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政策发展及技术运用 文涛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文涛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有了很大进展。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复杂,不仅能引起大气环境问题,还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广西桂林市临桂生态环境局  广西桂林  54119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有了很大进展。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复杂,不仅能引起大气环境问题,还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通过落实管理办法和运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有效促进了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本文主要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管控政策和治理技术,供相关工作中借鉴分析。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政策发展;治理技术
        引言
        挥发性有机废气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它的来源广泛,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包括石化行业、造纸行业、油漆制造业、矿物开采行业、纺织业、涂料生产行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车辆行驶过程的废气排放等,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严重的影响了空气质量状况。人体呼吸含有大量有机废气的空气,会造成机体的损害。由于有机废气的污染,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
        1企业有机废气产生现状分析
        挥发性有机废气指的是室温条件下饱和蒸气压大于133.3MPa,且沸点在50~260℃之间的,具有挥发性的有机气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常见于化工制药行业、油漆行业以及印刷行业相关企业排放的废气中。多种类型的企业均会向环境中排放挥发性有机废气,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森林火灾、植被排放、湿地厌氧过程以及动物排放等非人为可以控制的因素;人为因素是挥发性有机废气产生最主要的因素,其中,工业企业排放量占比约80%以上。据相关统计数据记载,全球上百种行业涉及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其中有50种以上的行业每年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量高于1万吨,印刷包装行业排放量甚至在100万吨以上。
        2政策发展
        2.1国家法律政策严格
        2015年实施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2018年发布的最新版本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有效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封闭处理生产中使用的这些挥发性原材料、产品等,减少这些挥发性有机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明确了法律责任。2013年实施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挥发性有机物产生的源头和过程以及末端治理与综合利用作了相应规范。
        2.2排放标准体系完善
        为了强化大气污染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自“十二五”以来,国家已陆续发布了8个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涉及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已累计达15个,新标准更强调挥发性有机物的全过程控制。2019年7月1日,国家又发布实施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挥发性有机物物料存储、转移、运输的要求,生产工艺过程的挥发性无组织排放、设备条件、管线泄漏以及废气的收集与处理要求。各省市区地方政府根据地区的产业特点与结构,制定不同的行业排放标准,规定了减排方向。标准的制定与发布说明了国家与地方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决心与力度正在加强。
        3常见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运用
        3.1吸附处理技术
        吸附处理技术主要有直接吸附法、吸附回收法、吸附催化燃烧法三种。其中直接吸附法即直接利用吸附剂来吸附挥发性有机废气,该方法的净化率高达90%以上,且投资少,设备简单。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直接吸附技术所用的吸附材料通常不可再生,要想达到较好的吸附净化效果,需定期更换吸附剂。因此,直接吸附技术常用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治理中。吸附回收法即借助于活性炭等多孔物质来吸附挥发性有机废气,待吸附剂的吸附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再利用蒸汽对活性炭上的杂质进行净化脱除,使吸附剂可以循环利用。

经水蒸气反复净化的有机废气,经过冷凝、萃取分离等步骤,可以得到对应的液体有机物,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吸附回收法在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方面具有效率高等、成本低等优点,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蒸气,且后期回收的有机废气净化过程操作繁琐,工艺复杂。吸附催化燃烧法也是利用活性炭等多孔物质来吸附有机废气,待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后,再利用热空气来脱附有机废气,最后将脱附后的有机废气输送至催化燃烧床上燃烧。挥发性有机废气经燃烧后会释放大量热能,可以二次加热空气,进而能回收热能。吸附催化燃烧法的关键在于利用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气,脱除后可以提高有机废气的浓度,然后通过燃烧来净化有机废气。
        3.2生物处理法
        利用附着在滤料介质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VOCs分解成CO2和H2O。主要有生物滴滤池、生物过滤池、生物洗涤池3种工艺,都需要在严格的条件下,综合控制过滤床厚度和面积、滤料介质性质、菌群培养等因子,提升治理效果。该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但是装置占地面积大,缓冲能力小,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有机废气。
        3.3活性炭吸附和微波催化氧化
        在小型喷雾、印刷、化学、制药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低。可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活性炭吸附技术,并配套建设活性炭再生装置,来治理排放物中的有机废气,降低企业废气污染治理的投资成本。微波催化氧化是一种低成本、吸附能力强、能耗低、处理时间短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3.4燃烧处理技术
        燃烧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蓄热燃烧法、催化燃烧法两种。蓄热燃烧法首先储存蓄热体释放的热量,利用其释放的热量来加热挥发性有机废气,待温度达到700℃以上后,停留1s,即可将挥发性有机废气降解为小分子气体。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主要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气处理中。但在可燃性差的中低浓度有机废气治理中,可能需要加入适量助燃剂才能使废气充分燃烧,能量消耗量较大。催化燃烧法是将挥发性有机废气加热至200℃以上,经催化燃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此来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催化燃烧法中加入催化步骤,可以有效降低气体的起燃温度,减少能源损耗,且该技术造成的污染较小、净化效率高,操作简便,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设备占地面积小,折旧费用和维护费用低,主要适用于中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治理中,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各领域广泛使用。但催化燃烧法当前在低浓度废气治理以及风量较大的有机废气治理工作中由于治理费用较高,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5光解法
        光解法能够分解有机废气,改变污染物结构和物化性质,同时生成H2O、CO2和其他小分子物,主要有紫外光分解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具有选择性高、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的特点,但效率低、催化剂易失活。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挥发性有机废气是企业排放量较高的空气污染物,提高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效率,提高环境质量是国家政府环境保护机构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常用处理技术主要有吸附法、燃烧法、生物法和等离子法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政府机构不断完善有机废气治理政策,提高处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栩华.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3):194-195.
        [2]晁波阳,高康宁,延雄华,等.西安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现状浅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206(1):106+113.
        [3]庄职源.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发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3):44.
        [4]刘刚.浅谈制药厂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方法[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4):71-7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