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一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7期   作者:盛桂清
[导读] 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现实意义不容置疑
        摘要: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现实意义不容置疑。能否顺利开展德育工作会对班级学习风气带来直接影响,而且也会波及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所以,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清楚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有效开展道德教育,优化班级管理。对此,文章将着眼德育教育实施情况,简要分析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学的有关路径。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班级管理

引言:针对德育教育工作,不仅复杂而且属于长期性工程,小学亦是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的黄金阶段,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落实德育工作,对学生思想观念及道德品质重点培养。有关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一方面要关注学生所汲取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应兼顾德育培养,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品格促进其未来发展。
一、简析德育教育实施现状
        现阶段,在实际开展小学班级德育教育时,一些班主任未能正确认识该方面教育的必要性。第一,班主任在班级宣传优良思想品德时,往往采取学生自由发挥模式,即班主任没有为学生进行深层次解读,由此德育教育工作过于表面化,不利于对优良品德的培养。第二,依然采取传统模式实施德育教育工作,不仅没有依据时代潮流创新而且也没有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学生较为被动地学习德育意识,而且学习积极性较低。这一现实情况不仅会影响到知识吸收,学生也难以将德育知识灵活运用在日常生活。采取以往的教学模式只会降低德育教育实效。要想在班级管理中更好地发挥德育效果,班主任则应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在确保顺利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及质量。
二、德育教育实施路径分析
(一)开展榜样教育
        针对大部分小学生,其尤为崇拜“英雄人物”,那么教师则应把握好这一特征,提高榜样教育提高正面教育实际效应。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师可以将雷锋的光荣事迹作为道德教育素材,也可以在三月份,组织班级“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记录自己或是周围的“好人好事”,而且将记录的事件形成心理感受,对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进行培养;通过榜样教育,一方面能强化学习能力,而且也让学生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精神。另外,可以在班级创建“star专栏”,入榜的学生不只是学习优异,也可以是遵守纪律、乐于助人、进步较大以及卫生情况良好的学生。教师应进行定期评选以此增强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从而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实现德育素养的提升。
(二)应用信息教育技术
        在班级管理中实施道德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尤为关键。“班会”是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在以往的班会德育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会采取口头说教,最终所得教育效果不是很理想。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在通过班会实施德育工作时,教师应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德育主题以图文并茂的模式呈现。因为这样的德育方式,更符合小学生整体特征,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其内在的情感道德因素,在这一过程形成强大的共鸣从而满足德育目标。我们以“爱国主义”主题的德育班会为例,教师可在正式开始前,为学生播放《王二小》《鸡毛信》《地道战》等电影片段,引导学生在观影中感受幸福生活得不容易。例如“环保教育”主题,教师可以通过PPT播放真实的环境污染实例,让学生对此进行讨论以此激发环保意识。
(三)创设德育情境
        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情境教学属于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相应的德育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领会德育魅力,也能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使其明白怎样做事、做人。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科学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教学实际选取具备教育意义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进行舞台短剧的演绎。这样学生在参演过程中能深刻体会父母深切的爱意,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虽然德育教育应将学生作为主体,可是教师也应在合适的时候予以学生相应的帮助,在情境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德育内容。同时在情境教学中,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而且能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四)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
        班主任若想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校方首先需要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德育工作专业素养,帮助教师扎实德育理论知识积累。立足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现状,对班主任定期进行结合实际的德育理论培训,加深教师关于德育教育的认知。模仿能力强是小学生的主要特征,而且小学生在校和班主任接触时间较长,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言谈举止。作为班主任更应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与德育工作中发挥好表率作用,为班级学生树立起“德育先锋”的形象。在言传身教中学生能刚好认识到了德育教育实质,这样才能发自内心地认同德育教育,从而为其综合品质素养奠定基础,有助于班主任更顺利地进行德育教育。
结束语: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是重点也是关键。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应对德育内容加以明确。在这一基础上借助多元教学模式,在无形中进行德育工作,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石兰芳.德育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176.
[2]赵芳.日常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20(20):167-168.
[3]张姜坤,王夫艳.大数据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四维变革[J].基础教育,2018,15(06):39-45.
[4]袁德公,孙旭.论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实施的基础及三重路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2):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