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关键链技术作为一种项目管理辅助技术,它能为电力工程EPC项目中的施工进度管理工作带来便捷服务。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关键链技术的优势,并通过建立专业的管理组织、实施分段式进度管理、制定完善的会议制度、定期调整不规范计划等措施,以此提高电力工程EPC项目进度管理水平。
关键词:关键链技术;电力工程;EPC项目;进度管理
前言:电力工程EPC项目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承包模式,它能有效降低承包风险,从而最大化保障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我国鸟巢等大型国家级别工程项目中电力施工内容皆是采用此种承包模式完成建设任务。而在关键链技术协助下有利于电力工程EPC项目强化项目进度管理效果,由此促进电力工程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关键链技术的优势
关键链技术是在约束理论基础上而得出的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三点优势,故而值得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予以推广:
(1)增强绩效,在关键链技术下,往往能够最大化发掘人力物力的潜在价值,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例如若工作时间较早,那么在截止日期的前一段时间内由于时间浮动率较大且安全裕量偏高,此时人力资源与物资利用率都会呈现出松散状态。相反若结合最迟时间段分配工作任务,将增加工作压力,由此增强工作绩效,对此利用关键链技术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将缩短50%左右的工作进度。
(2)把控重点,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借助关键链技术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把控重点工作内容,这种有目的性的管理方式相比以往全过程管理方法虽然从覆盖面上有所减小,但却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项目有效追踪与进度偏差的合理化管控,由此在统筹管理下将工作内容划分为不同重点事项,便于在正当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1]。
(3)加快进度,关键链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突出优势即为加快工程进度。一般而言,应用关键链技术常能将工程进度缩短至原有的2/3时间,这是源于在工程量有所增加时,整体工程计划会有所变动,从而提高整体施工进度。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充分应用关键链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管理人员应当结合具体工程进度与管理要求保证关键链技术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以便在提升质量的基础上也能加快工程进度。
二、基于关键链技术的电力工程EPC项目进度管理措施
(一)建立专业的管理组织
EPC项目最早出现在2003年由建设部出台的总承包指导文件中,而在2016年,工程总承包成为了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承包模式,经由EPC总承包项目实现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管理,由此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而在关键链技术的辅助下,要想保证电力工程EPC项目进度获得有效管控,应建立专业的管理组织对其加以约束,从而最大化保障施工进度。
在建立管理组织时应当针对项目进度具体要求安排指定人员负责项目进度管理职责。例如可由监理机构、建设单位共同选拔出针对此项目担任主要责任的项目经理以及副经理,之后可结合工程计划分别设立工程部与进度控制部两个部门组织,其中前者应对现场分包单位予以管理,而后者需对工程计划设计师以及专业工程部门工程师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可保证整体施工进度皆处于良好的管控状态下。
比如宁夏中宁地区在建设“水光伏EPC项目”时专门针对项目进度管理工作由宁夏电力设计院与当地隆基绿科技企业共同参与此项目,共计投资约为12亿元,而整个工程占地面积达到了400h㎡,其电力容量为200MW,光电转换率则为17%。针对此项目由于各部门各司其职,故而仅利用4个月时间就打造了光伏发电环境,从而为宁夏地区总承包转型与能源发展事业的壮大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在设置管理组织时,还可成立专属项目进度控制小组,并对每一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便于后续能在标准时间内快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也能适当提高项目进度[2]。
(二)实施分段式进度管理
在关键链技术的辅助下开展电力工程EPC项目进度管理工作还应当实施分段式管理措施,即分别针对项目建设前与建设中实施分段管理,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规避不必要的建设风险,以免出现突发事件致使施工进度受到负面影响。
首先,应在项目建设前对项目进度的合理性进行检验,一般可在施工前14d内开展检测工作。其中需要管理者借助缓冲区内容对项目进度管理中的潜在风险实施预判,并且还应通过消耗项目的形式随时对项目进度加以纠正,以免出现延期问题。
其次,在项目开始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内容对项目进度进行更正。比如在项目经理审查期间发现施工内容与设计要求之间有所偏差,此时应及时找到负责人检测出现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对设计计划进行重调,直到满足具体需求方可有效把控项目进度。
最后,项目进度管理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施工期间所引发的进度延缓事件。常见的方法包括“加班加点”、“增加资金投入”、“补充资源”等,只有在人力物力保持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在项目进度范围内完成施工任务,但应避免因赶超工期而遭遇大型的质量风险,并且也可事先征得业主许可,在进度保障下削减建筑部分功能。
(三)制定完善的会议制度
会议制度的制定是保障项目进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托。由于大多数项目施工内容较为复杂,项目经理等其他管理者不能完全参与到所有工作中,此时可通过举办例会或召开交流会的形式,从其他人员的汇报结果中掌握重要信息,一方面,应对现下项目进度进行细致分析,确定是否仍处在合理的进度管理范畴内。另一方面,还应对项目进度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隐患或问题予以解决,防止后期施工出现进度下降。
例如在建设某电厂时,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可对当前交叉作业中出现的机械设备利用率偏低以及工作面不完整、工作量骤增等状况给出调整建议,最终实现采购、设计、施工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在通力合作下高效优质的落实项目建设内容,也能从根本上杜绝进度管理不当现象。
(四)定期调整不规范计划
基于关键链技术对电力工程EPC项目进度予以科学管理,还应定期调整不规范的项目规划。
第一,打造专业的项目进度计划控制团队,针对上文中提到的项目进度控制部成员,可实行责任制,促使每个人员都能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注重生产调度,可以按照每日或每月的标准开展生产调度交流会,以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调度安排的落实度与执行力,一旦未能根据具体工序施工,应究其原因。若因人力不配合因素而致使进度无法实现有效控制,可对其进行处罚,必要时可联合上级领导对整个部门团队实施整改。
第三,推行考核制。在电力工程EPC项目中虽然承包形式有所改变,但也应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考核力度,针对表现优异的人员可将重要工程任务交付于他,并予以奖赏,督促每个部门都能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工程进度要求开展工作。
第四,重调进度偏差。可在关键链技术之下规范进度偏差分析流程。例如判断具体时长与计划时长是否一致,若出现偏差,紧接着可确定是否存在关键路线,若存在应及时修正管理计划。
结论:综上所述,关键链技术在电力工程EPC项目中的进度管理工作中的确有着重要作用,且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进度,从而在保质保量基础上缩短施工周期。同时,还可从专业的管理组织、分段式进度管理、完善的会议制度、调整不规范计划等方面着手,确保我国电力工程EPC项目始终处于良好的进度管理状态下。
参考文献:
[1]昌永辉.火电厂工程建设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7):159-160.
[2]江信轶. 基于关键链技术的电力工程EPC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9.
作者简介:姓名:费嘉禄(1989.0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上海嘉定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