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电检查是一个窗口,是直接沟通电力客户与供电部门的桥梁,更是二者利益的维护者。开展用电检查通可以对客户用电方法、用电安全、用电情况进行分析与检查,及时纠正用户们的用电问题、排除用电安全隐患,保障广大用户的用电安全。
【关键词】用电检查;用电安全管理
1.开展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用电检查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用电检查新设备的不断更新、一些用电检查的新材料和用电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在我国电网建设,创新用电检查设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安装和检测用电检查设备的运行效率,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的设备性能应当朝着更高、更强的用电检查能力方面发展,因而,提升供电事业用电检查设备的整体安装效率,保障用电检查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样,既可以提升用电检查设备检测工作的效率,还能够保障用电检查的质量,防止电网事故的发生,确保用电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用电检查是一种安全保障手段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扩大用电检查电网系统的全面建设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作为一种安全用电检查的保障手段,完善用电检查工作的细节对推进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具有专业的指导作用。为了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进行,相关用电管理人员应当遵守用电检查的相关操作细则,提升用电检查的整体质量,创新用电检查的对策,以期为电力事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用电检查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有:确保各个地区电网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用电客户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用电检查单位的各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周期性检查,对一些用电大户进行专项的认真检查工作。为了减少用电检查单位的经济与其他损失,禁止一些不法人员实施窃电行为,杜绝社会人员违约用电等现象的发生,用电检查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引导与规范客户的用电行为,完善定期检查制度。在进行用电检查过程中,尤其要确保用电检查的相关电气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合理分配供电站的电能,队电能资源进行有效的传输和积极地变换,不断建立健全用电检查的抄表收费业务环节。
2. 提高用电安全管理中的用电检查工作
2.1严格用电检查工作岗位标准
为让用电检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严格用电检查工作的具体岗位标准,并明确岗位所具备的责任及权限。首先,相关工作人员需构建比较全面科学地用电检查班组负责制度,确定相关责任能够真正落实到人,分工更加合理。同时也要组织与之相匹配的奖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工作人员对于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职责有更清楚认识,同时也能够在履行职责方面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对于用电检查有关制度和规定需真正给予落实,按照规定严格完成用电检查工作,并根据用电检查具体规划以及突然出现的事故结合起来展开用电检查工作,确保工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真正能够发挥其价值。在用电检查工作中一些法律法规也要严格执行,要通过更加有效途径对用电用户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电工进网作业等具体情形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管。对于季节性用电这项工作完成起来必须更加高效,而汛期或雷暴雨经常发生的时段,用电检查工作需更加严格。
2.2强化用电安全管理中的用电检查工作措施
(1)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用电安全教育,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做好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用电检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完善的解决对策。
(2)对企业中的用电检查制度进行改进与优化,在保证用电检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之下,进一步提升企业用电的安全性。
(3)对企业中的各项用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较多的设备,要及时摒弃。
结合《用电检查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条例能够得知,供电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要明确用电检查内容,并结合用电检查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提供良好的帮助,在提升用电检查水平的同时,有效减少企业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部分用电企业当中,由于人员比较复杂,用电设备数量不断增多,使得用电检查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想要不断提升企业用电安全性能,相关管理人员要定期与用电检查人员进行沟通,并详细记录下各项设备的用电检查数据,明确各项设备的用电类别,从而保证企业中的各项设备得到更好的利用。另外,用电检查人员要主动参与到用电安全事故处理当中,结合供电企业中经常发生的用电安全事故,及时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保证供电企业中的用电安全事故处理水平得到更好提升。用电检查人员在处理用电安全事故的过程当中,要找到事故源头,将破坏比较严重的用电设备,全部拆除,安装新设备。
2.3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用电检查的安全管理
(1)异常线损数据分析
通过借助台区线损分析功能,根据低压台区线损率(≥10%或≤0%)、统计周期(日、月、时间段)等规则,筛选出异常线损,可以实现对相应异常线损台区开展针对性用电检查工作。对筛选出的零负损台区,通过对供电量排序可以筛选出零供电量台区,及时消除台区供电量缺陷,规避零供电量造成的遮蔽。对筛选出的零负损台区,通过对线损率按降序排序按严重程度筛选出,做到用电检查侧重点。
(2)反向电量数据分析
用户表计反向电量产生的原因,除因分布式发电上网外,95%以上是计量装置错接线、故障、窃电等原因造成的,因为在营销系统中智能电能表示数为正向有功总电量非有功总电量,反向电量部分不能计入到营销系统,导致因错接线或是计量故障造成的表计反向电量不能正常计量。通过反向电量检查可直接分析判断出用户计量装置是否存在异常,因此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抄表数据查询功能筛选出所有用户抄表数据,将反向有功总电量通过降序排列,进而筛选出有小于零的反向有功总电量异常用户,从而做到对其开展针对性用电检查。
(3)分析低压客户是否存在计量故障或窃电行为
首先应导出台区线损明细。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导出台区多日线损明细,导出的时间周期内应尽可能涵盖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以便寻找适合的电量比对数据。比对数据,圈定可疑用户。导出台区的日线损率和台区下用户日用电量数据,分析判断用户表计是否存在计量装置故障或窃电嫌疑,具体判别方式包括:1)导出该台区出现异常线损前后4-5日内的用户日用电量,若用户电量存在用突增、突减现象,则初步判定该用户存在计量装置故障或窃电嫌疑。2)进一步对比用户日用电量变化趋势与台区线损率变化趋势之间的相关性,若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用户用电量减少时线损率增加,用户用电量增加时线损率降低),则该用户存在较大的表前线短接窃电可能性;若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台区线损率随用户日用电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且该用户为动力电用户,则其表计存在故障的可能性较大;若该用户为居民客户,则该用户存在较大的表内短接窃电可能性。3)现场检查。根据以上3步分析,若该台区户变关系正确、关口表能正常计量和采集时,应根据通过分析比对后已缩小的核查范围,前往现场进行检查,验证分析结果。若通过比对未发现电量差值较大的用户、表计,则参照电力营销稽查系统,前往现场着重检查大电量用户和零电量用户同时检查线路因树障造成线损异常。
3.结束语
用电检查工作对电力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其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发生较大的用电安全事故,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力安全管理中的用电检查工作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珊.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安全用电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9):37-38.
[2] 郑鹏辉.提高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效率策略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8,(15):193.
[3] 刘卫涛.关于提升大客户用电检查和客户服务工作水平的探索[J].科技风,2018,(2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