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建筑企业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建筑工程施工多是在露天或高空中作业,具有极高的危险性,现场情况多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现存的施工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进入一个更安全、更规范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重要性;对策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
建筑工程一般工期较长,工程量大,需要使用到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非常复杂。如果没有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处理,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时采取措施解除危险,预防可能出现的事故。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原则和规定施工,具备一定的风险辨别能力,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1.2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施工技术的革新加之人们对建筑外观提出了新的需求,新环境下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求作为施工主体的施工人员具有适应新形势的极大的积极性。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能更好的促进新型材料的应用,能更好的的促进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更好的的满足人们对新型建筑样式的要求,从而提高施工者的劳动积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过程材料、设备损耗,降低整个施工成本。
1.3 保证施工顺利完工
建设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工程工期就会受到影响,不能按时完工。加强安全管理,正是从源头出发,减少影响工程工期的因素,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会使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麻烦。比如,在施工时没有明确的分工,会使施工过程出现停滞甚至是瘫痪,这会明显降低工程施工的效率。我们在安全管理上首先要确立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管理中要让管理者与施工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通畅,施工人员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向上面反映,管理也必须及时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马上下达到施工现场。
2.2建筑企业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建筑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安全管理问题,或者重视程度不够,施工现场监管制度缺失,导致施工人员不重视风险,违背机械操作原则和工作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企业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或者为了经济利益故意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导致没有安全意识和经验的施工人员上岗工作,施工人员综合素质高低不一,企业缺乏现场监督制度,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操作知识
2.3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完善
施工现场缺少甚至没有专职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员,或者负责人缺乏责任心,没有尽到巡查纠错的责任,配备人员少或工作量大,没有足够的精力落实巡查施工现场,落实生产责任。施工项目的责任分配不够明确,目前我国建设施工项目投资运行的主体还非常的多样化,有的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和建设施工的管理运营融为一体的法人运作方式,有些企业的投资建设人员与运营管理人员并非同一团队。
2.4缺少有效的保险机制
由于我国保险行业自身存在一些缺陷,导致我国建筑行业安全投保的意识相对较差,我国保险行业现有的险种较少而且投保费用偏高,在建筑行业内的保险理赔并没有统一的事故鉴定标准。所以,部分建筑企业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忽视安全投保的支出。
而它的弊端就是一旦工程项目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会更加严重。
三、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3.1建立并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相关领导要积极组织人员,建立并不断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全面的对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进行审核,相关负责人要科学行使一票否决权,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最后一道保障。同时,建筑企业还应该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监理部门,部门工作人员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划分,以此促进工程建设的高效运转。
3.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管理,就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前期培训,使其自觉遵守安全规范,保证施工环境符合安全标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的操纵和管理,在加强安全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流程,帮助建筑工人识别安全隐患,原材料要做到分类放置,废料也要有确定的堆放地点,避免堵塞逃生通道。施工人员要在上岗前做好安全防护,一定要佩戴安全帽,建筑企业可以对此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检查,对于施工现场违反安全规定的施工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处罚,使在场的施工人员能够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建筑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警示牌和安全网提醒路人注意,提高施工人员判断风险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观念,掌握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人员要保证安全通道畅通,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施工中要注意佩戴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3.3健全安全施工生产责任制
要健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项目环节的施工负责人,从制度上保证实施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要协调各方,减少负责人的管理难度。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和结构,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对事故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减少事故的进一步影响造成的损失。
3.4 加快引进先进的保险体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保险业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已经势在必行,但是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成熟,安全责任保险制度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安全生产责任险、公共责任险等险种的发展,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此外,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保险公司和建 筑企业之间要加强利益关联,使之彼此约束,共同促进保险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3.5健全安全管理评价机制,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价
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可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管理效果评价工作,并且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安全管理效果作出评价,建立适当的奖惩激励机制,做好工作总结。发现安全事故或者发现安全隐患的时候,要及时处理并排除,并分析安全事故或安全事故隐患出现的原因,对隐患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做到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建筑企业可以视情况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健全员工伤亡处理抚恤制度,配备好相应的救援人员和设备,可以定期进行演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对于员工的伤亡处理制度要积极抚恤,做好对事故的调查工作和后续处理工作。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是关乎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甚至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所以施工单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相关领导和负责人要以身作则,确保安全文明施工,从而才能够有效的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万竟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及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8):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