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福生
[导读] 摘要:在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建设之中,地下工程量与总面积较以往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民用高层建筑工程方面,上升趋势尤为明显。
        身份证号:13010319741208xxxx
        摘要:在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建设之中,地下工程量与总面积较以往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民用高层建筑工程方面,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因为土地价格飞涨以及建设成本升高等影响,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的同时,地下工程也随之快速发展。民用工程地下室、地下商业工程、地下停车场以及利用公园、广场、绿地等修建地下人防工程等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建筑防水的施工质量不仅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保障居民居住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影响着建筑主体的安全与稳定。地下室防渗是建筑工程防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工程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地下室;防渗施工技术
        针对建筑地下室渗漏原因,例如设计原因、施工原因、验收原因等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并简要介绍了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性能的必要性,提出强化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施工质量的措施,可以保证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性能得到显著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1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性能的必要性
        伴随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住房需求量逐年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要想保证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在建设高层建筑工程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特别重要。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由于位于地表以下,如果其防渗漏施工不达标,容易引发严重的渗漏现象,缩短高层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通过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的防渗性能,做好防渗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可以避免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出现较大面积渗漏,进而延长高层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2地下室所发生的渗漏的成因
        2.1在设计的环节
        对于在施工环节的建设中要对于混凝土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对于钢筋所被腐蚀的程度进行研究与分析,在对于地下室进行高标准的建设中常常会忽略对于自然因素所造成一些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对于局部地区由于强暴雨而造成地下水位的大幅度提高,进而使防渗水的高标线上出现渗水状况,同时还有着在监管部门以及施工部门所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失误,从而造成对于所建造的位置以及所埋之物的质量和遗漏的行为来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而产生施工所造成的返工现象,还有在地下室的建设中由于地下墙与底板相互交接的位置没有采用防渗漏的坡角设计,而是直接采用了直角的设计,从而加深了渗水现象所发生的概率。
        2.2施工原因
        首先,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当中的墙面套管和管孔间存在一定缝隙,在地下室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需要进行穿墙管孔工作,若穿墙管孔间的缝隙较大,地下室墙体会出现大面积的渗水,降低地下室墙体的稳定性。其次,施工人员在防水层施工期间,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铺设防水卷材,卷材的平整性不满足规定要求,地下室防水层部位出现较大裂缝,降低了地下室的防水性能。最后,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没有开展配合比实验,特别是在混凝土施工环节,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使得地下室墙体防渗性能不断下降。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采用的振捣方式不合理,或者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容易出现较多裂缝。
        2.3管理制度不合理
        在高层建筑防渗施工中,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此外,施工设计图纸也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防渗施工如不能按照严格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则很容易造成工艺缺失或流程错误,如出现偏差或管理不到位、审核错误,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于项目本身造成巨大影响。


        2.4材料使用不合理
        在高层建筑防渗工程施工中,材料的正确使用是一项极其重要环节,也是达到建筑防渗防水要求的前提。而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对于材料缺乏认知、乱用错用以及缺乏监管审核等现象依旧存在,会为项目施工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且可能会带来渗水问题,进而引发不安全因素并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
        3强化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施工质量的措施
        3.1完善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在施工准备期间,要求设计单位开展实地考察,并结合高层建筑工程拟建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对既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不断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科学确定地下室的防渗等级。设计人员收集大量的水文地质数据后,经过认真分析与整理,找到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出现渗水现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在浇筑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底板混凝土前,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强度等级与地下室抗渗等级,提前进行配合比试验,可以根据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图纸,确定最终的配合比,在提升高层建筑工程防渗性能的同时,降低地下室出现渗漏现象的概率。此外,在地下室防渗漏施工前,总包单位需要开展淋水试验,避免地下室出现渗水现象,经过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地下室防渗漏施工。
        3.2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管理理念
        在项目管理预评估阶段,应结合项目本身,使施工人员对于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整体施工方案为基础,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与指导。对项目工程中的各项细则进行细化研究,以施工方案为基础,完善所对应的项目工程要求,一切向设计看齐。项目监督部门应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以提高项目水平和质量为主题目标,履行好自身职能,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察与审核,将各项防渗处理落实到位,从总体上提升项目人员的管理理念。
        3.3地下室混凝土垫层防渗施工管理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地板主要采用的防水方式为材料内防水,为了保证防水的效果,同时保护防水层,其下方设置了一层厚度为13cm的混凝土垫层。垫层施工使用防水涂膜聚氨酯作为内防水层,施工流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共涂抹两遍厚度为2mm的防水胶,从实际效果可以看出,渗水现象已经不再出现。
        3.4对于防水的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在大面积防水施工时,选用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湿铺防水卷材为代表的聚合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等作为大面积防水材料;在管根节点防水施工时,选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和乳化沥青防水涂料等作为细部节点防水材料;要严格进行防水材料检测,来保证所选的材料符合出厂的要求以及是否符合实际的要求,只有符合安全检验以及实际需求的标准才能够进行投入使用;施工中所选择的胶黏剂、处理剂以及密封材料等有关的配套材料,要确保这些材料符合防水施工技术规程要求。
        结语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工程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又因地下室防水施工工程较为复杂,需要对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施工管理的质量。在整体建设中,应提高技术水平,结合现代防渗工程的重点难点采取相应举措,进行精细化施工并对施工中的监督与审核进行强化,保证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施工的质量,为整体结构的性能与质量提供阶段性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晓宇.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质量管理浅述[J].商品与质量,2019(26):169.
        [2]胡帆.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质量管理[J].四川水泥,2018(11):185.
        [3]曹广荣.实例探析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9,9(12):151-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