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土空间规划在整个国土规划的发展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有很多规划形式,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能够使我国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相应的环境保护等,更好的做到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对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一直尤为重视,过去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已经为我国的高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随着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也会突显出沟通不畅、价值取向不同等问题,使国土空间规划出现规划资源不足或浪费、规划职能不清晰、规划内容有冲突等情况,不利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进行。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融合;发展;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响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含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海洋功能区划等多个板块,并在新形势下不断得到更新与完善,是国土空间治理中的基础工作,起到了战略性引导的作用。
1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与发展
国土规划是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发展方向与规划区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等情况,为促进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进程,也是为我国国土重大建设活动所做的综合空间布局,以及为我国环境综合整治、综合开发等工作制定的指导性规划意见,是对各规划区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种包括了对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也包括了对规划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整合。在目前进行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横向和纵向互相渗透的运行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重复、交叉的运行特点,在标准上具有较大的复杂性,所以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进行中具有较大的规划困难。尤其是在对于市、县各级区域的空间规划中,在规划内容方面包含了用地分类标准、法规体系、规划期限、编制审批等多方面的不同标准,导致在规划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冲突矛盾。在规划工作程序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管制重叠和管制错位,也同时存在着互相牵制的管制力,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审批工作的复杂性。这些情况最终会导致国土空间规划在资源利用和管控方面出现不足、浪费、混乱等问题,无法体现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和意义,降低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效果。
2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特征
2.1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构建五级三类四体系总体框架
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了五级三类四体系,五级规划代表了各级政府掌握特定事权,强调各级规划的差异性,即对全国、省、市、县以及乡镇实行全域全要素的规划管控;三类指的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四体系是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正常运转的四个重要运行体系,包括了法规政策、规划编制与审批、技术保障以及规划实施与监督,在运行与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权责原则,即组织编制的主体也负责实施,审批主体也负责监管。
2.2改进规划审批方式,加强规划实施监管
在对规划审批方式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合理缩减审批城市的数量,就以往而言,总计106个城市需要报备国务院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数量则达到了108个,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模式中,很多城市将免去向国务院审批的流程;其次,是取消规划大纲报批等繁杂的流程;再次,是对审批内容进行精简,使其更具针对性。对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国务院审批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自上交以后,审批机关需要将审查时间控制在90d内,同时,经国务院审批后,不能私自更改其中的内容与结果,在必须要修改的情况下,需要先上报给规划审批机关,经其同意后,才能走法定程序进行修改。
3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要性
3.1城乡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国际社会经验来看,随着地区人均收入水平逐步上升,第一产业比重自然回落到1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0%,城镇化率超过50%,标志着这个地区进入城乡融合时期,其趋势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进入协调期、城乡要素流动进入加速期、城乡功能优化进入提升期。目前,我国人均生产总值70892元,第一产业占比7.1%,第三产业比重53.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主要的经济指标均处于重要临界点上,意味着城乡关系将从一般的互动联系迈向融合共进发展阶段。
3.2城乡融合是建设经济强国的内在要求
建设经济强国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发展结构的合理化,其中城乡发展的平衡化则是发展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支撑。由此,首先要跳出农业农村的局限,通过调整城乡要素配置、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在更大的视野和格局中实现人口、资源、产业的有效循环,在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过程中持续释放农村发展动力,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完善基层基础设施、转移富余劳动力、提升综合文化素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发挥更大作用。
4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4.1坚持以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创新作为根本抓手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体制机制障碍,要注重打破阻碍城乡协同发展的制度安排,进一步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促进城乡之间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尤其是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职业化、农民市民化、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等方面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全面优化提升城乡政策体系,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2充分发挥国土空间科学设置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作用
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工作人员要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充分了解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的关系与内容。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具有不同的优势,国土规划较城市规划土地内容方面更加详细具体,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良好的国土规划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合理科学的指导。同时,城市规划在国土规划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反映出国土规划的土地利用规模与控制指标。所以可以将两者进行辩证统一,将两者相结合,协调国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4.3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深刻剖析新时代的城乡关系,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个最大的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个最大的不充分,既要顺应新型城镇化趋势,又要适应逆城镇化的热点,鼓励城市人才、资本和消费“上山下乡”,全方位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互促共进。一方面需要发挥好正向促进作用,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引导部分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流向城市,推动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好逆向拉动作用,带动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向农村流动,改变或改善农村城市间要素流动逆差的问题,实现两者互联互动。
结束语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促进城乡资源的全要素流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所有空间合理高效利用的目的,最终可以持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和质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N].玉溪日报,2020-07-10(001).
[2]何永芳,佘赛男,杨春健.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问题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07):186-190.
[3]周冬梅,孟晶晶.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管理中的矛盾及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76.
[4]赵玉莲.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23.
[5]张佳.“融合发展单元”促进城乡统筹[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07-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