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结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混凝土工程的体量也不断增加,而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急速上升,此时,由于其初期弹性模量较小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形。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因温度应力而开裂,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参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
关键词::温差;筏板基础;混凝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髙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中大体量筏板混凝土施工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对于普通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其体积较大、施工过程工艺复杂、因此对其质量要求高,必须采取特殊的施工技艺,才能确保工程质量[1]。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截面大、水泥用量大,会使其在硬化过程初期释放大量的热。而混凝土导热系数相对较小,水化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热量蓄积内部从而使温度升髙较多。混凝土表面热量由于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换而减少,致使温度降低,造成混凝土内外的温度梯度大,从而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较低,还不足以抵抗由于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因此会开裂。所以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设计、温度变化监控、测温记录及保温养护,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十分重要的措施。
1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
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在建设模式上有了较大的改变。首先是高层建筑数量增多,而且地下室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都在城市空间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地下工程的修建,对建筑整体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地基的处理效果,更是建筑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前常采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施工质量。也促进了施工流程的规范化,能够保障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但该技术也体现出一定的难度,有很多值得把控的事项。例如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渗功能较差、基坑底地基土结构复杂等。如果不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将会限制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延误施工进度。必须对该项技术进行改良和调整,才能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
2大温差下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要点
2.1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施工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运输与泵送。在施工开始前,要将机械设备提前放入施工现场,并且进行检测,对于有问题的仪器进行更换,修理。要在浇筑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做好安全准备工作,专业的技能和具体的操作动作都需要挑选专业的技术人员,以保证安全与效率。在使用混凝土泵车时更需要注意的是水量要适量以及泵送的速度要一点一点的加速,并且要注意对混凝土泵车的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2.2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调配比的设计
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型材料,在原材料配比的影响下,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混凝土是筏板基础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材料,其性质和质量,关乎着项目施工的情况。混凝土性质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制备混凝土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并且以筏板基础施工要求为依据,科学设计混凝土原材料配比。只有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过硬,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调配比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2.3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技术
混凝土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温度是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控的因素。只有将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才能够排除温度带来的干扰,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混凝土入模环节,温度控制更是至关重要。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要把温度控制在较低范围,可从降低水温入手,也可以通过喷洒冷水的方式,达到制冷的目的。在夏季时,温度通常较高,阳光的暴晒会导致混凝土水分流失,出现表面裂缝等问题。因此,施工人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使得混凝土表面保持良好的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成型,为入模环节做好准备。此外,还可以借助相关检测设备,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现温度变化较大时,就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和调节,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常来说,温差应控制在25度以内,降低因温度差造成应力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
2.4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与保养
为了更好的了解内部及外部温度变化情况,在设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搅拌混凝土时所需要使用的水都是温度较低的,并且对混凝土进行预冷工作,可采用的方法为冷水喷雾,这样的方法可以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性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另外,混凝土在经过太阳的直晒对其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为避免其发生,我们需要做一些有效的措施,可以不断的对混凝土做一些遮阳处理,这样才可以在混凝土入模之前不断的控制其温度,由此就能有效的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合理运用混凝土,可以不断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在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以后,必须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使温度适当的控制在小于二十五摄氏度的范围内,需要有专人对混凝土定期进行洒水养护。更好的提高工程效率。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了控制温度的实际应力不会促使裂缝产生,要对混凝土做养护工作,并且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可采用的方法有蓄热法等。同时,我们需要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期间气温变化等问题确定出保温层,进行保护,从而对混凝土形成多层空气腔式养护。当混凝土开始降温时,对保护层要严格控制,严格的限制内外温差和混凝土降温速率,更好的避免出现裂缝。
2.5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排水处理
使用筏板基础大体积底板降排水处理技术,可以更好的提高安全性能。当底板的水面小于等于三百毫米时,我们将使用大半基础大体积底板降排水处理。当具体施工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工程图设计不同的集水井,挖好之后,则需要把置滤网钢筋放入其内部,可以将盲沟填满,如此则可以达到防水的作用,更好的提高工程效率。
3温度控制措施
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因初凝温度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提高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安装了相应的测温点。通过在筏板和环形梁安置测温点,对温度进行监测,可以采取对应的保温、降温措施。
3.1测温工具和测温点布置
运用电子测温方法对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进行测量。通过在底板置安装上、中、下测温点,观察现浇后混凝土温度变化。
3.2测温时间从混凝土入模到浇筑工作完成3d后,每相隔2h测量一次,在第4~7d每隔4h测温1次,以后每隔8h测温1次。14d后停止测温,记录每次温度的变化。
3.3测温结果分析
筏板中心部位的温度最高为77.9℃,发生在浇筑完成后的9~18h。在现场浇筑完成后的一天内,内外温差均不超过15℃,由此验证此次施工养护合理有效。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方式往往以工程经验为基础,养护方法单一,不能根据混凝土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进行养护,应根据混凝土自身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基于监测的大体积混凝土动态养护技术的提出和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毛杰,贾福杰,李长成,蔡亚宁,雷素素.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关键技术探讨[C].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膨胀混凝土分会.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膨胀混凝土分会:中国硅酸盐学会,2018:167-170.
[2]古铮,李盛,刘亚朋,王起才,马莉,于本田.超高层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分布现场试验研究[J].材料导报,2018,32(S2):446-451.
[3]林勇.大体积混凝土筏板降温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1):153-154.
[4]刘亚朋,李盛,王起才,古铮,贾涛,林梦凯.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分析[J].硅酸盐通报,2018,37(08):2562-2568.
[5]苗亚伟.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0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