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性评价的火电厂汽机专业安全现状分析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韩甲生
[导读] 火电厂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部分,其安全性评价问题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摘要:火电厂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部分,其安全性评价问题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火电厂查评时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汽机本体存在问题、调节系统及保安系统存在问题、汽轮机辅助设备问题以及汽机专业管理问题。火电厂施工现场、电缆、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管理的信息设计,对于火电厂汽机专业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对国计民生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火电厂;汽机专业;意义;
        一、火电厂安全性评价时常存在的隐患
        1.汽机本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汽轮机本体由固定部分(静子)和转动部分(转子)组成。固定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喷嘴、汽封、紧固件和轴承等。转动部分包括主轴、叶轮或轮鼓、叶片和联轴器等。查评中发现主要有如下安全隐患:
        (1)汽轮机振动问题突出。较多电厂存在汽轮机轴瓦振动超过优良值,甚至超过报警值的现象。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启动过程中振动大,导致开机困难。二是在高负荷时会有振动超标的现象。(2)机组运行中轴封漏汽严重。部分企业存在机组运行中轴封漏汽比较严重的现象,造成油中进水,油质尚未劣化。轴封漏汽不仅会增加电厂能耗,如不及时消除,还极有可能造成油质劣化,甚至发生设备损坏事故。主要原因有设计制造、安装质量造成汽封齿间隙过大;汽封体自身质量存在缺陷。此外也存在不少高压缸前汽封漏汽、高压缸接合面漏汽问题。(3)内缸变形。主要原因有汽缸铸造后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应力释放处理,导致加工后存在残余应力,在机组投运后,汽缸受热残余应力逐渐释放,引起汽缸变形;或因运行中汽缸内外壁温度梯度较大,产生热应力,时间一长使汽缸发生变形(一般多为内张口)。
        2.调节、保安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企业发生主汽门、调速汽门、再热主汽门、再热调速汽门卡涩或突然关闭,严重时甚至造成紧急停机处理。汽门卡涩常见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安装或制造时的原因,造成门杆与阀门座不配套或安装时其他原因造成的摩擦;第二,填料选用不合理,造成调料在低温时硬度过大,摩擦门杆;第三,由于安装过程或使用过程中的不当,造成门杆弯曲。(2)防止汽轮机超速的措施执行不严。主汽门、调门严密性、活动试验及关闭时间的测量未按规定进行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企业在机组大修后未进行超速试验或超速试验不严格;大修后启动时没有进行危急保安器注油试验;未做危急保安器超速试验等。
        3.汽轮机辅助设备存在的问题
        (1)油系统部分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汽机油系统部分设施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一是部分阀门为立式安装(一旦门芯脱落堵塞油路致使断油化瓦)或使用铸铁材料、阀门法兰使用塑料垫。二是主油箱事故放油门距离主油箱小于5m,不符合反措要求。此外,抗燃油油质不合格及油渗漏现象也较为常见。(2)轴温、瓦温普遍存在超标现象。主要原因有轴系载荷分配不均;轴颈扬度、中心、联轴器同心度偏差;轴瓦间隙超标以及轴瓦乌金磨损;轴承润滑油油量不足。
        4.汽机专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管理上主要是检修过程质量控制需要加强,应严格执行质量标准,若出现不符合质量标准而认为可以放行的,应履行不符合项手续;运行管理特别是各类设备台账、技术监督、防范措施以及重大缺陷的跟踪等有待提升。
        (1)汽机设备台账缺项较多、不够规范,未能起到应有的技术管理作用。主要表现为部分设备台帐、技术档案还没有建立或不完善;设备和运行参数异常记录不完整等未能将日常维护情况直接记录到台帐中,没有形成设备的故障历时记录,为检修提供依据。(2)汽机部分重要试验(主机一年进行一次主汽门、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高低加安全阀每年进行排汽试验,除氧器安全阀每季进行一次排汽试验)未按照要求进行。(3)汽机本体的技术管理、金属监督管理不到位。

金属监督工作未能全面开展,没有对EH油系统开展金属监督工作,高低加热器、除氧器、辅汽联箱等压力容器既无监督检验计划,也未开展自检工作等。
        二、综合建议
        1.做好汽机的主要运行数据、运行累计时间、主要运行方式、冷热态启停次数、启停过程中的汽温汽压负荷变化率、超温超压运行累计时间、主要事故情况的原因和处理等数据记录,为以后机组故障分析、转子状态、寿命评估提供参考。设备、参数若出现异常,应及时组织分析、设法消除。此外需做好停机后的保养工作,按操作规程要求作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恢复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
        2.管理要向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抛弃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效,建立精细化的运作机制,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
        3.加强运行、检修人员的培训。运行人员需加强“二十五项反措”的学习和执行力度;检修人员要加强检修规程的学习,掌握检修工艺、质量标准;积极开展设备劣化趋势分析,找出设备损坏周期,做到预防性检修。同时要加强运行、检修间的技术交流沟通,建立完整合理的专业管理体系。此外不仅要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也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
        4.加强交流,认真开展事故经验教训的吸取工作。要创造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在企业与企业、车间班组与车间班组或员工与员工之间广泛开展互相交流学习,宣扬预防事故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三、基于安全性评价的火电厂汽机专业安全现状分析的意义
        当代社会,电力安全着实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及时地安全管理,充分制定并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对国计民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是火电厂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这是火电厂安全管理重要环节,责任重大。火电厂安全事故常有发生,无法有序进行正常施工作业,因此加强土建结构施工的安全管理有重要意义,先进土建施工技术能加快进度并提高安全系数。其次是火电厂电缆安全管理,电缆故障或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导致火灾时有发生,因此,积极维护与管理电缆设施对于火电厂安全性影响很大。加强改善电缆安全设施工作,减缓电缆绝缘老化。科学规划与管理,完善电缆安全措施及规章制度,实现电缆技术监和安全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后是火电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和信息设计,最首要步骤是根据制度体系指导安全工作。安全事故受客观和主观因素影响,预见性提高,经科学方法分析预测设备系统安全隐患,为此而设计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由于用户复杂性、评价数据库结构复杂性和数据量大,建立具有共享功能的系统结构,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基于安全性评价的火电厂汽机专业安全现状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火电厂生产过程工序复杂,安全隐患多,企业技术水平有限,大大增加了各部门安全风险。发生电力事故或汽机设备系统事故时,火电厂供电系统中断会影响火电厂的正常作业,对人民的正常生活也会带来极大不便,严重者还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发生系统瓦解时,大面积停电会给国民经济及人民安全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积极加强火电厂安全管理及分析评价,能增强供电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甚至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军,李庆林,闵聿华.基于安全性评价的火电厂汽机专业安全现状分析[J].发电技术,2015,162(36):35-37.
        [2]冯彩侠.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分析[J].科研,2016(3):00129-00129.
        [3]陈军.基于安全性评价的火电厂锅炉专业安全现状分析[J].发电与空调,2014,35(159):5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