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人饮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第11期   作者:黄雄发
[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饮水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保证饮水安全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农村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各种饮水设施构建不够完善,因此容易出现饮水安全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人饮问题也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所以本文对如何实现农村人饮工程管理提升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人饮工程;管理现状;优化措施
         农村人饮工程于我国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社会可持续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革新,农村人饮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必将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造成影响。对基于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进行归纳,以此确保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人饮工程得以健康发展,这也是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进步的有效策略。
一、现阶段农村人饮工程管理现状的研究
1.1管理制度不足
         在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薄弱状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大。同时因政府各单位协同性不够,农村人饮工程均为水利管理相关单位独立支撑,必然对人饮工程产生一定影响,并表现出不足。伴随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各有关管理单位应该把农村人饮工程有关事宜提上日程,以抓重点工作的姿态抓好人饮工程,借助多单位协同推进,全力提升农村人饮工程管理水平及成效。
1.2缺乏法制意识
         很多农村居民缺乏法制意识,随意关闭或者开启闸阀,导致闸阀和管道频繁破损,漏水浸泡农田、道路以及房屋,造成纠纷事件;一些居民受到利益的驱使,不遵守管理规定,擅自偷水用于灌溉林地、农田和菜地,特别是干旱夏季,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些居民私自偷水,水费缴纳不及时,导致人饮工程缺少费用进行设施维护,为工程管理增加了难度。
1.3人为破坏严重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素质普遍较低,很多农村居民认为人饮工程属于政府投资建设,没有认识到水是一种商品,依法用水观念淡薄,不仅不爱护水利设施,甚至经常出现人为破坏的情况,闸阀井和供水房被拆毁的行为屡禁不止,一些居民私接供水管道用于浇地,进而造成供水矛盾和饮水不足的情况。
1.4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思想,由于农村地区工程负责人对人饮安全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做的不够到位,导致有些家庭出现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农村缺水地区本就供水困难,加上对水资源的不节约,就更加重供水厂的供水负担,可能会造成饮用水不能及时供应等问题。
1.5管理技术水平低
         目前,许多农村人饮工程的管理者大多为本地村民,无较高文化素养,也未进行专业性、规范性的培训,对人饮工程设施不了解,造成管理工作不合理、成效不高,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时,缺乏技能维护不了,工程有效性难以体现。尤其冬季是低温天气,采取的设施保温措施不科学,造成管道破裂漏水,并且维修人员对电机、水泵和阀门等核心设备未能常检查、常保养及维修到位,最后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二、农村人饮工程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提高民众水资源保护意识
         水利部门可以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在村民之间普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民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使他们将保护公共水源卫生放在首要位置,不会随意的在公共水库中丢垃圾、嬉水、浣洗衣物,而且还可以实现农村人饮工程的整体效率,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2界定产权,明确管理责任
         农村人饮工程的资金由国家和地方的政府提供,而形成的资产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其他投入的部分归企业、村集体和个人的投资所有。因为人饮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关系到国计民生,主要发挥使用价值和稳定性,因此需要保证收支平衡,尤其是重视对工程后续的管理。如果人饮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话,需要村民管理员、维修员和安全员共同努力,不断加强管理工作,促进人饮工程向着安全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3优化设计
         在进行人饮工程具体实施之中,需保证人饮工程水网的改造更新,促进工程网络化、有序化运转,保障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比如,在已运转的人饮工程中引进水厂化思想,对工程二次组网升级改造,提高工程容量,需抓几个重点:首先,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网络组建工程,对水源各点展开一定优化,和干管相连,保证蓄水池容量和水塔的科学匹配,从而保证供水站点的正常运作;其次,完成组网阶段,需处理好人饮工程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堵点、痛点、拐点,如水源负荷不正常,需要保障系统正常,实现工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水源点运转形式,保证系统的科学性和稳定性,给村民提供更优质服务;最后,需对用户端优化再次设计。
2.4加强对饮水安全的监控
         饮水安全是关乎群众身体健康的一大问题,也是供水方要面对的最基础的问题。供水厂和上级的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饮用水安全的监管力度,在各级设立水质检测、疾病监控防御部门,并定期将水质检测结果公示在村公示栏中,以便让用水群众更清晰地看出饮用水的成分,让群众在使用水时更安心,更放心。
2.5加强人员培训
         当前,在人饮工程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成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前提和重要保障,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提升人员对人饮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组织管理人员定期学习相关管理知识,加深对各项工作内容的了解和认识,真正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工程的管理中,构建一支精通专业技术和相关法律条例的管理团队,促进人饮工程管理的全面开展。
2.6提高群众积极性
         农村人饮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广大的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基于此,应该鼓励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人饮安全工程的施工建设和后期管理中。如可以建立乡镇级别的供水协会进行管理,一些联户和单村的农村人饮工程可以成立供水协会进行管理,不断实现管理途径的模式更新。
2.7因地制宜,强化技术
         在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地域辽阔使得水资源情况也不进行同。因此,在进行人饮工程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制定多种适合当地情况的管理方案进行供水工程的修建。通过各种应急保障措施实现群众饮水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在进行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盲足追求工程数量的现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强化技术应用。通过细致规划,提高工程的科技水平,保证每一处供水工程都能造福一方百姓。
三、结束语
         用水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在农村地区,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设施,供应符合国家标准,质量上乘的饮用水。在对待群众方面,要用实际行动让各个家庭认可、接受人饮安全工程,并让群众认识到国家是为了各个家庭的安全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才开展的此项目。为了农村地区群众的用水安全,国家和各个相关部门,都应该足够重视,用合理的制度,合理的费用,完善的设备,不断推动人饮安全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虹,南姓琴.刍议如何加强农村人饮工程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231-231.
[2]黄乐,赵发奎,梁钊等.新时期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6,(12):13.
[3]安清桓.新形势下谈农村人饮工程发展措施[J].大科技,2016,(22):133-1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