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危房改造问题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晨业
[导读] 摘要:随着农村住房建设的实质性改善,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不断扩大,建筑质量显着提高,住房功能不断改善。
        邹平市焦桥镇人民政府  邹平市  256200
        摘要:随着农村住房建设的实质性改善,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不断扩大,建筑质量显着提高,住房功能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以及缺乏基本的住房保障体系,仍然有相当多的穷人无法改善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特别是极端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以及在残旧的房屋中生活了很长时间。为了解决农村贫困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该政策已推广到全国。农村危房改造既关系到农村贫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又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对于农村危房改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危房改造;住房保障;对策
        引言
        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农村贫困弱势群体居住条件、保障其基本居住权利的核心工程,牵涉的问题多,政策的设定是否合理、组织实施是否公平公正、群众的满意度如何等都影响着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效果,左右着该工程的保障性功能。随着农村居民住房条件的不断变化,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农村住房保障的角度来研究农村危房改造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最终获得针对农村危房改造的对策建议,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农村危房改造的相关概念
        (一)农村危房改造的概念
        当前,由于我国农村的特殊情况,农村残旧房屋的重建是农村弱势群体的一项特殊工程,但也仅限于政策层面的规定。至于国内外学术界,对此概念尚无明确定义。目前,我们在破旧房屋,旧村和棚户区的重建方面拥有相对成熟的经验,相关学者也在某些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认为,农村破旧房屋的改造是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的。政府向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提供补贴,以保护他们的生活并改善现有房屋的生活环境。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和维修。安全工程。
        (二)农村危房改造的特点
        1.政府指导为主。农村危房改造的指导思想是政府制定政策,确定对象和标准,提供各种支持,实施监督管理。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破旧房屋的装修。2.实施的目的是在部分或全部脆弱的农村房屋中存在安全隐患,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危房的具体认定标准应根据房屋本身的结构条件,地基条件,房屋的地质条件等确定。3.维护农村地区弱势群体的安全,改善其生活条件。为了避免威胁到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政府对旧房和残旧房屋进行了翻新,消除了弱势群体的隐患安全隐患,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保护了他们的基本生命权,并真正把人们放在第一位。
        二、农村危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与村、镇干部信息沟通不畅,政策落实受阻
        按照《农村危险房屋技术鉴定指南》的要求,在与村民的谈话中,发现大多数村民都不了解国家危房改造政策。一些村民甚至说他们不知道该政策。一些村民刚刚听说了此事,但不知道如何申请批准。村民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村干部的政策沟通和村民之间的口头沟通,这表明对农村危房改造具体政策的基层宣传还不到位。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减少工作困难,提前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缠,村干部只将政策传达给一些村民,所以大多数村民都不了解该政策。
        (二)对危房改造实施环节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一是对实施危房改造的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向相关管理人员分配了改造任务,没有建立约束及激励机制,也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增加了人员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得危房改造实施标准参差不齐,效果也不一致。二是对旧建筑改造识别程序的监督不到位。尽管建立了用于危险建筑物重建的详细识别程序,但大多数乡镇都没有严格的评估,审查,批准,宣传和其他程序来识别危险建筑物的重建对象。上级部门缺乏对流程实施过程的流程跟踪和监督,没有及时发现。


        (三)危房改造贫困户的没有可持续生计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贫困居民基本住房条件而提出的。目前国家的农村重建政策只是一个试点,没有确定为一个长期的政策体系,重建后贫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发展也没有被提及。一些参与危房改造的贫困农民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将微薄的积蓄用于建房,一些向亲友借钱建房的贫困家庭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从这个角度看,危房改造确实改善了贫困农民的住房条件,但并没有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提高农村危房改造成效的建议
        (一)制定改造细则、加强宣传
        首先全面把握政策内涵,在执行政策前要深入了解本地贫困农户的具体家境状况,把握他们改造的难点,在制定改造细则时要易于操作,使贫困农户能够真正受益于国家政策。在宣传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时可以结合传统传媒与现代传媒,让农民群体积极参与到政策宣传中。根据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可以使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以及传单,促销车,横幅等促销方式。还可以发挥村干部和组织的过渡作用,鼓励村干部甚至有效地推行变革政策,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了解农民的期望和需求。结合多种宣传方式,农民了解危机改革政策的渠道畅通无阻,使农民从实地了解改革政策和实施进度,实现了政府与农民的双向互动。
        (二)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对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督促有关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二是加强对农民自建房屋安全保护措施的指导,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实行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根据乡镇实施的危房改造项目的要求,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施工计划的编制和批准程序,特别是高风险施工作业前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通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计划。三是地方住宅建设主管部门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坚持定期检查生产安全,重点加强对脚手架,建筑用电,高空作业等部位的检查,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更换整改,认真考虑隐患。监督系统,确保及时处理隐患。
        (三)制定可持续生计发展策略
        为促进农村居民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完善农村分类和分类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一项国家事业。它要求政府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加强体制支持,切实实现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农村贫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基本保障,即一个结合了多层次补充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增加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同时,鼓励村民发展非政府经济组织,在村里开展资源密集型项目,并促进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结论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党和国家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贫困居民住房条件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惠农政策,这一政策给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农村危房改造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解决了农村经济最困难、房屋最危险的农户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对于农村贫困农户来说,危房改造只是一项解决其生存权的暂时性政策,引导贫困危房户实现其发展权,促进贫困农户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更多地发挥其服务功能。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在与时俱进,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也需要广大农民群众提高自身思想、技术水平,发挥乡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智群.姚安县农村危房改造问题分析[J].  当代经济. 2018(18)
        [2]贺顺奎.贵州农村危房改造及县级财力不均衡的思考——基于县域经济的视角[J].  农业经济. 2017(07)
        [3]谢树立,刘文.安徽界首:贫困户受益农村危房改造[J]. 城乡建设. 2018(22)
        [4]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印发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J]. 建设科技. 2018(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