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也开始渗透于各行各业,而“互联网+”指的是在各个传统行业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即“互联网+传统行业”,但“互联网+”并不是两者相加,是在应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的情况下,使得传统行业可以和互联网进行融合,实现新的发展。如微信公众平台,其作为互联网下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以为变电检修工作带来很多便利。在互联网+大数据这个背景下,其可以为变电检修工作收集很多数据,如设备参数、运行要求、厂家技术和技术标准等。
关键词:变电检修;互联网;大数据
1“互联网+”变电检修大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诱因分析
1.1 问题
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有很多,微信公众平台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平台,且其在未来也还会被广泛应用。在变电检修方面,微信公众平台非常便捷,可以为检修工作带来很大便利。针对变电检修工作的大数据,指的是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关于变电检修的信息,不断完善数据库,其中包括技术规范数据、厂家技术数据、运行规定数据和设备数据等。
随着变电检修工作的不断标准化以及行业中的规范不断完善,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用电负荷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变电检修工作难度不断增加,这也增加了变电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过去使用的手动检测技术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对当前变电检修工作的需求;此外,由于变电设备相对比较复杂,工作人员在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使用到相关的技术图纸、维修手册和说明说,对检修数据进行分析,才能进行检修工作。对检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四类,分别是回路电阻数据、螺丝力矩数据、断路器的特性数据和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参数这四大类。在对这些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较高的精准度,而过去使用的方式精准度相对较低,且检修效率比较低,导致检修工作不能高效展开。如果检修人员忘记携带相关的资料或者资料不够全面、携带的资料不符合设备情况,都会影响到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一旦工作人员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如出现断路器速度计算不正确的情况,在这样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检修,将会直接导致故障问题的发生,情节较轻的话指示设备出现损坏,情节严重的话将导致电网事故的发生。
1.2 原因分析
在变电检修中出现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方面是客观因素,由于现在市场中的变电设备生产厂家非常多,生产的变电设备型号也多种多样,使得检修内容和检修流程都不相同,没有大数据的支持根本无法完成检修工作;除此之外,由于进行检修的技术人员较为缺乏,随着变电检修工作任务的日益加重,技术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成检修任务。其次,就是主观因素,开展检修工作的人员在进行检修时,较为粗放,没有使用到检修数据,也不认真查找需要使用到的数据,在没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进行检修工作;此外,由于获取数据的方式不够精准,导致检修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也比较低下。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将变电检修工作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对变电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实现对变电设备的实时监控。如果出现故障问题,在数据信息上可以体现,工作人员只需对数据进行分析,采取合适的检修方案,在这样的方式下,使得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大大得到了提高,也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出现,也方便工作人员找出设备故障原因和位置,方便对变电检修工作进行管理。
2“互联网+”背景下,变电大数据问题解决对策
2.1 构建电网大数据一体化平台
为切实解决变电检修大数据存在的问题,并实现“三型两网”的建设目标,不仅需要完善智能电网规划,而且需要将泛在电力物联网规划落实到位,更需要统筹“互联网+”背景下变电检修的布局。基于此,电力企业应当构建信息高度共享、集成各业务、贯通各层级的变电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的主要作用包括:(1)提高变电大数据收集的流程化管理;利用电网大数据一体化平台,能够切实提高变电大数据收集的效率,同时平台规划设计的数据上报、计算、校核、统计,因此大幅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从根本上提高了变电数据的精确性。不仅如此,借助流程化上报,实行多环节管控,能够精确获取所需数据信息,确保了数据源的一致性、完整性以及时效性,从而为变电检修高质量、高效率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2)完美融合多源数据;借助电网大数据一体化平台能够强化电网变电检修数据的高度共享、统一维护与集中管理;(3)结果全信息细化管理;变电检修的结果借助大数据平台基于电网数据进行分析与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提高变电检修的效率与质量。
案例分析:某供电企业针对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构建变电检修大数据平台,并对变电设备日常检修标准进行了规范,其中包括变电设备易损件的备品台账、常用螺栓的力矩规定、各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隔离开关的二次图纸、断路器的特征数据以及断路器二次图纸等。若提前在图纸中进行明确标识,则经过现场检修工作人员进行核对矫正后,就能够及时发现变电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检修不足。如此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图纸存在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变电检修。而备品台账则可以切实提高变电检修的效率与质量,并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为后续变电检修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支持。
2.2 明确管理职责
“互联网+”背景下,变电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应当进一步明确变电检修的关键点与工作重点,并对现有变电检查维修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不仅如此,也应当在变电检修过程中确定管理形式与管理指标,开展各项相关工作并强化监督与管理,进而保证电力系统能够稳定、安全运行。在实际检修过程中,若是发现部分变电设备存在严重老化现象,同时功能较为落后,则应当及时进行更换。
2.3 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新时代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信息共享、查询平台。因此,如果想高效解决“互联网+”变电检修大数据问题,就需要充分利用微信工作平台。
首先,相关人员应当全面认识到微信工作平台的突出优势。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智能手机逐渐得到普及,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的必需品,几乎覆盖了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从用户覆盖面与数量的角度来看,及其功能的进一步扩大,手机都是第一选择。详细来看,在数据的提取与保存上,微信公众平台包含的大数据不会占用手机自带内存,从而不会影响到手机运行速度。而用户对于微信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其余软件,只需关注公众号,就能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数据,直观掌握整个平台框架,便于检修人员及时掌握精确的变电运行数据。不仅如此,微信工作平台的开发无需多先进的技术,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不高,每个熟悉电脑操作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构建相应的微信公众平台,建立简单明了的框架目录,便于变电数据信息的录入与提取,从而给大数据平台的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支持,进一步提高变电检修的质量与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就是变电设备,安全性直接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这就需要做好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并将互联网+应用到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中,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获得准确的数据库,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检修工作,不断提高检修人员的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实现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藩.互联网+的变电检修大数据解决对策[J].通讯世界,2017(21):185-186.
[2]吕涛,翁张力.基于“全数据分析”的电力检修管理平台探索[J].企业管理,2016(S1):164-165.
[3]刘博.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检修工单管理[A].中国金属学会.2016互联网+与钢铁工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论文集,河北省冶金学会,2016:2.
[4]林明伟,梁桂新,翁钰荃.基于互联网+的变电检修大数据解决方案探讨[J].机电信息,2016(2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