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为积极落实“两会”精神,推进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20年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近期我对我镇辖区各村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调研,其中包括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关键词:脱贫攻坚,防疫,就业。
在2020年这个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的特殊时间,脱贫攻坚更成为了一大难题,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必须克服的难题。为积极落实党的指导思想,近期我对我镇辖区各村相关工作展开调研,作以下报告:
一、我镇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
我镇辖区有15个行政村、2个社区、2个社区筹备组,共有农村户籍人口11451?户28011人。现有农村低保户104户124人,城市低保户12户13人,农村五保户17人(其中分散供养11人,集中供养6人),城市“三无”人员1人。
(一)强化思想认识
为进一步理清扶贫干部的帮扶思路,提高思想意识,掌握巩固脱贫成果方法路径,增强巩固脱贫工作能力,加大扶贫干部学习力度。2019年11月-2020年2月我镇培训中心举办古牧地镇今冬明春村(社区)“两委”班子、访惠聚”驻社区(村)工作队、农牧民党员培训班,巡回宣读送学,共8场次,集中培训学习,共举办4期,每期5天。2020年5月5日-7日开展全镇村干部、“访惠聚”工作队、扶贫干部帮扶政策培训班共6场次12课时。2020年5月13-15日,参加区委组织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视频培训班2期,每期3天。截止目前,党委中心组共开展脱贫攻坚学习2次,党员干部共开展脱贫攻坚学习1次。
(二)压实工作责任
严格落实“部门包村,领导干部包户”双包责任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优势及镇领导、机关干部、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政策兜底户,全面压实扶贫责任。全镇135名镇村干部与135户政策兜底户结对子,每名领导干部遍访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到村到户1次,及时掌握贫困户家庭情况、帮扶需求、项目落实情况。
(三)精准实施帮扶
精准识别政策兜底对象,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要求,对不符合条件的政策兜底对象严格按程序清退,对符合条件的重新识别纳入,确保底数清、对象真、信息实。加强“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进一步实施农村富民安居工程;加强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完善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补助政策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政策,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为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和就业援助功能,帮助各村、社区失业人员增强职业技能、创业能力,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2020年上半年是组织开展线上企业招聘,通过人社局组织,劳保所协助组织宣传,向村、社区发放50家企业信息、招聘信息85条,有效的解决居民就业难得问题。截止目前,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189本。
(四)抗疫扶贫两不误
疫情期间,慰问低保户、五保户共计125户145人,共计发放约1250公斤蔬菜,785?个口罩、250?块肥皂,慰问残疾人102人,共计发放米、面等约1500公斤,救助在疫情期间无法外出工作造成暂时经济困难的本辖区居民12户、流动人口3户,共发放救助资金15000元。同时向部分高龄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宣传防疫知识。各村(社区)专干每天对辖区内的老人和留守儿童进行走访,解决生活、就医等问题。
(五)严格落实重点工作
1.防止致贫返贫。开展全镇农业户籍人口监测预警,我镇共有11451户28011人农村户籍人口,针对教育帮扶、健康扶贫、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主要指标启动监测预警。经排查,所有农村户籍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均达到了6000元以上,生活状况良好,未发现致贫返贫的风险隐患。
2.加大农村住房安全保障。2020?年我镇危房改造共126户,建房安置90户,非建房安置36户。目前需要通过建房方式安置的90户危房已全部拆除,主体正在建设中。其中一层建房户42户,封顶41户,1户未封顶正在加紧建设中;二层建房户为48户,目前已封顶45户,另有3户正在封顶中。
3.做好南疆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2020年,古牧地镇共接收南疆富裕劳动力150人,均分布在各村的各中小型企业中。为加强对转移就业人员的关心关爱,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4月-5月,组织国语普通话培训3次,培训人次150人。通过培训增强了他们的沟通理解能力,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更好的发挥特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月3日对辖区13个单位、150人进行了“五一”劳动节和“肉孜节”期间走访慰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镇大部分政策兜底对象为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除政策性收入,无其他收入。
2.部分村民认识不够高。低保户及困难户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发展意识不强,加之受技术、劳力、资金等因素影响,“等靠要”思想浓厚,对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畏难情绪大,不想通过自身努力来脱贫,只想等着救济和帮扶。
3.部分村因征收导致有些村民无法在本村生活,走访和统计收支情况工作难度大,虽网络通讯发达,部分老人在接听电话时不是很灵便。
4.在扶智方面,培训知识不够专、精,对提高工作竞争力帮助不够大,加上大部分困难户本身学习兴趣不大,知识层面过低,对培训知识接受消化有难度。
三、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关思考
(一)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一是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围绕我镇的区位优势,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着力打造蔬菜种植、苗木花卉培育产业基地,尤其是发挥城郊农业特色,进一步提升改造传统农业,扩展示范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二是继续坚持压小麦、扩蔬菜的思路不动摇,抓好蔬菜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主要依托蔬菜种植合作社带动农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围绕园林城市、花园城市发展需求,加大景观苗木、花卉种植力度,通过苗木花卉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提升育苗档次、丰富育苗品种。四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继续做好东工村泰达牛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米东区提出“旅游全域化"“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生态旅游农业。重点抓好西二渠村千亩生态农业休闲采摘园的规范提升和品牌建设,将该园打造成全镇、乃至全区具有特色品牌的集旅游与休闲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有效实现古牧地镇一产、三产融合。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是巩固成果、提升水平,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探索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全镇上下要牢牢把握“两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