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研究 王鹤立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鹤立
[导读] 摘要:最近一段时期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迎来了一个高峰期,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建设特别是城市中,很多的居民住宅楼被建设出来。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最近一段时期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迎来了一个高峰期,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建设特别是城市中,很多的居民住宅楼被建设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质量的要求也有了显著提升,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与工程质量有着密切联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能够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对现阶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之后提出了几条改进建议,期望能够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控制
        引言:
        建筑行业发展到现阶段,人们对于工程的安全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其效果已在工程中开始显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现在施行的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建设需求,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障碍,并采取措施进行提升是现阶段安全管理必须要走的过程。以下就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改进措施进行了总结以便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的充足是工程顺利施工的主要保障之一。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其管理需求。在进行投资预算编制时,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节约资金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会对安安全管理方面的投资进行删减,导致管理资金在使用期间紧张,一些设备的添置、更新以及日常维护都无法顺利展开,导致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二)安全设备配备存在不足
        安全设备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物资,但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设备经常出现问题。施工中建筑外围的安全防护网能够对上层施工中的掉落物进行有效阻挡,对底层工作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但是在施工中一些防护网已经出现老化,并且本身存在破口但是仍在使用,给安全带来了危害。安全帽、安全绳等个人防护用品,部分单位为了节约开支在进行配备工作时采购例了质量低下的产品,并且使用过程中不能定期进行安全性能的检查致使设备在失去防护功能之后仍旧在使用。安全设备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查,但是安全主管人员在执行工作时并未对其按时进行检查,因而对于设备的情况了解不全面,使得一些存在隐患的设备没有被及时发现、处理[1]。
        (三)人员素质不足
        当前虽然现在安全管理已经在各建筑工程中开始施行,但是仍旧存在着管理人员对此不重视的现象。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的认识不足,停留在表面阶段。在执行任务时欺上瞒下,对上级的指示敷衍了事,在对下实施工作管理时流于形式,对检查工作实施不到位,无法进行具体的落实。部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的认识,不能从整体上进行工作的认知,在执行任务时容易造成死角的存在。从施工人员方面看,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在工作期间不能正确穿戴安全防护装备导致安全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另外,工人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施工时不能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工作时没有正确的施工方法,并且习惯性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这些都为安全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阻碍了工程顺利施工的进行。
        二、提升安全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一)增加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
        项目工程的负责人要对安全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项目进行资金预算时就应当在安全管理上进行资金的保证。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充分考虑安全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投入,确实将“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对安全管理的投入资金进行全面评估,在保障日常使用的同时,还要预留应急资金以应对突发事件。

为了保证资金的充裕,施工单位要保证资金链的稳定,积极进行扩资、融资,使资金来源多元化,可有效避免因为资金断裂导致工程施工无法进行[2]。
        (二)对安全设备进行完善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设备的使用对于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施工单位要对安全设备的管理给予重视。对设备进行完善,首先是对设备的种类以及数量进行完善。主管部门安排专人进行安全设备的清点,做好记录。对比施工计划的要求分析设备的配备是否充足。对于缺失的设备及时进行补充,保证安全设备的种类以及数量充足。这样能够在平时作业以及发生危险时为工人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其次,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更新。在工作过程中一些安全设备是经常使用的如安全帽、安全绳、工作服以及安全防护网等。对于常用设备要每天进行检查,查验设备的性能是否完好,及早将功能不全的设备替换下来。一些设备不经常使用,但是要做好检查工作,定期对其进行检验以保证设备的随时可用。在安全问题上没有小事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工人的生命受到伤害。
        (三)对人员素质进行提升
        提升人员的素质,既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要提高施工工人的素质。在管理人员方面,首先提高其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项目领导在工作伊始就要就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专门的会议研讨,并提出管理方向。安全主管部门要积极领会上级精神,给予足够重视并根据指示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主动参加一些安全管理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以及安全管理水平[3]。其次,提高工人的素质。提高工人的素质,需要施工单位定期的对其举行安全教育学习。因为我国的建筑工人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由于受教育水平有限对于一些知识的认识不足,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其对安全的认识水平。除了进行安全教育之外,还要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以及服从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并在操作指导下进行工作,既能够保证工作的安全进行又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
        当前形势下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并且已经与各个行业及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并且催生了行业的繁荣发展。在建筑行业,信息化技术已经开始了与其的有机结合,对行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现阶段BIM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建筑的施工带来了更过的便利。利用此技术能够实现对工程设计的优化,并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更加合理、科学、快速的解决。对其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可以通过BIM技术对建筑进行立体化的展示,可以采取更加优化的安全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型管理技术、施工控制技术被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在安全管理上积极引进这些技术,可以有效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建筑的工程质量得到更可靠的保证[4]。
        三、结束语:
        总结上文,可以得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完善之后,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在现阶段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给建筑安全带来了危害。为了能够促进建筑行业工程安全管理的健康发展,为工程质量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可以采取增加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对安全设备进行完善、对人员素质进行提升、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曾德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8,No.228(03):211+213.
        [2]王忠民.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15):1428-1428.
        [3]全保强,张生生,张亚南.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5,007(022):39-40.
        [4]张大立.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00(010):P.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