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对SH23B烘梗丝机干燥进料气锁传动轴承频繁损坏,滤网筒窜动、传动轴键脱落故障进行了分析,针对其维修空间狭窄,生产中温湿度高,维修时间长、难度大等问题进行了传动改造,提出采用中轴直接传动且增加外端支承,喷射压缩空气通过中空传动轴实现滤筒喷吹的方式,有效实现了滤网清扫功能,并优化完善了传动性能,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关键词:制梗线;烘梗丝机;干燥进料气锁;传动系统;压缩空气清扫
我厂新制丝线烘梗设备采用的SH23B烘梗丝机,其配套的干燥气锁进料气锁在传动投入生产初期,多次发生滤网筒窜动、传动轴键脱落的故障,因维修空间狭窄,生产中温湿度高,使维修时间长,难度大,亟待解决。
1故障分析
1.1干燥进料气锁的工作原理
烘梗丝干燥进料气锁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减速机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左端通过键联接与滚网左端相连,带动滚网转动。滚网右端通过外周滚道与6个固定于机体上的滚轮接触滚动。固定滚网内部设置有压缩空气喷管,周期性向滤网喷吹,以清扫滤网表面粘附的杂物,使网孔通畅。
.png)
图1烘梗丝机干燥进料气锁工作原理图
1.2传动形式的弊病
经现场分析,由于滚网内部的固定吹扫压空管道装置,滚网传动端采用中心轴单侧传动,另一端采用外圆支撑滚轮同步转动,主要存在两个弊端:
一是运动性能差,滚网一端传动,由于运动的滞后性,另一端的滚道与托轮的必然滞后运动,造成滚网启动时振动大,中心轴与滚网配合受损,产生松脱,以致键配合磨损破坏。
二是装配性能不佳,轴端传动与另一端的滚网外圆周-托轮传动中心无法实现同心,导致传动时滚网呈锥形运动状态,滚网跳动跳动严重,极易造成中心轴与键配合脱离,造成停机。同时,滚网对托轮的冲击也因之变大,造成托轮受损。
另外,气锁滤网筒支撑托轮采用轴承6205支撑外圆传动,,由于气锁工作环境高温高湿,且粉末漂浮严重,轴承无法直接润滑,导致轴承卡死现象非常频繁,进一步恶化了气锁滤网的传动状态。
1.3维修改进效果不明显
在维修中,我们针对故障明显的两个故障点进行了维修改进:一是对键联接进行改进,通过加大键配合过盈量及对滚网毂-轴配合点焊加固等方法进行维修,但效果不佳,而且降低了设备的可维修性;二是对托轮进行了改进,换用滑动配合代替轴承、换用铜材料和聚四氟乙烯增加耐磨性等,由于滤网工作环境高粉末、传动恶化等原因也造成改进效果不明显。
2改进措施
2.1改进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和维修,我们针对气锁滚筒传动方式的弊端进行了重新设计,即将滚网两端都与中心传动轴固连传动,实现两端同步转动,从而保证了滚网轴向转动的同心度传动轴;同时满足压缩空气喷吹的需要,将压缩空气的进气模式改为沿传动轴中心进气,即考虑内部吹扫装置,将传动轴分成两段,外侧端设计成中空,压空管道穿过传动轴,与电机传动轴端连接。
2.1改进实施
具体的改进实施如示意图示;
.png)
图2改进示意图
1)压空喷管由原来滚网周向进入,改为中心轴进入,采用DN25不锈钢管制作喷管段和过渡段,用法兰连接;
2)传动轴改为分段式,电机传动端与喷管支架采用插入结构,嵌入耐磨耐高温的工程塑料轴套以保持喷管静止,滚网外侧部分传动轴采用中空结构,喷管穿过部分嵌入耐磨耐高温的工程颜料轴套以保持喷管不转动;
3)两段传动轴与滚网鼓架固连同步转动,喷管进气端固定于机架外部,滚网内部过渡喷管及外侧轴头装有锁套,以防止喷管轴向窜动。
3取得效果
3.1根除了托轮轴承的损坏问题
改造后去除了托轮支撑,彻底解决了托轮轴承或托轮的磨损损坏问题,降低了备件损耗。
3.2解决了因压缩空气喷吹结构造成的传动缺陷
对干燥气锁滚网筒传动改进,在实现压缩空气喷吹的设备功能前提下,优化了机构的机械和运行性能,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减少故障停机,确保生产连续性。
4总结
本次改进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用改造,应用效果明显。带喷吹装置的旋转滚筒装置,在烟草制丝车间广泛存在,其现结构情形与本设备极为类似,本改进为相关设备改进提供了有益尝。但由于对设备技术理解有限,相关技术经验积累不够,改进因生产所限相对粗糙简单等,更多优化措施尚有空间。
参考文献
[1]濮良贵,陈国定,吴立言.机械设计(第九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3]黄华梁,彭文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性技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颜鸿森,姚燕安王玉新等译.机构装置的创造性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6]安琦,王建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