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宇文琦
[导读] 摘要:随着各领域的不带进步,煤矿也不例外,同时矿井工作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通三防工作被列为煤矿开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陕西彬长孟村矿业有限公司  713600
        摘要:随着各领域的不带进步,煤矿也不例外,同时矿井工作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通三防工作被列为煤矿开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谓的一通三防工作是对煤矿开采工作中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火的总称。矿井开采工作中通风工作主要有三部分作用:首先能够给矿井内部工作提供足够的新鲜的空气;其次,有效的通风工作能够排除或者冲淡工作中存在的有害灰尘或者矿产煤尘;此外,通风能够给矿采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所谓“一通三防”就是指煤矿生产中采取的通风、防尘、防瓦斯及防火,需要煤矿具备完善的通风系统,制定扎实有效的防尘、防瓦斯、防火措施。当前国内煤矿整体的现代化水平相对于先前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一通三防”工作水平提升明显。但是从具体的“一通三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其在很多方面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给煤矿生产安全性带来的威胁也相对较大。因此,对煤矿“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及风险规避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煤矿“一通三防”事故的特点
        1.1隐蔽性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超限爆炸、火灾和无风微风作业等事故,只靠人看、闻和触摸等直观感觉是判断不出潜在的危险性,只有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的仪器及人员才能监测探查出危险因素。所以“一通三防”事故隐患均有很强的隐蔽性,只有采取严格防范措施才能化解危险,让人防不胜防。
        1.2突发性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火灾和粉尘爆炸等重大事故均为瞬间发生,让人措手不及,没有时间采取施救措施,给人造成最为严重心理伤害。2019年,陕西省某市百吉煤矿发生井下粉尘爆炸事故,这起事故造成井下21人全部遇难身亡。由于其事故的突发性,让人来不及反应,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1.3持续性
        “一通三防”事故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持续诱发其他事故,造成事故的一发而不可收拾,给营救造成很大困难。如:通风系统不合理,造成微风无风等作业,导致瓦斯超限,遇到放炮电器失爆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等;煤与瓦斯突出可能引发瓦斯爆炸,既而引发煤尘连续爆炸和火灾等事故。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省某市东风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煤尘爆炸。煤尘爆炸由井底车场持续至三采区全部及一二采区部分巷道,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煤矿开采工作“一通三防”中存在的风险
        2.1煤矿开采工程缺乏系统的监督体系
        系统的煤矿开采监督系统能够作为煤矿企业遵循的原则,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然而,部分煤矿企业在监管的过程中没有深刻的安全防范责任意识,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监管意识导致企业过于重视煤矿开采的经济效益,久而久之会导致煤矿生产存在盲目性。煤矿的工作人员没有系统性的安全保障措施,工作内容没有章法可寻,工作态度积极,行为存在懈怠,会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隐患改正执行力度也会较差。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煤矿开采的需求量逐渐加大,煤矿企业招募大量的工作人员。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企业放宽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考核,很多缺乏煤矿工作经验的新人完成开采工作。同时,部分企业并没有对新人煤矿开采员工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养,而是采用老人带新人的方式工作,这种情况极大程度的导致无经验人员上岗作业,在面对问题发生时没有有效的解决策略。缺乏专业指导教育的新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缺乏自我约束力,容易产生违章违纪的行为。因此,煤矿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化培训,保证“一通三防”顺利进行并确保工作过程的安全性。


        2.2煤矿开采技术落后
        落后的煤矿开采和防范技术是引发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树立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工作意识之外,还要与时俱进的学习先进的煤矿开采技术。煤矿开采工作是一类规模较大,深度较远的危险工作,其在很大程度上受煤矿地质条件的影响。因此,采用先进的地质检测仪首先对开采煤矿土质进行分析,并设计好合理的煤矿开采图纸,避免在煤矿开采工作中因为没有事先准备好而造成问题。“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不仅在极大程度影响煤矿工作的顺利进行,还会威胁煤矿开采人员的个人安全,利用新兴的采矿技术进行瓦斯、煤尘和火灾的监控,能够有效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3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规避措施
        3.1瓦斯的防治
        瓦斯在煤矿生产中是一种有害气体。这种有害气体不仅对矿井的安全有一定威胁,同时这种气体更是矿井工作人员身体的一大威胁。然而,瓦斯却是煤矿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气体,也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研究“一通三防”工作中的规避措施,首先就要从瓦斯的防治入手。防治瓦斯的主要原则就是加强矿井下的通风,在最大限度内降低瓦斯浓度。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a)通风线路对于降低瓦斯浓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通风线路的设计要经过严谨的研究和分析,在设计中禁止出现线路设计过长或通风线路交叉的现象;b)在瓦斯的通风系统选择中,选择抽出式通风系统,该系统的好处是可有效预防主通风机停止运转时的状况,可以防止瓦斯大量涌出;c)保持风量分配的正确性,使每个矿井内的每个工作区都有足够的风量使得区域内的空气得到循环。
        3.2煤尘的防治
        煤尘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煤尘的防治是规避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其规避的主要原则就是要降低矿井内煤尘的产出量及矿井内煤尘的浓度。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通过除尘进行煤尘防治,有效降低煤尘浓度;b)净化风循环,是指将矿井中含有煤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备进行排除,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是水幕净化风流和湿式除尘装置等;c)增加空气湿度,是指给空气中喷洒水或其它液体,使其与煤尘等其它细小颗粒相融合,从而达到捕获煤尘的目的,由于增加空气湿度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除尘效果好,所以是矿井中防治煤尘最常用的方法。
        3.3火灾的防治
        加强“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防范措施还要从火灾的防治着手。在一般的矿井内,引起矿井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源头:外源火灾和自燃火灾。所以,对矿井内的火灾进行防治就必须分别从这两方面入手。针对于外源火灾,煤矿产业可以采用多种措施,如在矿井内禁止出现明火,在矿井的各个角落增设消防器械,矿井内所用的支护措施要用不易燃烧的材料,并且加设供水系统。对于自燃火灾,其防范措施要相对复杂一些。要对矿井内的调压装置进行合理调制,使得矿井内的空气压力得到合理的分布,从而降低自燃火灾发生的几率。“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产业运行中必不可缺少的工作,更是煤矿产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于“一通三防”工作,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规避措施进行细致研究,及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先进技术的安全生产设备引用到该领域中去。
        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一通三防”工作作为重要的环节对矿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煤矿工程的稳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就目前煤矿开采中存在的潜在危险隐患,煤矿开采的管理人员要在提升煤矿开采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同时“一通三防”的开采工作需要社会和煤矿企业各个部门共同协调合作,将一通三防工作有效践行并通过系统的规则落实管理,从而极大的提升煤矿工作的质量,保障煤矿事业能够安全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毕云龙,李闫记.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风险分析与规避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51-51.
        [2]杨彦飞.煤矿“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险规避措施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9,31(09):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