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经特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300074
摘要:造价管理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构成部分,企业也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通过合理的措施,完成相应的造价管理工作,这对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这对建筑工程的整体项目管理来说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为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从而促进行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工程造价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也是决定工程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但是在工程造价控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甚至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最终发展。所以, 建筑企业要想在建筑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需要不断的加强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有效的控制好工程造价, 采取科学的措施提高造价控制水平, 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1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意义
现代建筑工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多阶段,在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时,也应从在这几个阶段入手,完成好相应的控制工作。通过对我国建筑工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许多因素都会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建筑工程整体造价情况合理控制,就必须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决策,并且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建筑工程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方式完成对工程造价的科学控制,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各种超额投资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完成对财力、物力、人力等多项内容的科学利用,使建筑工程企业能够获取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计价方式落后
工程造价主要采用为定额计价的方式, 这种计价方式适合计划经济模式, 已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无法满足工程造价的预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工程预算定额也相对落后,只适用于当前社会的平均水平,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无法反应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 企业只能作为参考, 无法实际采用。
2.2造价控制体制不健全
我国造价控制体制不健全, 造成工程造价控制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建筑工程中存在多种定额形式, 且其主编单位不同, 管理权限不同, 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容易出现矛盾。
2.3造价控制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建筑工程造价对编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要求高, 不但要具备建筑设计等知识, 而且要有一定的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经验。我国高等教育设有专门的造价专业, 也针对从事造价工作的人员设有相关资格考试, 例如造价工程师, 但是这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够全面, 与实际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存在一定差距, 在实际的工程预算过程中, 仍单一的按照工程定额完成预算的编制和审核, 无法满足造价控制要求。由于专业知识不够, 造价工作无法真实完成, 导致项目造价不准确, 投资超支, 影响工程质量并为企业造成经济利益损失。
2.4缺乏有力监管
当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但管理滞后、监管体制不健全、不正当竞争日益加剧, 建筑市场各种影响工程质量和项目效益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投资方不合理的压低造价, 不按约定支付工程款, 施工方赶工期、拖欠工程款,施工过程中预算超支, 材料浪费, 甚至出现私自故意增加工程造价获取利益等违法行为。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策略
3.1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由业主和招标单位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 投标人根据企业水平填报综合单价。工程量清单采用综合单价形式, 相比与其它形式,更适合工程招投标。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填报单价, 实现了公平竞争, 投资方获得合理的工程造价, 有效控制投资。(1)应该认识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有效的控制过程价格, 是一种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的计价模式。通过计价模式的改革, 需要有与之配套的新型造价控制模式, 才能保证造价控制工作适应新的要求。(2)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提高自主报价的能力。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 总结积累, 形成企业自己定额, 摆脱定额计价模式, 建立企业内部等额体系。(3)建立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制度。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需要有配套的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杜绝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合同价格纠纷。
3.2建立健全的造价控制体系
国家应加快推行相关法规, 健全工程造价控制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工程造价控制制度并设立机构, 对建筑市场规范管理, 实现宏观调控。做到强化管理, 维护市场秩序和主体的权益。企业应根据相关法规政策, 建立企业内部职能管理规范手册, 理顺关系, 做到造价控制各部门权责分明, 各部门之间友好协调, 做到要求一致、标准衔接、指标配套, 保证信息通畅, 服务同步。
3.3法依建设程序办事
按照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 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力保证, 尤其是特大型项目。由于建设规模大, 技术复杂, 建设期长, 造价工作繁杂且难度大, 如果不严格按照建设程序执行, 造成决策失误, 势必给企业或者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依法依程序进行建设工程造价控制, 要求在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合理造价, 在不同建设阶段多次计价, 得到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 不仅可以得出合理造价, 而且为项目后期造价分析提供依据和参考。
3.4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1) 在设计工作开始前, 采用设计招标的方式, 确定设计单位, 能够保证提供项目最全面、合理、经济的方案。针对设计费用取费问题, 建立激励机制, 对优化设计节约成本的设计给予奖励, 对变更引起费用增加的部分因适当扣除设计费。在设计过程中, 加强图纸审核, 避免施工阶段材料浪费。
(2) 完善的投招标制度是更好控制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 加强招投标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管理, 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 才能保证招投标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也能够实现真正意思的优胜劣汰, 保证工程造价在合理控制范围内。
(3) 加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控制工程合同洽商, 控制设备材料费用, 控制施工方索赔是控制施工成本的三个重要内容。设计变更, 施工变更, 进度变更以及工程项目变更时施工现场的主要变更, 也是引起施工成本增加的关键, 如果随意变更, 势必影响工程的造价控制。所以, 要建立规范的变更程序, 一旦需要对设计内容进行变更, 必须经原项目批准并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 方可施工, 否则造价应不承认, 不予以结算, 并追究责任。
结语
建筑工程建筑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对工程的整体造价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整体造价的合理控制,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改玲.浅议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J].低碳世界,2017(23):231-232.
[2]李克楠.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运用[J].智能城市,2019,5(10):84-85.
[3]曾有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问题与控制策略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112.
[4]惠杨.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