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刘雅亮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雅亮
[导读] 摘要:与传统的混凝土路面相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路面平整度以及舒适度等方面均有极大的优势,但相对来说其所耗资金更多,现如今一些高级、一级以及二级路面中大多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
        天津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养护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201
        摘要:与传统的混凝土路面相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路面平整度以及舒适度等方面均有极大的优势,但相对来说其所耗资金更多,现如今一些高级、一级以及二级路面中大多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想要使得公路的路面更平稳承载力更强便需要有效提高其施工质量,现如今我国的沥青路面面积高达百万公里,因此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1 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要求
        1.1粗集料
        粗集料要符合洁净、干燥、均匀度的质量要求,无杂质,没有发生风化,并且材料的质地要坚硬,有一定的强度,表面相对粗糙,形状类似立方体,具有良好的嵌挤能力,本次公路路面施工所使用的粗材料是玄武岩碎石。
        1.2细集料
        细集料的洁净度、干燥性、坚硬度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且保证未发生风化现象,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适当的级配,需要与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性。
        1.3矿粉
        某工程采用的矿粉是石灰石磨细的石粉,不能使用酸性岩石或者其他矿物所制的矿粉,矿粉要符合干燥、不成团的质量要求,并进行表观密度、亲水系数、含水量的检测,其中含水量要低于1%,储存时注意做好防水措施。
        1.4沥青
        沥青要求的指标如下:原样时:针入度指数≥-0.6、软化点≥70℃、延度≥35cm、闪点>230℃、溶解度>99%、弹性恢复≥80%。老化后:残留针入度比≥65%、延度≥25cm、质量变化≤1.0%。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状
        2.1开裂、泛油以及车辙等沥青路面病害问题日益显著
        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利有弊,针对路面平整舒适以及安全问题等方面沥青路面有较大的优势,但沥青路面也会存在道路开裂泛油以及车辙现象,这十分不利于交通安全,若公路发生了此类现象则对于车辆的损坏极大,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有一定的危害。其中道路开裂问题普遍存在,若遇到阴雨天气,开裂的道路便会有雨水渗入积聚,直接破坏了路面路基,路面的承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若处理怠慢则会给道路带来更大的危害,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其次针对公路泛油问题,由于沥青路面材质的问题,若前期相关材料的配比以及粘油层质量不达标,则会引起道路泛油的现象。
        2.2水损害问题不断加剧
        在道路建设之前必须要考虑到雨水天气的因素,现如今雨水天气会对沥青路面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部分公路在遭受暴雨天气之后,雨水直接渗入到沥青路面底部,进入到集料部分,路面则会发生分离现象,使得路面遭到破坏,面对这一问题还需要相关的专业团队进一步分析找寻相应的解决办法,有效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2.3路面施工缝问题日益严重
        路面施工缝是路面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施工接缝的技术有着直接关联,因此若想有效降低此类现象的产生则需要提高相应的技术水平。若路面出现施工缝问题则对于车辆行走以及交通安全十分不利,因此提高施工缝技术是沥青路施工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公路路面施工建设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公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和与运输
        当前公路沥青混凝土材料一般选取商用混凝土,其优势是造价低、数量足,同时也存在技术性能固定、质量控制困难等实际缺陷,因此很多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在针对特殊沥青路面施工任务时依然将自主公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和作为核心的重要工作。在混合料拌和前要采取技术验证和材料试验的方式对设计的公路沥青混凝土拌合料进行检查,确定沥青性质、材料稳定性、易和性等关键技术指标,同时确定拌和设备、搅拌方式、温度范围等关键参数,以便做到对公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稳定性、流动性等重要技术性能的有效保障。在混凝土混合料拌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遥感设备、红外枪等设备严格检查拌和温度,避免沥青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挥发和碳化等问题发生,防治因拌和材料温度不足而产生白化和剥离等现象,确定好拌和过程中温度控制的合理范围,在拌和效率和资源消耗上取得最佳的平衡点。在公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出厂前要严格进行温度检查,同时要做好运输材料的保温工作,通过运输路径和调整和优化缩短运输的时间,以便更好地保障公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塞车、拥堵等长时间等待的情况时,必须在进场前进行温度检查,一旦温度低于技术规范要求范围应当返厂处理。运输公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过程中,应选取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型运输车辆以便使沥青能够一直保持垂直状态,不但有利于实现温度的均一化,而且能够有效避免热团问题的出现。
        3.2公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摊铺技术
        公路工程建设中摊铺被行业列为技术体系中的重中之重,把握住摊铺技术的应用公路工程施工就有了有力的技术前提和质量保障。在公路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应该对设备、地面进行必要的预热处理,特别在低温、大风等恶劣天候中更应该有效保障熨平板、下料口等关键部位的温度,这是提升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紧实度和平整性的关键所在。摊铺过程中要重视摊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双重控制,尽量采取自卸车辆和自动摊铺机向结合的方式,有效平衡公路沥青混凝土材料下卸量和摊铺机行进速度的关系,以摊铺机械推动运输车辆的方式共同行进,有效提升摊铺的连续性,进而避免因混凝土混合料供应问题而产生不平整、折痕等一系列问题。在公路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的过程中要做好速度控制,要将摊铺行进速度控制在2m/min的范围内,不能因盲目追求摊铺速度而超过6m/min,在速度控制的过程中要根据摊铺面层的技术要求和实际施工需要采取人工找平和自动找平向结合的方式,在摊铺设备行进的过程中形成规定的面层结构和厚度。在公路沥青混凝土摊铺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好各面层的高度控制,对于下层混凝土材料可以采取固定位钢丝牵引的方式控制面层厚度,对于基础层可以选用激光定位熨烫板的方式调整摊铺厚度,对于上面层的厚度可以采取水平设备调控熨烫板的方式加以控制。
        3.3公路沥青混凝土碾压技术
        公路沥青混凝土碾压过程中要重视如下几个技术要点:一是,对公路沥青混凝土碾压设备的技术规范,要根据公路沥青混凝土铺筑的实际和环境选取高效率、高质量、大功率的碾压设备;要科学设计公路沥青混凝土碾压机械的行走路径和碾压次数,同时控制好首次碾压和后续碾压的时间间隔,以便更好地利用混凝土材料的余温高效率地试试公路沥青混凝土碾压操作。二是,要在公路沥青混凝土碾压过程中做好路面质量技术检测,根据公路沥青混凝土项目技术设计及时进行路面结构和混凝土面层的结构稳定度检查,只有在技术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的碾压操作;对于特殊区块的路面碾压可以采取增加检测频率和点位的方式加以布控,并结合技术规范针对性地选择碾压设备和行进方式,以保障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特殊位置上的技术准确性和质量合格性。三是,当公路沥青混凝土碾压存在死角、急弯等大型设备难于处理的区域时应该采取人工碾压和小型设备振压的方式进行碾压,操作时要根据压路机终压方式和温度高低选取适宜的装置,用技术的方式追求质量第一、效率为上的目标,进一步确保公路沥青路面能够更加坚固、连续、平顺。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公路建设水平的提高,公路沥青混凝土的施工作为公路路面建设的主要环节要得到重视,施工时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严格控制沥青的生产质量,为公路路面建设工程取得良好施工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令车.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1):27.
        [2]范长亮,李海雷.公路路面工程建设中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5):233-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