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就是用来表达真情实感的,我们“应当对社会与人生有自己的想法”,“避免为了完成作文而捏造情感”。但在一些同学的眼中,写作文并不是为了抒发感情,只是为了取得高分。如此来,我们的写作便陷人了程式化的机械操作。有些同学受到教师的影响,喜欢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用排比,中间要进行正反对比”,形成了新的“八股”模式。很多同学为了迎合高考的要求,把写作变成了无情的文字游戏。我们想要让文章充满感情,最为关键的就是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只有热爱生活,我们才能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彰显个性风采。
一、 立足生活
充满感情的作文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作为支撑,假如作文与生活脱节,写作自然就变成了无病呻吟。其实,课外的世界是精彩纷呈的,我们要将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源头活水”,引人心灵的“半亩方塘”,让自已的脉搏与社会生活-起跳动。 我们要学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同时进行深人思考。
例如,同学们可积极参与课前几分钟的新闻评述活动,介绍并评论近期发生的社会事件,如“公交车让座”“汶川地震10年”“爱心妈妈'李丽娟事件”“杭州保姆纵火案”等。在空闲时间,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电视收看新闻联播,了解时事评论。针对积极事件,我们可以讨论该事件带来的社会价值与积极影响;针对消极事件,我们则需要挖掘其出现的原因,谈一谈它的危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另外,我们还可以观看“焦点访谈”“道德观察”“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同学们还可以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想及时地写下来,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学会写感悟日记或生活札记,评论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让自己的作文与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
二、 在细节中展现真实情感
同学们写得最多的文章就是记叙文与议论文。在写记叙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不会选材,导致作文中的材料不典型,整篇文章像流水账一样,没有真情实感,无法取得高分。针对此种情况,大家就要对素材进行取舍,选择那些具有真实性、独特性的素材。
大家尤其要留意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让你有所感触,将情感发掘出来,抓住细节,仔细描绘。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细节正是大家表达真实情感的最佳载体。充满个性色彩的细节往往更具魅力,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目光。优秀作文《下辈
我随便吃了一些饭菜,便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对妈妈说:“妈,您也吃啊。”妈妈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西瓜,吃了肠胃受不了,你快吃吧。”于是我心安理得地把西瓜吃了个精光。
我回到房间整理要带回学校的东西,妈妈去收拾了碗筷。然后我突然想起要提醒妈妈体检,于是起身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背对我,啃着我吃剩下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知道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间,蒙着被子哭了很......
作者描写的这个细节非常典型,极具情感张力。从知道母亲不喜欢吃西瓜到看到母亲啃着我吃剩的西瓜皮,前后细节的对比充分地展现了-一个家境贫寒|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心酸的经历、细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孩子的感激之情。母亲不仅感动了“我”,更感动了读者。由此可见,大家想要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不仅要在细节中展现自我,还要在思考中升华感情,使感情更加真实,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三、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
在日常的学习中,同学们想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更应当多说多写,以说促写。在写作时,大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写自己看到过 .能够写清楚的事物,而不是胡乱编造。第二,要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写。看到题目后,大家可以先构思,再用简略的语言来表达,最后融人情感,进行细腻的描写。第三,平时多用日记或短文的形式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写作中,大家遇到问题应及时向老师请教,明确自己要写什么、如何写。这样,大家就能够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写最真实的感受。通过此种练习,同学们就能够更好地调动自己的情感,在模仿与总结中掌握写作的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在写作时,大家还需不断思考,将自己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使自己的情感在写作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