为4,城市高速公路为5,其他类型道路为6。
        (二)《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数据表》审核
        该表审核信息包含年度、测站与测点的代码、噪声功能区、监测月、日、时、分、监测仪器型号、编号、前后校准值、声校准器型号、声压值和编号,Lmax、Lmin标准差、大型车和中型车流量。尤其应当对大中型流量引起足够重视,重点填写20分钟内的车辆情况[6]。
        结束语:
        总体来说,审核人员应当明确城市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审核要点,保证日常监测的数据准确性,避免出现数据不准确无法正确反映声环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田苗苗,吴婷婷,霍玉玲,王静.镇江市近10年大气降尘变化规律及趋势[J].绿色科技,2019,0(22):118-120.
        [2]杨惠翔,朱凤杰.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监测点的布控技术[J].信息周刊,2019,0(49):0024-0024.
        [3]单文丽,李会杰.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J].河南科技,2019,0(32):153-155.
        [4]李丹,刘姿含,张致玉.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可行性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0(32):195-196.
        [5]杨雨婷,徐钦,陈舒婷,黄祥琦,李晓芳,倪梦洁.医院产科的声环境状况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9,25(4):7-8.
        [6]彭警,周云耀.基于NCRA的机场噪声监测网络方案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9,36(11):13-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