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深基坑是基础工作中的关键部分,故必须保证深基坑支护质量,保证后续其他环节施工有序进行。实际选择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面临诸多影响因素,同时要求也更加严格,必须提高安全性与稳定性,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实施设计与施工,通过高质量的深基坑支护提高工程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1.1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充分发挥锚杆钻机的作用,首先要操作锚杆,钻到指定的位置向孔内注入水泥浆。在完成校线的锁定之后,能够有效增强主体的强度,从而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施工的时候也要对施工主体进行科学合理地测量,以确定好钻孔的位置和深度,使他能够更科学准确,这样在使用钻孔机的时候也尽可能的避免偏差的出现。一旦出现问题就要马上终止操作,并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才好开展后续的钻孔工作,在进行注浆的时候,也要考虑注浆体与相关配置的符合程度,确保支护主体的稳定性,还需要做好相关的排水工作,以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
1.2桩孔开挖技术
终孔开挖技术常用到的方法是跳跃式开往这种方法在不同的土质状况下需要采用不同的开挖方式。例如,在一些硬土和风化的岩层中大多采用风镐开挖,而一些山楂土质则多用手摇绞车的方法,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土质不同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对于一些较软的土质行进速度要加以注意,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为了保障桩底开挖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再装底的地基,能够承载桩体设计要求时开挖桩孔,同时要采用混凝土对装地进行封底,以避免其遭受狂风或流沙的侵蚀,减少给工程质量造成潜在的隐患。
1.3混凝土灌注桩
混凝土灌注桩在制备混凝土的时候,需要制定一个合适的混合比,而对混合比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实际状况,在选择钻孔位置的时候,也要确保钻孔的质量。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钻孔机位置并将其安装好,对桩孔深度的把控也要合理,整个流程需要规范。在钻孔机施工之后,需要对孔桩进行清理,避免钻孔的时候出现损坏墙壁的现象。一旦墙壁出现裂缝,则需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防止给孔桩造成断裂的威胁,给整个建筑的结构造成损坏,相关操作人员在钻孔的时候要严格控制速度,避免钻孔机的震动力度过强。在这些工作完成以后,还需要对桩柱进行掩埋,而掩埋深度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整项庄住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桩柱的掩埋深度需要大于一米。
1.4坡桩施工技术分析
护坡桩施工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具备较高的成桩率。它的操作步骤较为简单且应用广泛,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和地理特点。这种技术应用更为广泛,在施工过程中较为集中使用的技术是钻孔技术。这项技术在操作人员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工程设计的标准和相关操作流程,以确保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成桩质量。在护坡施工技术当中,要进行多次的注浆,在该项工作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掌握好相关的施工模式和方法,以提高成桩的几率,给整个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2如何提高施工质量
2.1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素养
工作人员的技术素养是整个工程质量保障的前提,因此企业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安排相应的培训,针对他们所负责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不同,为他们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进而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储备,在实践中更好地与施工的实际状况相结合,从而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使得深基坑施工技术能够发挥其价值和意义所在,也可以引进一些具有较高基数水平的工作人员,由他们来带动整个企业内的工作氛围。
同时工作人员的技术素养较高,也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使得各项任务分工更为明确。通过设置有效的评价制度,不仅能让施工人员及时了解自身的工作业绩,同时能够让他们进一步的反思自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的解决措施。让施工人员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不断用专业的标准去衡量与评测自己,让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向上发展。
2.2引进先进科学设备
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不仅能够缩短工期,为施工方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基层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对一些操作较为复杂的施工项目来说,利用这些科学设备能够使一些参数的设定更为准确,工作人员的施工也能够严格按照设计的标准进行。例如在进行注浆施工的时候,对注浆量以及注浆的混合比要有一个细致的分析,这些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计算机系统来完成,极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需要充分思考相关的制度规章,把每一个环节中的工作都落实下去,确保每个环节都没有因为工作人员的大意疏忽而产生遗漏的现象。新形势下,应该充分借助智能化的科技手段。科学地控制管理工作,其最为重要的作用,即能够对相关的控制事务展开有计划,有目标的规划,并采用最佳的办法去达成。
2.3加强BIM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BIM是一种新型的工程信息系统模型。通过充分利用BIM可以显著降低建筑工程整体的经济成本,同时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建设单位通过BIM系统可以便捷化地操控整个工程的进度,提升工作效率。BIM能够针对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建设数据,最终优化整合到数学化的信息系统当中。以最终建设目标为核心,以实现最终目标进行多方面的设定管理规定。针对最终目标进行细化落地,从而实现有效控制,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BIM在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需要在管理规范基础上,灵活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科学方法促进造价管理手段。BIM管理模式具有灵活动态,能够对于造价方式不断优化与调整,更好地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已在各个阶段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建筑技术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建筑技术并进一步发展建筑技术管理。更高的水平可以使信息技术更直观地了解施工过程中相关数据的分析,有效地执行成本控制并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施工和施工技术管理项目非常复杂。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技术管理水平,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分配了各种资源。通过加强新型技术应用,保障施工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优势。
3结语
深基坑施工技术提升对工程的整体施工来说,不仅能够加快工程的进度,同时也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探索经验,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对深基坑施工技术相关技术人员在操作的时候也要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率和施工质量,为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当下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基于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从而有效地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严格遵循相关施工操作规范,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明辉,陈乐意.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深基坑支护敏感因素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1):16-32.
[2]李雁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3):143-144.
[3]韩卫东.某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优化与监测分析[J].城市住宅,2020,27(1):116-120.
[4]廖文才,何伟.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运用[C]//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