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8期   作者:范琳
[导读]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新时代企业档案管理应当具有信息化的特征,强调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基础,采用统一的档案管理方法,消除以往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摘要: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新时代企业档案管理应当具有信息化的特征,强调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基础,采用统一的档案管理方法,消除以往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必然趋势,是提高档案应用效率,发挥档案服务企业价值的必由之路,当前还要优化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推动企业档案服务有序发展。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信息化档案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新时代还要建设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体系,从而解决企业档案应用率不高,档案精准性低和档案使用风险大问题。强调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下更好的发挥企业档案的实用价值,推动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满足企业个性化成长需要。
        一、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1.保护档案原件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纸质档案的电子化,发挥以往原始档案实用价值,提高了企业专业技术档案的利用效率。运用信息化的方式可以实现档案的全电子化,并且可以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在提高档案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档案原件的损毁风险,保证档案原件更加可靠方便的运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档案管理可靠性,满足了档案个性化使用的现实需要。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在企业OA系统全面获得各类档案信息,保证了档案信息的全面性与真实性,为进一步实现企业档案的大数据运转,云存储档案奠定了基础,是档案高效利用的前提。
        2.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企业规模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转型的深化实施,电子文档的管理更加便捷、智能、高效和精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将更加方便,档案管理的繁琐性不断降低,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运用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档案使用中的错误会逐步的降低,档案管理中一系列的操作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完成,运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实现了档案的智能化有效运转,降低了人工操作的低效、高成本等问题。信息化的方式进一步解决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3.提高服务水平
        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提升档案服务质量,满足了企业内部和相关方使用档案信息的需要,档案信息化有助于提供智能化的档案检索手段,降低档案手动检索的低效性,同时有助于智能化的进行档案传递和共享。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档案供给,发挥档案服务重大项目的重要作用。信息化的方式支持档案的模糊检索,有助于更有效的找到需要的档案,这对于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加强档案服务水平意义重大。
        4.保证档案安全
        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可以保证档案安全,可以提高档案的保密性,档案管理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可以更好的保存企业机密,有助于防止档案泄露造成的风险,控制了因档案管理不当带来的严重损失。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可以严格的限制档案员窃取资料,防止档案被非法访问,同时有助于保证档案安全性,提升档案保密水平。
        二、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1.重视不足
        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档案的应用效率,满足企业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转型发展的信息资源需要。但是,企业仍然未能大力的投入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往往把有限的经费全部倾向建设行政办公系统。这突显了企业重视行政办公效率,重视眼前利益和忽略企业长远发展战略问题。有些企业不注重普及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未能在企业上下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氛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不足,企业各部门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的统筹安排,未能形成企业档案管理统筹协调的局面。

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档案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硬件设备设施落后,因此影响企业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新时期企业更要重视优化档案管理系统,着力加快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从整体上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2.标准较低
        有些企业受到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未能采用科学的档案管理标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较低,未能采用相关标准保障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实施。首先,有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宏观的指导,档案管理标准不健全,档案管理工作未能形成科学的标准,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水平较低。还有的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水平较低,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严重不足,未能形成科学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制度,不能基于信息化档案管理调整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的企业不注重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配置,从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相对较低,因此严重的影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质量,没能达到科学化、系统化、实践化开展档案管理的目标。
        三、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优化档案管理标准
        为了达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目标,还要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标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着力加强档案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做到档案管理统一、规范、合理。首先,拟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规划,根据档案应用的需要拟定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开发、硬件配置、人才建设的计划,保证相关的资金预算到位。其次,出台档案信息化运转的工作标准与管理绩效评价机制,倡导形成良好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氛围,促进企业各部门配合档案部门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第三,还要对企业档案管理进行统筹安排,在企业基层统一档案的类型、格式、编辑方式、加强档案质量的统一评估,指导档案管理问题,进一步寻求建立档案管理的数据库模式,加强数据的整体管运转质量,形成协调、统一、高效率的档案资源开发机制。
        2.创新档案管理制度
        新时代企业档案管理还要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强调以规范化的方式约束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合理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出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要求,实现纸质档案管理制度向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的转型,对档案管理制度不合适宜的地方进行改进,着力建设信息化的档案处置流程。其次,成立专门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机构,合理配置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形成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团队,对专兼职档案员提出明确的要求,促进相关技术人员依法合规的开展具体的档案管理业务。第三,加强档案使用人员的约束,强调出台针对档案服务的规则,实现档案共享的法制化,依照相关规定对所有企业内部人员与相关企业进行档案使用授权,从而推动智能化档案管理体系的高速运转,提高档案供给服务的效率,有效降低档案使用过程中因违法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
        3.健全档案管理团队
        新时代还要健全档案管理工作的团队,强调合理的配置档案管理人才,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形成各部门强有力的配合运转机制,保证档案在企业内外部合理流转。应当加大力度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技术人才,强调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经常性的组织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促进档案管理人员掌握最前沿的信息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现有方式方法的创新性,拟定更加科学的企业档案管理升级方案。进一步依靠专业人员进行档案数据信息价值的有效挖掘,在全面汇总内外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档案挖掘,发挥档案使用的创新值。构建档案管理安全技术支持团队,发挥档案管理技术人才的档案安全控制与风险保障作用,针对档案数据信息监控发挥档案管理的漏洞,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满足日益复杂环境下的档案运转的需要,解决档案管理的现实问题,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向着低风险和高效率方向运转。
        结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新时代还要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全面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构建一体化、多元化、实践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满足企业档案实用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应用价值,提高档案服务工作的活力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建芝.浅议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J].山西科技,2016(05).
        [2]赵娟.浅析大型国企国际化经营中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有色金属,201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