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杨智杰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杨智杰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房屋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于房屋方面的需求的增加,房屋建筑方面的各项标准也在不断升高,所以在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展开行之有效的管理。
        山东史丹利景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临沭  276700
        摘要:随着我国房屋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于房屋方面的需求的增加,房屋建筑方面的各项标准也在不断升高,所以在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展开行之有效的管理。建筑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在工程的建设阶段需要对房屋建筑工程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并完善现场施工管理,以此在确保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我国房屋建筑建设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整体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严格管理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规范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按照原定的施工计划安全进行,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建筑原材料的浪费,避免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建筑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通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后,还能间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推动建筑工程企业良性发展。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技术分析
        2.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就是地基的稳固性,地基作为建筑物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我国最常见的施工地质就是软土地基,那么,在开展地基施工时,应根据建筑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地质条件进行。由于软土地没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很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所以,工程的管理部门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加强重视,一旦出现沉降的问题,就很难保证地基的实用性,对施工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有针对性的了解和掌握施工区域的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如果该地区属于软土地基,就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得地基的稳定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2.2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防水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技术之一,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漏水、渗水的现象,就会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如果在建筑施工完成之后,就会对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项要求,选择质量好、价格优的防水材料,只有保证所选材料的防水性能,才能达到防水效果的目的。另外,还应对建筑物比较容易渗水的位置进行处理,尤其是建筑物的边角处,避免出现渗水的问题,最终使建筑物整体的防水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2.3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接地施工技术占有较高的地位,它与建筑的安全系数有着直接联系。目前,建筑工程多数以高层为主,为了有效的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而造成经济损失,就要对电气设施的设计技术进行全面优化和控制,特别是在电气施工路线的布局和配置方面。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已经对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做出了严格规范,但仍存在些许问题,尤其是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问题。针对此问题,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机制,从施工各个方面抓起,主要包括施工安全、原材料选购、操作技术、工程进度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现场施工的现况,合理统筹人力、物力等资源,做好各个环节的检验和督察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针对不同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制定清晰的奖惩策略,形成相互促进良性的竞争机制。这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又能够确保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2强化材料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以及现场安全管理来说,施工材料能够起到影响建筑质量以及房屋验收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筑单位要加强施工材料管理,严格按照建筑设计使用标准检查施工材料。对于砂石、水泥等重要原材料,要严格符合其质量,并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工程控制要点进行监管。针对大型机械如焊接设备等,要严格审查设备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定期对大型设备进行保养,必要时要更新相关设备,使施工设备能够高效、规范运转,最终通过强化材料管理,使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现场安全管理得到有效保障。另外,施工单位要建立施工材料的管理制度,强化收发制度管理,强化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材料的损坏,节约企业成本。对于材料的保管层面,执行谁入库谁负责制度,出现问题要倒查责任,保证材料能够根据防火、防雨、防变质、防损坏等要求妥善保管,最大限度保障材料与设备的完好,减少材料与设备损耗。
        3.3健全现场安全管理机制
        为有效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建筑单位要健全现场安全管理机制,提高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为此,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要与各部门、各个施工单位进行对接,协调各单位施工进场的时间,协调工序、每个工序所需的人员数量,并综合分析项目特点与这些数据,科学、合理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在规定中要明确工程进度、工序及各工序所需人数,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避免出现交叉施工、工序互相干扰等现象,使建筑工程能够合理、有序、高效进行,同时也为现场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同时,将现场管理制度与绩效制度挂钩,并确定领导负责制度,以此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到顺利落实。施工单位为确保设备使用安全,要严格审查员工的电工证等证件,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确保使用设备的员工熟知操作流程与相关技术,以此确保员工自身的人身安全。另外,建筑单位还要强化信息化管理,如使用BIM技术、DCS仿真系统等,大幅度提高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建筑技术的先进性。
        3.4强化施工人员培训
        为有效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保障建筑施工安全。为此,施工单位要强化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开展交流会议、创新管理理念学习会议等形式,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管理的能力,以此保障场地安全管理得到持续、高效运转。施工单位要强化对采购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与各部门沟通的能力,提高其采购水平与采购效率,使建筑设备、材料的质量得到根本保障。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使其能够了解设备的安全使用规范、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使其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以此保障各项施工技术能够达标。
        3.5提高建筑现场施工监督管理水平
        为了增强现场施工管理机制落实的有效性,有必要加强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监督机制,选择责任心较强的施工监管人员,对现场施工涉及的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监督,听取负责人的汇报,做好详实记录,并进行现场查看和核验,确保监督工作有效落实。同时,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运用旁站及时追踪等方式对于施工技术、人员施工观念等问题进行及时把控,逐渐提高现场施工监督水平。
        结束语:随着我国房屋建筑领域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于房屋建筑的各方面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其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要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应当处理好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如此才能够有效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居舍,2019(11):130.
        [2]刘庆峰,郭坤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250-251.
        [3]陶瑞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7(12):68+74.
        [4]瞿伟.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智能城市,2016,2(07):137-138.
        [5]汤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4(0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