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第11期   作者:谭念蜀
[导读]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的提出对于指导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的提出对于指导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基层行政事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从而促进加强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使国有资产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关键字: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
         伴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在不断强化,财政对于各项资金及资产也在不断的加大投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金额和数量不断增多。但是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固定资产是一个单位开展工作的基本物质条件,为此应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一、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
         固定资产是一个单位开展工作的基本物质条件,长期以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投入都是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对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缺乏责任感,一些单位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缺乏责任感,对固定资产疏于管理。一般只重视经费的争取和使用,而忽视资产的管理和合理配置 。一方面不断向财政申请增加投入,投资兴建和购置资产,而且标准越来越高,对一些尚能使用的资产提前更新,使原有资产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对已购的资产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财务、物资、使用部门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固定资产监督和管理不到位。
(二)固定资产管理程序混乱
1.固定资产管理手续不严密
         固定资产的购置、领用、处置等程序不健全,资产清查、盘点不严格,购置资产不履行必要的手续,平时只在会计账面上做出反映,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配备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有的是财务人员兼管,没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进行管理,导致兼顾工作的人员把资产管理工作当作副业,满足于年底的资产报表和中间一些资产和报废处置等手续。缺少实物管理登记台账,对本单位的资产数及质量情况底数不清。固定资产领用手续不完备或者根本不进行记录,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固定资产处置时,不严格履行规定的程序,自行处理。对固定资产不进行定期的清查盘点,部分固定资产早已不存在,甚至不知去向,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现象突出
         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有固定资产相差甚远。如有的资产早已购置使用多年,却没有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登记入账;新购置的、调拨的固定资产不登记入账;有的固定资产早已报废,却没有及时做报废手续,账面上仍大量地反映。


(三)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不到位
         在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对必须进行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范围、种类认识不深,导致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不严,单位违规自行采购。部分固定资产采购后没有及时配置,造成长期闲置浪费。
(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业务不规范
??   有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处置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如处置不及时、随意处置以及处置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国有资产功效的充分发挥,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而且也浪费了财政资金,加重了财政负担。因此,应当通过加强对固定资产处置业务的内部控制。
二、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的因素较多,比如部分单位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漠,缺乏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责任不到位等。为有效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改进固定资产管理
         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首先单位主要领导必须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明确自身的权力和责任,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其次单位内部要设置相应的资产管理岗位,明确责任人及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台账,完备实物信息资料,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财务部门入账登记的新增资产及时进行核对、确认。对各类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账务处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办理各项业务,保证账账、账实相符。对各部门管理使用的资产由具体保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财务部门备查。加强固定资产购置、调拨、领用、处置等流程的管理,并按照国定资产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报批手续和账务处理。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人、使用人员调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防止资产流失。
(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应定期组织开展资产清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家底,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的,严格要求各单位按照相关财务制度加强管理;对于账实不符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厘清责任,解决问题,做好清查工作,集中进行账务处理,使各单位正真做到账实相符,财务数据真实可靠,固定资产管理有序合规。
(四)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控制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处置管理部门,做到责任到人。对固定资产处置还应实行不相容岗位制度,即固定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相分离;固定资产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相分离等。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统计分析,实现动态管理。
明确资产处置流程,严格履行审批程序。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应当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对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核、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按其授权及审批权限报送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处置业务必须严格履行控制程序。
规范会计核算。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处置,财务部门除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外,还应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及时进行财务处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