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李贵成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贵成
[导读] 摘要:在市政工程开展期间,质量是关注的首要问题,其除了包含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外,同时还必须重视质量问题的控制,当发生了质量隐患以后,人们的自身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新疆翔宇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市政工程开展期间,质量是关注的首要问题,其除了包含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外,同时还必须重视质量问题的控制,当发生了质量隐患以后,人们的自身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基于此,当实施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作业的时候,在需要正确了解到强化质量控制的必然性,采取合理方式来开展工作,提升质量,促使工程安全开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市政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涉及的任务很多,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阶段,考虑到施工企业、施工企业等各种因素,可以看出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提高其适应性。在工程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积极鼓励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确保整个技术能够改进。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全面的规章制度为实施的重要基础条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建强化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质量是市政工程建设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其中,施工性能和质量对于市政工程建设使用效果和安全性的提高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对于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来讲,包含的要点特别多,本身具备一定的繁琐性,其中涉及到了人员、材料和技术等,而对这些要点进行合理的调整,除了有利于提升市政工程质量之外,还能够保障该项工程处于规定期限内完成作业,从而推动施工企业朝着良好的形式开展。当市政工程建筑期间发生了安全隐患以后,均会加剧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过度输出,不利于提升经济效益。从中看出,加大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力度特别重要,不容忽视。
        2市政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有效举措
        2.1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方案,前期针对工程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针对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进行市政工程的方案设计和实施。针对环境和地方文化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施工方案设计,如阴雨天气较多、气候潮湿的地方要进行防潮处理,并进行光照的采集,优化施工技术,实现市政工程项目的功能性建设,从而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合理规划,将施工技术、工序、材料、工期等方面进行合理计划,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方案作为企业进行工程建设的第一步,要加强对方案的科学规划设计,做好前期的工程积淀,保障工程顺利开展。制定合理化的施工方案,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进行分析思考,根据地势环境和技术指标进行方案的设计,为工程质量稳定和企业利益的扩大提供重要依据。
        2.2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首先,应当增加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培训次数,帮助现有的施工人员掌握高效的施工方法与技巧,学习先进的操作技能,还应当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努力提升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进行信息化水平的转变,明确施工当中的重难点,对重点部位进行技术问题排查,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与施工的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到位,确保工人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最后,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正确、安全的施工技术,养成对完成工程的技术排查的意识,有效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3建立健全市政施工管理体系
        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过快,所以很多相关市政工程质量的管理规范都不完整,落实也不是很到位。比如一些市政施工企业没有完善的市政施工管理条例,缺乏清晰的管理办法,不利于整个施工企业对人员的管理,不利于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因此,在施工质量监督过程中,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施工监督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行为做出明确、宽松的表率;施工的工期进度做好明确的计划,对每日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做出规划;对施工的最终目标做出详细的阐述,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放心的工作;通过相关的安全演示,安全知识普及,安全自救知识训练,提高工作人员安全隐患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
        2.4科学管理工程材料
        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受施工材料的直接影响,这也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合理,及时保存选择后的样板。以材料选样为基础,选择最佳的供应商,从而实现对材料的科学管理。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为基础,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在材料进场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检查,例如必须具备材料的检测报告单和合格证等,同时对材料的数量、型号、名称和种类进行详细登记。在特殊材料和贵重材料进厂的时候,工程主管工程师、项目经理和资料员要一起对材料进行检查验收。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严格按照厂家的要求和材料的性能分类存放。对于容易变质、受潮、变形的材料,一定要采取下垫上盖的方法保存,对于易燃易爆材料需要单独放置。材料要选择最佳的存放位置,减少材料搬运的次数。在材料搬运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说明,同时采取书面通知的方式将注意事项告知搬运工。材料使用完以后,需要及时进行回收和清点,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材料管理者需要将所有的材料进行造册管理,保存好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说明。
        2.5不断完善施工技术
        施工企业和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多地重视利润,而产生以缩减工期、降低投入来获得更多利润的想法,却忽视了缩短工期和减少投入会造成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对企业形象产生不利影响。施工企业应当明确,企业要想获得更多利润,就必须重视施工质量,不断提升施工效率。而施工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施工技术,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强化对施工设备的检查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在实践中摸索,吸收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尤其要注意季节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施工人员注重雨季施工的排水、防雨措施,冬季施工测温、混凝土养护等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不断研发新技术和新材料,提升施工水平。
        2.6加强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首先,必须严格秉持安全建设理念,不管是具体的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安全管理标准进行实施。其次,要从企业的实际建设现状出发,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将管理制度全面的贯彻落实。再次,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就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最后,市政工程施工企业还应该对全体人员实施有效的工作考核,全面引导工作人员按照高标准进行实际工作,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3结语
        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中,对市政工程管理和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市政施工企业应该优化管理制度,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现代化管理人才和管理团队的培养,才能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最终确保施工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与措施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8(28):132-134.
        [2]杨永乾.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7(11):189-191.
        [3]龚文,邹伟彪.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7(24):232-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