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健康营养教育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曦
[导读] 摘要:在大学阶段,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运动营养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作用是帮助运动员等在运动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科学营养。
        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528225
        摘要:在大学阶段,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运动营养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作用是帮助运动员等在运动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科学营养。运动营养健康的提出保障了人体健康,同时也对我国体育运动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使运动营养健康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高校逐渐开设了运动营养健康教育课程。本文对高校运动营养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策略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运动营养;健康教育;大学体育
        引言
        健康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整合优势教育资源,为大学生设置内容完善、实效性强的健康教育机制,己成为大学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任务。《食品营养学》是以“食物营养”为主线,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的论著。书中对食物消化吸收、人群营养、食品营养和保健(功能)食品等内容进行介绍,从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基础、不同人群的膳食建议等多个角度对食品营养与健康进行研究。
        1健康的定义
        真正的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至少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身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健康是每个人一生中追求的目标,体育是实现健康的重要载体,而学校体育更是重中之重。学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还要注重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为将来走出校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实现终身健康目标奠定基础。
        2运动营养科学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价值
        运动营养科学是一门与中医养生学、烹饪学等多种学科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通过这一学科,普通高校的同学们可以了解到丰富的运动营养学知识,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同时,运动营养科学可以帮助同学们科学饮食,增强同学们的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可能性。并且,运动营养科学还可以帮助体育专业的同学了解营养健康对于运动的重要性,使其通过补充营养的方式增强运动能力,提高比赛成绩。此外,运动营养健康学还可以帮助体育专业或是经常运动、健身的同学减少运动损伤。为了贯彻国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策略,许多高校都提高了对同学们体育方面的发展的重视,然而许多高校的体育课缺乏对同学们运动时间的科学调控,同学们每次都会运动到下课,并拖着疲惫的身子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这样的运动方式,不但不利于同学们的体育运动,同时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然而,通过对运动营养学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自主、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运动时间,在不损害身体健康的同时,达到体育运动的目的。
        3运动项目与营养之间的关系
        其一是速度性项目,这一类项目的特点是能量代谢率比较高,功率输出快,在运动中极易产生乳酸,对此需要做好营养补充,要多摄入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等,以此满足肌肉代谢的需求。其二是耐力性项目,其时间长,热能与营养素消耗比较大,要摄入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同时,因为耐力性项目对人体能量要求比较高,所以在运动前要做好补糖措施,提高肝糖原储备量。其三是力量性项目,该类项目对肌肉力量有所要求,所以需做好蛋白质的摄入以及钠、钾、钙、镁等元素的补充。其四是灵活性项目,这一类项目对机体的协调以及神经系统有所要求,虽然热能消耗不大,但是对热能平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摄入的食物中热能不可过多要尽可能多的摄入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
        4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健康营养教育方法
        4.1营养教育
        通过对食品营养的理论内容、实践体系进行全面研究和系统化论述,并将其合理融入体育教学,不仅有效改善了学生对健康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也使学生能够以最佳身体状态参与体育学习。所以,健康营养教育是驱动大学体育教学创新的核心支点。

将健康营养知识融入体育教学,有效补充了教学内容。能量是学生有效参与体育学习、锻炼的基础,作者在第二章“能量”系统化论述了能量的来源、消耗变化和摄入来源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将体育锻炼过程中个人的能量消耗状况与书中讲述内容“形象”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及时、有效调整个人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身体状态。学生在参与较大体能负荷的体育锻炼时,会首先消耗体内的“碳水化合物”,随后再消耗体内的脂肪。学生通过对体内营养消耗的顺序进行清晰了解,从而在参与锻炼后,合理补充食物,有效避免因盲目补充营养而造成的摄入量过剩、损伤身体等问题,为学生健康、规律饮食提供了科学指导。当然,将健康营养教育知识引入大学体育教学的价值远远不局限于此。作者通过分析食品营养学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为大学生科学补充体能营养、高效参与体育学习提供了新的视野。
        4.2营养摄入
        第一要做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在日常饮食中淀粉类以及谷类物质包合了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但是毋庸置疑的一点,碳水化合物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在体育运动中需要保证碳水化合物量的充足性。第二是进行蛋白质摄入的管控,对于当代青少年而言,其蛋白质的摄入量要依据体重科学摄入,1kg体重对应的蛋白质摄入量在29左右,并通过摄入蛋白质缩短身体修复时间,消除身体疲劳,提高运动效率。第三是进行脂肪的摄入,脂肪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在运动中合理摄入脂肪可以满足体育训练能量供给问题,但需注意的则是脂肪摄入过多易引发肥胖。第四是进行维生素的摄入,如铁元素的摄入可以保证运动员在运动中实现氧气到肌肉的输送,钙元素的摄入能够强化运动员的骨骼等。
        4.3将运动营养健康教育内容生活化
        随着运动营养健康教育的授课内容逐渐生活化,同学们将具有更高的学习兴趣。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愿意主动地投入到这一课程的学习中。
        4.4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开展健康营养教育
        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开展健康营养教育。一方面,要寻找体育教学与食品营养教学的“一致点”,确定教学融合的基础。饮食与体育锻炼是影响大学生身心素质的“两个方面”,都蕴含了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构建“大健康”教育机制,推动体育教学与健康营养教育有效融合。另一方面,要合理设计教学体系。将食品营养学的理论知识以合理的方式融入体育教学,使学生更形象、直观的理解相关营养学知识,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比如,向学生讲述“肥胖症”的诊断标准、危害和预防机制时,根据肥胖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为学生制定膳食营养均衡、运动负荷量适当的体育锻炼方案,真正实现体育训练与营养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凝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大合力。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运动营养健康教育的举措是正确的,通过开设运动营养健康课程,可以促使更多的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与此同时,为了促使营养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运动营养健康教材必须择优选择,不断更新教材,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将体育运动与营养健康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参考文献:
        [1]马云霞.大学生运动营养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策略[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5(2):95-98.
        [2]李娜娜.高校运动营养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策略浅析[J].才智,2015(16):137.
        [3]张秀亮.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改善途径[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1):160,162.
        [4]闫鹏旗,张阳.试论大学体育教育对体育产业经济的影响[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