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思考 张静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静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推动了我国基础行业蓬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代技术的更新,建筑行业得到了更高新的技术支持,使传统的钢结构技术管理方法等得到了改善。
        山东光磊钢结构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推动了我国基础行业蓬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代技术的更新,建筑行业得到了更高新的技术支持,使传统的钢结构技术管理方法等得到了改善。本篇文章对钢结构工程施工做出了简单的介绍,并且分析了钢结构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该方面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技术改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施工;管理;控制
        引言
        建筑业正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建筑钢结构是建筑行业新的发展方向。钢结构比较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和木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环保节能等特点而更加具有优势。建筑从最简单的遮风避雨、提供生活工作场功能向美观、观赏性、纪念意义、标志性、等功能上延伸。
        1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特色与优点
        一是钢结构即是由型钢和钢板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铆接而制成的工程结构,与其它建设相比,在使用中、设计、施工及综合经济方面都具有优势,造价低,可随时移动的特点。二是钢结构的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具有优良的抗震抗风性能,大大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尤其在遭遇地震、台风灾害的情况下,钢结构能够避免建筑物的倒塌性破坏。三是钢结构体系自重轻,约为混凝土结构的一半,可以大大减少基础造价。四是施工周期短,可形成连续的机械生产,使施工周期大大缩短,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粉尘和躁声污染,施工环保清洁。五是环保效果好。钢结构施工时大大减少了砂、石、灰的用量,在建筑物拆除时,材料可以再用,不会造成垃圾。
        2高层建筑中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钢结构预埋件施工技术要点
        钢结构的柱体安装工作是整个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建筑柱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施工单位必须严格管控好钢结构预埋件的预埋工作。一方面,在进行钢结构柱体的基础浇筑之前,先要对螺栓的安装孔进行全面、准确的测量与定位。然后还需要对螺栓预埋的位置进行仔细的复核和校正,并用卡盘对其固定,才能进行柱体的浇筑工作。其次在钢结构柱体的基础完全固化后,还需要对钢结构柱体基础浇筑的标高、轴线以及螺栓预埋的位置进行再次的全面检查与复测,避免螺栓在浇筑的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发生位移,进而超出建筑标准所要求的误差。
        2.2焊接技术要点
        第一,不同内容的焊接工艺需要由具备相应专业焊接技术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焊接技术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以保证其自身能力满足钢结构高层建筑的施工需求。第二,保证焊接施工的环境。由于钢结构的焊接工作通常需要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且通常为高空作业,因此需注重对施工环境的合理控制,在温度与湿度不满足施工标准的时候应立即停止施工。特别注意的是在对焊缝进行热处理的时候,应合理控制温度的升降速度,并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保证钢结构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要注重对焊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焊接工艺,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全面、准确的检测焊接的长度以及厚度等数据,焊缝表面不应出现气孔、裂纹等质量问题,在保障焊接质量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以保证焊接工作的牢固性与可靠性。
        2.3吊装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中在进行钢结构安装时多会使用吊装法。施工单位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吊装次序进行施工。首先,钢结构柱体的吊装工作应从建筑主体框架结构的柱体开始,由建筑柱体结构的中心逐渐向四周扩散。在钢柱安装之前,必须做好钢柱的检查校核工作,保证标高和定位轴线的准确性,尽量避免微小误差的产生。其次,需要进行建筑楼板以及主梁、次梁的吊装工作。其中,在每一节的钢结构柱体吊装工作完成后,需要通过激光经纬仪或者校正仪来全面、准确的测量钢结构柱体的轴线位置,并根据得到的实际数据,用专业的垫板和钢楔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保证各项相关数据都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后,再进行连接工作与焊接固定。

在主梁的吊装与安装位置校正时,应按焊接设计工艺标准留出焊缝的收缩量,吊装后应将连接用高强度螺栓拧紧三次。
        3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建筑物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建筑工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施工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施工技艺。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大多数施工人员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他们其中大部分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并且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工艺,施工人员的素质层次不齐,所以管理者在施工管理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与建筑知识培训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分配到个人,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健全规范要求。制定奖励惩罚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定期对建筑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质量达标。
        3.2严格施工材料安全性能的把关
        钢结构工程材料是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也是工程施工技术成本最高的,因此,为了保证施工技术安全、降低成本、控制造价,必须严格管理施工材料。一是选择材料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在设计环节要充分进行调研,材料的选择要符合技术规范,选择高技术、高质量的钢材料。二是专门建立材料监理机构,这个机构要由专业材料人员负责,从设计阶段开始到施工阶段以致后期运营交付,提过市场调研来选择高质量的建筑钢材料。三是严格把关材料的安全性,要实行材料入库、材料施工以及材料使用周期的三级检验制度,确保钢材料使用的安全性能。
        3.3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
        提高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关键取决于人员的施工技能,也是保障钢结构工程安全质量的关键。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现状来分析,从事一线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总体不高,其中大部分施工人员理论知识比较匮乏,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比例偏大,导致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因此,从提高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目标来看,一是要采取对相关人员的全面技术培训,迅速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二是施工企业要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制度的执行率;三是制定激励措施,激发施工人员工作的创造性,激发员工的潜力,保障落实钢结构工程的各项技术措施。
        3.4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础与保障,提升工作规范性的同时,能保障施工的进度。对于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要点和标准等,应该作出明确规定,并对各个环节中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违规施工的问题。在当前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下,对于施工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上涨,但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凭借过往经验施工,导致出现较多的返工现象,对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产生影响。为此,需要重视技术交底工作,对于关键岗位的技术人员应确保其持证上岗;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于不按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精神与物质的奖励,增强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结语
        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成为必然,对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的要求更高,因此,在目前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不完善、不成熟的情况下,管理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抓住当前发展的机遇,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更好的推进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泉权.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住宅与房地产,2019(18).
        [2]李红运.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住宅与房地产,2019(21).
        [3]朱泉权.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住宅与房地产,2019(18).
        [4]李红运.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住宅与房地产,20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