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项目常见的问题与管理措施 袁芳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万祥 袁芳
[导读] 摘要: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十分繁杂,管理难度大,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根据施工人员结构,本着安全、优质、高效的原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保证其切实可行,确保施工管理的规章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同时要注重引进优秀人才,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目标。
        聊城和泰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十分繁杂,管理难度大,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根据施工人员结构,本着安全、优质、高效的原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保证其切实可行,确保施工管理的规章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同时要注重引进优秀人才,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目标。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问题;管理措施
        1电力工程施工特点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非常复杂,需要多个专业队伍协同配合,整个工程项目涉及设计、采购、施工、交工验收等各个工作环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采取多项管理和技术措施,以提高项目工程建设水平。同时,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期较长,有的需要1~3年,甚至更长时间,消耗大量资金,在工程竣工前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收益。因此,必须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技术、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着力提高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水平。
        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有着规模大、内容杂、管理困难的特点,需要有科学、完善而明确的制度加以规范,才能有效保障管理效果。但是就当前来看,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包括制度覆盖内容不全面,部分制度较为模糊,责任制度未明确和落实等。
        2.2管理队伍综合素养不高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对管理队伍整体水平有着较高要求,尤其是在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管理队伍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才能有效保障管理质量。然而就当前来看,管理队伍综合素养明显偏低,难以满足实际要求,导致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偏差。首先就在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较为落后,缺乏先进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不能对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统筹规划与管理,欠缺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往往落后于实际需求。其次就在于部分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现代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更高要求,管理人员应当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充分掌握建设项目中的各个程序与相关技术,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充分胜任岗位要求。但是部分管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较低,同时业务能力不强、经验欠缺、应急应变能力弱等问题也普遍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效果。
        2.3管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多个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是成本管理方面。成本管理意识较弱,尤其是预算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的落实不足,很容易导致项目成本超预算,经济效益降低的情况。其次是施工进度管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非常多,如施工安排不合理,资金运转出现问题,外界环境干扰等,在缺乏全面进度管理机制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施工进度放缓甚至延工期的情况。最后是施工质量,由于部分施工人员态度不端正,施工进度受干扰而导致后期赶工期,使得施工质量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3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的控制方法
        3.1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制度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质量,应当在内部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制度。采用精细化管理制度,不仅是新时期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措施。这样不仅提升了工程项目建设的规范性,同时也提高了各部门和施工人员的执行力。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工程项目制定出整体目标,同时制定出阶段性和不同类型的小目标,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更加落实好各个施工目标的工作责任,这样能够提升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使各岗位人员都能参与到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


        3.2提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相比其他工程项目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危险性、不确定性以及事故的严重性。这样就使得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人员应当具有比较高的素质。企业应当从内部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并加强培养,定期开展与岗位职责相关的培训课程,例如财务管理知识、工程建设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内容,这样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了保证培训质量,企业应当定期开展考核,采取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薪资挂钩。另外企业应当积极招募具有现代化高水平能力的管理人才,全面提升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提升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3.3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
        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是整个工程管理的关键部分。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投资费用管理,因此可以从工程项目的招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管理。施工成本控制在不同的管理环节中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企业在保证施工质量合理性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的减少施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编制完善的成本控制方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消耗进行严苛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应当贯穿项目施工的全过程,确保成本控制管理和项目施工同步进行。
        3.4全面提升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意识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覆盖面比较广泛,为了真正发挥出项目管理的作用,应当全面提升企业工程项目的管理意识。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将安全施工意识的培养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提升建设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从各个方面保证施工质量,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符合运行要求;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要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例如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坚决避免出现采购人员提升原材料价格以中饱私囊的问题发生,制定完善的采购制度,从而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保障企业资金不受损失。
        3.5建立并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
        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需要系统而完善的体系做基础支撑,尤其是相关机制和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越高,精细化管理越容易实现。因此在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时,有必要重视对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注意的是,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需求相结合而形成的系统化管理体系,必须实现二者的深度契合,确保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实践于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保障实际管理效果。首先应当对现有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项目管理目标、内容、要求、职责等展开全面分析。同时针对现有管理结构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度研究,构建配合更加严丝合缝的管理结构,细化管理责任,利用现代信息化平台为各个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提供基础支撑,兼顾各部门的独立性与统一性。其次应当对管理制度进行深度优化。深度把握精细化管理内涵,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对现有管理制度加以不断优化与完善,逐步提升管理制度科学性与合理性,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供标准与指导。
        结束语
        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电力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也成为了保障电力事业稳定运行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只有在科学管理下,项目的建设质量与进度才能得到保障,为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持。不过当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积极加以改善,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电力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志刚.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02):199-200.
        [2]徐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研究[J].农电管理,2019(02):43-44.
        [3]徐木春.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产业科技创新,2019,1(04):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